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他人“帶”壞自己的情緒
著名作家大仲馬說:“你要控制你的情緒,否則你的情緒便會控制了你。”其實,情緒是可以互相感染的,尤其是壞情緒,它就像傳染病一樣,四處流竄,稍有不慎,我們就有可能被感染。對此,耶魯大學組織行為教授巴薩德說:“有四分之一的上班族會經常生氣。”有的人之所以會生氣,是因為受了身邊人壞情緒的影響,這就是情緒的“傳染”。對于那些流竄在我們身邊的“壞情緒”,千萬不要惹火上身,被他人帶“壞”,要知道,好情緒需要自給自足。
美國洛杉磯大學醫學院的心理學家加利·斯梅爾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發現:原本心情舒暢、開朗的人,若同一個整天愁眉苦臉、抑郁難解的人相處,不久也會變得情緒沮喪起來。而且,一個人的敏感性和同情心越強,越容易感染上壞情緒,壞情緒的傳染過程是在不知不覺間完成的。比如,在家庭中,丈夫的情緒低落,那么,妻子就很容易出現情緒問題。關于壞情緒的傳染,時間之短令人驚嘆: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斯·科因的研究證明,只要20分鐘,一個人就可以受到他人低落情緒的傳染。對此,在生活中,要想擁有一份好情緒,就應該對自己做好保護措施,不被他人帶“壞”,努力保持良好的情緒。
有個小男孩兒心情不好,在路邊遇到一條小狗,便一腳狠狠踢去,嚇得小狗狼狽逃竄;小狗無端受了驚嚇,這時,它見到了一個西裝革履的老板,心中冤屈的它便汪汪狂吠;心情不好的老板在公司里逮住他的女秘書大發雷霆;女秘書回家后把怨氣一股腦兒撒給了無辜的丈夫。
第二天,這位身為教師的丈夫如法炮制,對自己一個不長進的學生一頓狠批;于是挨了訓的學生,也就是在這之前所說的那個小男孩兒就懷著一種很惡劣的心情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了那條小狗,于是他二話不說,又是一腳踹向了那條狗……
“情緒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緒感染”,它所指的是一個人的壞心情很容易影響幾個人的好心情。上面這個故事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那么,如何才能防止情緒感染呢?我們應加強自己品格和心情的修養,多一些理性,克服自己情緒化的特點。
有一次,哈里斯和朋友去買報紙,交完了錢,那位朋友禮貌地對賣報人說了聲謝謝,但賣報人態度冷漠,沒有一句客套話。在回家的路上,哈里斯問道:“這家伙態度很差,是不是?”朋友漫不經心地回答,似乎并不生氣:“是啊,他每次都這樣。”哈里斯有點疑惑地問道:“那你為什么還對他那么客氣?”朋友微微笑了一下,回答說:“我為什么要讓他決定我的行為?”
哈里斯的朋友并沒有因為賣報人的不禮貌而生氣,不要讓別人來左右自己的情緒,而是自己掌控情緒。就如哈里斯的朋友所說“為什么要讓他決定我的行為呢”,在生活中,也是一樣的道理,別人生氣是別人的事情,我們只需要掌控好自己的情緒就可以了,千萬不要上了壞情緒的當,看見別人生氣,忍不住自己也生氣,最后,你就成為了壞情緒的傳染對象。
情緒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