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玩家的考證,星歷伊始的卡庭約莫是以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之后的英國為藍本,再加上一個比英格蘭本土新教猛多了的圣主教會組合而成。
之所以說它猛,是因為在歷史上卡庭國會有兩次想要頒布類似《王位繼承法》的《卡庭王約》,但都失敗了,原因不明,于是誕生自拉梅洛卻成長于卡庭的外來教會就這樣統治了歷任國王的信仰,始終與國會不和睦,星歷前苗頭漸起的本土改良教會也逐漸消亡在了歷史長河中。
然后,是星歷的兩百年,教會的影響力進一步升級,逐漸壓制了國會和王室的脆弱聯盟,甚至在武裝力量上都有了不小的積累。
直到夏伊穿越前,這種積累已經演變成了絕對的碾壓之勢:生產和訓練精英戰斗個體的“智素改造機構”與控制玩家深入灰域作戰的“心錨指揮體系”皆由教會一手打造,卡庭軍方只提供后勤保障和足夠的炮灰,盡管后者也在嘗試跟上教會的步伐,但終究顯得踉蹌。
再加上自打智素出現后就費拉不堪的自然科學,于是便有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陰謀論:
『在自然科學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時代,受到嚴重沖擊的教會勢力想要原地翻盤,就只有兩種可能,要么積極擁抱,要么全盤否定。
『考慮到灰靄的本質是一種‘具備情緒惡化效果且攜帶能量的誘變劑’,若教會一手引導了灰潮的爆發,那么不光能做到上述的第二點,還能用凈化灰靄得到的純凈能源——智素來點亮全新的科技樹,完全替代本該順應而生的自然科學。
『此舉既順應了時代潮流,沒有阻礙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又能阻止神學體系大廈將傾,還能與灰靄拮抗,再一次將教會捧上神壇……可謂一舉三得。
『再考慮到boss級墮穢者個體皆由痛苦扭曲的集體思潮孵化誕生,那么反過來,虔誠狂熱的集體思潮是否也能孵化boss級的‘正面人物’?
『由此延伸,比起全人類那雜亂分散在三維坐標系中的矢量情緒,具備統一引導力的教會,是否比任何機構都有可能最早接觸到‘灰靄’這一連接意識與物質的關鍵橋梁?
『結合上述兩點,那么,他們會不會早就在用這種方式來‘制造神明’了呢?
『或者說,圣主教會口中的神明,是否就是一個誕生在其信徒狂熱信仰中的史無前例的墮穢者?
『如果這一切都為真,那就意味著灰靄的爆發極有可能是教會‘自導自演’的,他們親自攪亂世界的正常進程,再親自扮演救世主,這看似沒有任何不同,甚至沒有阻礙發展,卻在無形中用神學取代了自然科學。
『從此之后,任何產業革命都無法動搖‘神’的地位,因為這一切都建立在由神提供的‘智素’的基礎上。
『從此以后,神即是真理,一切科學的延伸都是對神學的補全,解釋世界運行規律的真理再也不是什么物理學。
『然后,教會就能永遠統治全人類。』
這番言論誕生自游戲中期,彼時灰靄已經被玩家研究透徹了。
而之所以僅被當做笑談,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通篇都是由一個假想的結論逆向推出了看似嚴謹的過程,因此其宿命也和大多數高贊、高回復的帖子一樣,隨著后續討論的偏題,逐漸卷入個人恩怨,最后被自爆人沖垮,更具笑談價值。
只不過陰謀論的觀點卻從此深入人心,玩家在遇到類似的事情時都會忍不住拿來開玩笑,并從陰謀論的角度分析利害,也算以另一種方式永存了。
夏伊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穿越后所見之事,恰恰成了陰謀論急需的實錘。
之所以沒有證據,是因為在開服以后,所有指向教會的證據都被抹除了,在那樣的天災過后,教會也就根本不需要任何偽裝作假,只用播撒愛與希望就能贏得缽滿盆滿,屆時又可能有什么證據留下來?
至于沃爾辛這樣的黑手套……
誰家還沒個干臟活的呢?
然而理清了思路,被迫接受了現實之后,夏伊又不得不接受另一個現實。
距離教會在圣暉日親手毀滅托克伯特還有不到六天,饒是身為同人寫手,用架空的方式拯救了不少慘死在劇情中的角色,如今的他也無力拯救必然毀滅的托克伯特。
他甚至未必有能力自救。
沃爾辛跑了,天知道教會要派誰來追殺自己。
這么大的事,他們勢必會做得如游戲里那般干凈,而此時的自己擁有的一切知識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毫無用武之地,更別說系統還沒上班……
該怎么辦呢?
夏伊頭一次感受到了伊萊莎那樣的迷茫。
……
“你還好嗎?”伊萊莎忍不住問。
說完這一切后她感覺好多了,但夏伊自閉了。
“我沒事。”夏伊有氣無力道:“你還記得那個護教士的長相嗎?”
伊萊莎點點頭,隨即描繪了一個身高接近兩米,金發大背頭、戴圓眼鏡、額頭上有一道十字疤的獨臂護教士。
夏伊在心里冷笑一聲,他已經知道這是誰了。
神眷者費奇,一個失敗至極的劊子手的兒子,與他那個平均2.5斧子才能砍掉一個死囚腦袋的父親不同,他因為天生神力,下手極其干凈利索,行刑從來只用一擊。
作為與沃爾辛同一批接受智素改造的黑手套,在游戲里他一直都是玩家們的“直隸上司”,負責指揮作戰,因為身先士卒而威望極高。
大家紛紛說“費奇才是真隊友,有事他是真上啊”。
這一切,皆因為他堪稱無敵的能力——死而復生。
以半年為冷卻時間,在經歷一套冗長的儀式后他可以留下一條胳膊作為備份。一個星期內,不管死于何處,都可以借斷臂重生,屆時如果還沒死掉,那他就會選擇自殺來重新獲得一具完整的身體。
很顯然,他這次親自前來便是為了刺激伊萊莎,或說親自引導伊萊莎獲得力量。
等等……
夏伊忽然有種既視感。
這不就是玩家加入教會的先期步驟嗎!?
先是突然覺醒了力量但時靈時不靈,隨后專業人士上門“激活”,除了后續操作天差地別之外,這一套與教會在灰歷元年時施行的“灰域行者甄選”幾乎完全一樣……
而灰域行者,或說霧行者,就是玩家的代稱。
不同于對待伊萊莎這樣粗暴,或說目的即是摧毀她們的意志,讓她們制造更多的恐慌和殺戮,催生出更多的灰靄。
教會對玩家就溫柔的多——專業人士激活力量后還會進行心理輔導,然后接入教會訓練,再作為戰士加入戰斗。
相較之下,二者唯一的區別就是教會的態度。
那么,既然老天爺給了自己六天的提前量,那自己是否來得及拯救一兩個伊萊莎這樣的未來boss級墮穢者呢?
即使這樣的努力在即將到來的歷史大勢前杯水車薪,但自己這只拼命扇動翅膀的蝴蝶,是否有機會讓真相得以保存,有朝一日大白于天下呢?
一條從未設想的道路在夏伊眼前逐漸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