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公務禮儀的特征

國家公務員的特殊地位、重要作用以及對社會的影響力,決定了公務禮儀與商務禮儀、服務禮儀、涉外禮儀、社交禮儀的不同特征。

一、政治性

禮儀本身不是政治,卻滲透于政治并影響著政治。禮儀本身不是大局,但如果不講究禮儀,就可能影響大局。

某大國的總統在一個小國訪問時,穿著格子圖案的西服出席重要活動,這一行為使對方非常氣憤,對方認為這是“藐視自己國家”的表現,從而造成了很惡劣的、無法挽回的影響。

作為公務員,無論是履行職能,還是與人交往,都具有明顯的政治色彩。政治性就成為公務禮儀的顯著特征。因此,公務禮儀要講政治,公務人員要認識到禮儀的政治性。

二、服務性

公務員的工作實質是為廣大民眾服務。從這一意義上講,公務禮儀具有鮮明的服務性。

那么,怎樣才能做好服務呢?

一位刑滿釋放人員出獄后,正趕上原住所拆遷,他找到社區居委會尋求幫助。

居委會針對他的實際情況,思想上幫助他,生活上關心他,不但為他無償地提供住處,還解決了其日常生活開支。

在居委會的幫助下,這名男子逐漸發生了轉變,過上了能為社會出力、自食其力的正常生活。

做好服務,首先要樹立人民公仆意識,其次要從尊重他人的需求出發,選擇適宜的方法為他人真誠地解決問題。

三、變異性

“拾級聚足,擁慧迎門”是古人在會客時的一種禮節。它講的是,到主人家做客時,為了表示對主人的尊敬,在上臺階時,要上一個臺階并一次步,不能一步一個臺階地走,這就是“拾級聚足”。“擁慧迎門”是講作為迎客的一方,要選擇家中最有身份的人,懷中抱著笤帚,規規矩矩地站在家門口迎接客人,這是尊重客人的表示(圖1-4)。

◎圖1-4

顯然,這種禮儀行為已不適宜當今的社會節奏。所以,禮儀只有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

現在的訪友待客已經變成了一句溫馨的問候、一個簡單的握手、一杯熱乎乎的香茶。

禮儀將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變化、不斷更新,這樣才能適合人際交往的需要,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所以,不能將禮儀看作一成不變的、僵化的內容。

四、傳承性

公務接待中,在進行位次安排時,面對內賓要遵循“以左為尊”的位次習俗,面對外賓要遵循“以右為尊”的位次習俗。

中國人“以左為尊”的習俗,起源于中國古代文化中“左吉右兇”的認識及習慣。

對西方人“以右為尊”習俗的解釋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古代君王在自己右側的腰間都會佩劍,君王會安排非常可靠的人在自己的右手邊,如果右手邊的人不可靠,將有可能拔出劍傷害自己的性命。

這些習俗一直沿用至今。

人類文明總結出了燦爛的禮儀文化。作為禮儀文化的傳承者,我們要將禮儀文化發揚光大。

五、可操作性

禮儀要求我們:在待人接物時,敬茶要雙手敬上,在雙手不方便時要使用右手,而不能使用左手。

在穿西裝時,要懂得穿西裝的規則。比如:西裝每一個兜的功能是什么?扣子的系法是什么?

在與人交談時,要講究談話的方法。比如:怎樣拒絕他人才能既不傷害對方,又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

切實有效,實用可行,規則簡明,易學易會,便于操作是禮儀的特征。

我們要將學到的禮儀知識和技能應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要防止擺花架子,要杜絕故弄玄虛、夸夸其談。

六、局限性

改革開放后的一個春天,在我國的南方開了一次成功的商品洽談會。洽談會閉幕后,為答謝外國友人的積極參與,在機場送行時,我方舉行了簡單熱烈的獻花儀式。當禮儀小姐面帶微笑,將金燦燦的菊花捧到外國友人面前時,卻被外國友人婉言拒絕了。

外國友人拒絕的原因很簡單,雖然菊花在我國人民的心目中是美好的象征,但在西方國家,菊花卻代表著另一層含義——悼念。

再有,我國獻花的習慣是一定要選擇雙數,這是“成雙成對”的美意。但是,西方人認為“單數吉利”。

而且,在我國,人們喜歡黃顏色,認為黃色是富貴的象征。但是,在西方卻經常將黃色與“下賤”“淫穢”聯系在一起。

由此可以看到,禮儀文化具有鮮明的局限性。

我們在實踐禮儀時,要注意場合,要考慮對象,要熟悉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特點和習慣。如果生搬硬套,就會弄巧成拙,還有可能造成誤會。

思考題

(1)請通過查找資料等,完成一個因講究禮儀,而帶來良好政治影響的工作案例。

(2)請完成一個因為講究禮儀,而得到他人好評的服務案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旗| 绍兴市| 鹿泉市| 沧州市| 保靖县| 洪泽县| 定远县| 阜南县| 黎城县| 清苑县| 富宁县| 平罗县| 涞源县| 易门县| 巴南区| 平远县| 义马市| 辽中县| 澜沧| 昂仁县| 龙门县| 滁州市| 秦安县| 汕头市| 乃东县| 师宗县| 永春县| 资中县| 于都县| 台湾省| 安溪县| 通山县| 日喀则市| 芮城县| 伊金霍洛旗| 荔浦县| 江油市| 吉木乃县| 汾西县| 临漳县|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