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紅外線療法

紅外線療法是利用光譜中波長760nm~400μm的不可見光線(熱射線)來治療疾病和促進病體康復的一種物理治療方法。醫用紅外線分為近紅外線和遠紅外線,近紅外線也稱短波紅外線,波長760nm~1.5 m,對組織穿透性較強,可達2~3cm;遠紅外線也稱長波紅外線,波長1.5~400μm,大部分被表皮吸收,組織穿透性較弱,僅為0.5cm。

一、治療原理

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輻射到人體后主要產生溫熱效應,通過機體的反應發生一系列生物效應,如:①局部血管擴張,血流加快,顯著改善血液循環,加快組織新陳代謝,促進炎癥消退和加快組織再生。②促進白細胞趨化,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提高機體抗感染能力。③降低末梢神經的興奮性,松弛肌肉,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具有解痙止痛作用等。

二、適應證

臨床主要用于:①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②多種表淺組織感染,如毛囊炎、汗腺炎、甲周炎、外陰炎、慢性盆腔炎、慢性淋巴結炎、慢性靜脈炎等。③慢性表淺組織炎癥,如新生兒硬腫癥、寒冷性多形紅斑、濕疹、神經性皮炎、組織外傷、慢性傷口、燒傷創面等。④各種慢性潰瘍、壓瘡等。⑤凍瘡、雷諾病、注射后硬結、術后組織粘連、瘢痕攣縮等。

三、禁忌證

伴有出血傾向、高熱、活動性肺結核、重度動脈硬化、閉塞性脈管炎等患者禁止應用紅外線照射,尤其是短波紅外線照射。

四、治療

紅外線光源常選用碳絲紅外線燈泡,是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頻譜治療儀,TDP治療儀也為紅外線治療儀。通常采用局部照射的方法進行治療,照射劑量可根據患者感覺和皮膚紅斑反應程度而定,以局部有溫熱的舒適感和皮膚出現淡紅色斑為宜,照射強度和劑量通過調整光源與皮膚的距離進行控制。

一般光源功率500 W以上,燈距50~60cm;光源功率250~300 W,燈距30~40cm;光源功率200 W以下,燈距20cm左右為宜。治療時讓患者取適宜體位,多垂直局部裸露照射,每次照射時間為15~30分鐘,每日1~2次,治療次數依病情而定。

五、注意事項

治療時應注意隨時根據患者的溫熱感覺調整燈距,防止燙傷,對皮膚感覺障礙者,應隨時觀察局部情況。照射眼睛周圍組織時,需用濕紗布遮蓋雙眼。治療結束后患者應在室內休息10~15分鐘,尤其是體弱高齡者,避免冷熱刺激引起血壓變化而發生不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大仙区| 沈丘县| 赣榆县| 鄂温| 长治市| 淳安县| 同心县| 区。| 邵东县| 诏安县| 东台市| 武义县| 溧阳市| 佛学| 山东| 西华县| 无极县| 平舆县| 怀化市| 石屏县| 德清县| 雅安市| 黄冈市| 长海县| 平顶山市| 乌拉特前旗| 淅川县| 江北区| 临武县| 武夷山市| 仲巴县| 射洪县| 澄江县| 耿马| 康马县| 太谷县| 云龙县| 马鞍山市| 晋城| 肥西县| 根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