第62章 父皇,大明必須遷都!(求追讀~~~)
- 自爆穿越,朱元璋封我為大明國師
- 大奉不良人
- 2041字
- 2023-06-24 20:00:00
當然最有名的就是現代世界某位馬姓老板,不但鼓勵這種操作,更是把社畜的997說成是一種福報,也是沒誰了。
朱景本來對于這些非常熟悉,畢竟曾幾何時他也相當幸運的做過幾年社畜。
如果不是后來,機緣巧合,讓他中彩票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隨后就開啟了開掛人生模式的話,那么他現在可能還是一枚所謂的‘幸福的997社畜’。
雖然對于KPI模式和OKR模式非常熟悉,但朱景還是非常驚訝于道衍竟然能夠想到這么多,而且是在這種大環境下想出來這種削藩的方法。
不得不說,這個黑衣宰相有點東西啊。
朱景想到這里,也是不由自主的夸贊道:
“燕王,這個第三步計劃,有創意,有想法,不錯,不錯!”
“我就說鼎鼎大名的黑衣宰相,怎么可能就只能想出來削減封爵等級和俸祿這么低級的方式方法呢。”
朱景在朱元璋還沒有開口之前,就瘋狂的稱贊朱棣和道衍兩人表現的很好。
本來還在認真思考的朱元璋,聽到朱景對于朱棣這個方法的認可,也是下意識的跟著一起贊賞道:
“不錯啊,老四,能夠得到國師的親自稱贊,看來你這個方法還真的是相當不錯!”
“看來老四你這第二道考驗,不用我明說,你已經成功完成了。”
“不光是成功完成了,而且還是相當好的完成了!”
面對朱元璋和朱景的夸贊,朱棣則是臉色羞紅的呢喃笑道:
“這是我跟少師道衍,兩人合計了許久,才想出來的辦法,當然都是父皇平時教導的好。”
這個時候,朱棣還不忘記拍拍自己老爹的馬屁。
結果朱元璋聽到朱棣的馬屁,瞬間大聲笑道:
“少給咱扯犢子,咱教導你什么了,咱平時基本上都見不到你人,何來教導之說,真的不怕國師笑話咱啊?”
不得不說,朱元璋主打的就是一個真性情。
雖然他平時也很喜歡聽那些官員們稱贊他的好,但是他也是一個非常灑脫的人。
如果是那些官員夸贊的他的好,的確是有事實依據的話,那么他可以很享受的全盤接受。
但是如果只是單純的做表面文章來夸贊他的話,不光是得不到封賞,更是會被他親自責罰。
洪武一朝的官員雖然很苦逼,但是在朱元璋這種潛移默化的教導之下,是非常愿意做實事,說真話的。
朱景對于朱元璋面對自己兒子的拍馬屁,表現出來的這種真性情也是頗為驚訝。
沒想到傳說當中的洪武大帝,竟然不是那種好大喜功之人啊。
不過朱棣在聽到朱元璋這么說之后,也是老臉一紅。
“父皇,您小時候的教導,就是一直讓我們好好跟著大哥在大本堂學習民生政務,當時可能用不上,但是現在不就用上了嗎?”
“對了,父皇,第二道關于削藩的考驗,我也很好奇,是不是國師早就給了你對策了啊?”
這兩天朱棣在和少師道衍姚廣孝合計的時候,姚廣孝一口咬定,朱景一定是已經給了朱元璋方案,否則絕對不可能就這么輕易的拿出來做為第二道考驗。
姚廣孝很明確的是,這次朱元璋給于朱棣的三道考驗,全部都是已經有了解決方案,才會拿出來。
如果到現在都還沒有解決方案的話,按照朱元璋的性格,是斷然不會公然拿出來作為考驗。
朱元璋沒想到朱棣現在竟然還有反問,他下意識的盯著朱景看了看。
結果朱景挑眉笑了笑道:
“嗯,我的確是針對削藩的問題,給老爺子了一個方法。”
“但是還需要老爺子優化和調整一下,不過我的方法倒是可以結合你這個方法。”
果然!
聽到朱景的主動回應之后,朱棣就在內心之中,再次對于姚廣孝的預判,默默地伸出了大拇指。
因為姚廣孝在他這次來奉天殿之前,就已經提醒過他,這位少師可能已經對于削藩有了對策。
平時道衍太過于低調,所以很多時候,眾人根本就沒有辦法意識到他的真正才能。
說實話,對于朱棣而言,少師道衍姚廣孝,就是他認為大明朝最智慧,善謀略的大才。
不過現在因為當面見識過國師朱景的才華之后,他現在覺得姚廣孝可以排在朱景的后面,是大明朝第二天才。
雖然可能有些對不起少師,但是朱棣就是這么認為的。
不過,讓朱棣更加震驚的是,削藩這么大的事情,國師朱景竟然真的有方法。
要知道,削藩這件事情,他和少師道衍兩人至少花費了數十年的精力,才研究出來現在的方案。
對比國師朱景幾天就能想出來的方法,怎么看,都是朱景更勝一籌。
朱元璋也是大手一揮,幽幽笑道:
“老四啊,等你有空的時候,咱再好好的跟你商議一下,關于國師給出的削藩的方法,怎么結合你這個方法!”
“當然,你要把那個道衍和尚一起叫過來,聽國師的意思,你這個少師,比想象中還有有智慧的很啊。”
因為之前朱景點評過道衍和尚的才能,不比李善長和劉伯溫之流差,所以原本對于這個和尚沒有太過在意的朱元璋,現在倒是非常在意。
朱棣則是誠惶誠恐的回應道:
“父皇,兒臣到時候一定讓少師跟著一起過來商議。”
對于第二道考驗,朱棣和道衍商議出來的削藩方法,得到了朱元璋和朱景的認同。
朱景沒有在這道考驗上敘述太多,畢竟當初給朱元璋上課的時候,他就已經非常清楚明了的說過關于削藩的種種必要以及推恩令的實施。
“好了,老四,咱們趁熱打鐵,關于第三道是否要遷都這件事情上,你怎么看?”
朱元璋主動詢問朱棣關于第三道考驗的回應。
說實話,遷都一事,對于朱元璋來說是一個心病,而且是很痛苦的心病。
想當初,如果不是自己要求朱標連續的去巡視西安府,觀察那里是否合適做大明的新國都的話,那么朱標就有可能不會感染風寒,更不會突然薨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