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無法忘卻的記憶——虎門銷煙

18世紀中后期,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生產力水平突飛猛進,到19世紀二三十年代,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基本完成了工業革命。然而此刻的滿清封建王朝已經逐漸走向衰落。

工業革命之后,英國資產階級利用機器制造出大量的紡織品和其他消費品,遠遠超出英國本土需求。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資源,也就擁有了巨大的消費市場,因此英國資本家希望能夠把這些商品傾銷給中國人。但他們卻遭遇了巨大的阻力,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其一,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英國資本家的商品無法通過合法渠道大量進入中國。其二,那時候的中國人奉行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可以試想一下,既然可以自己織布,當然,也就可以不用再去花錢購買布料。外國資本家和商人,賺不到中國百姓的布料錢。與此同時,中國的茶葉、陶瓷等商品,以及生絲等原料,通過絲綢之路的往來貿易遠銷海外,在歐洲等地極受歡迎,所以,中國在世界貿易當中,獲得了很大利潤。據統計,在19世紀30年代以前,中國每年都能保持二三百萬兩白銀的貿易出口量。

知識小提示

在中國古代男耕女織的社會時期,有一本名為《耕織圖》的書籍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反映了當時耕作的場景。你讀過這本書嗎?可以找來看看上面的圖畫,看看與今天的農業生產有什么相同之處。

于是,外國商人為了賺中國的財富與資金,英國人開始把大量鴉片運往中國。他們誘使中國貴族及民眾染上了“煙癮”,致使中國大量的白銀外流。根據統計,從1820年到1840年,每年平均有500萬兩白銀外流,清朝的經濟面臨崩潰。更為可怕的是,鴉片會摧殘吸食者的身心健康,作為毒品吸食,對人體產生難以挽回的損害甚至造成死亡,如果任其發展,中華民族將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

清朝一些正直的官員看透了這些侵略者的險惡用心,堅決主張查禁鴉片,當時擔任湖廣總督的林則徐態度最堅決(圖1-1)。林則徐在擔任江蘇巡撫時已經有禁煙的成功經驗,把管轄區域內的煙販及鴉片吸食者一掃而空。他多次上書,向皇帝陳述鴉片的危害,“再不禁煙,國家就不會有白銀當軍餉,就不會有強壯的士兵抵抗侵略。為了國家的尊嚴,必須禁煙!”

知識小檔案

鴉片為罌粟科植物,具有止痛、鎮咳等功效。在瑞士考古發掘的新石器時代屋村(公元前4000年)遺址中,發現了罌粟的果實遺存。長期吸食鴉片,會導致上癮,吸食過量,會導致中毒。


圖1-1 林則徐像


圖1-2 道光皇帝像

當時的統治者道光皇帝(圖1-2)也認識到了鴉片對于國民身體及國家利益的危害,于1838年12月,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州查禁鴉片。第二年的三月,林則徐到達廣州后,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

一開始,鴉片煙商試圖用賄賂打動這位欽差大臣,然而林則徐根本不為錢財所動,在參觀越華書院時題寫對聯以證本心,上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下聯:“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他宣告“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向世人傳遞了禁煙的決心。林則徐明白當地許多官員已經和煙商同流合污,因此召集知識青年加入禁煙的陣線,645名學子進入貢院參加了一場只有四道試題的特別考試,這四道題分別是:鴉片集散地及經營者姓名;零售商;過去禁煙弊端;禁絕之法。就這樣林則徐掌握了充足的信息資料。


圖1-3 鄧廷楨像


圖1-4 關天培像

隨后,林則徐會同兩廣總督鄧廷楨(圖1-3)、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等人(圖1-4),嚴查銷售鴉片的煙販,同時下令封鎖十三行,迫使煙商交出所經營的鴉片(圖1-5)。另外,林則徐下令斷絕廣州與澳門的交通,使英國所經營的鴉片無法進入內地。共收繳鴉片19179余箱,2376254斤。

鴉片已經收繳,下一步就是鴉片在哪里銷毀的問題。林則徐原計劃是運回京城進行銷毀,御史鄧瀛提議鴉片利潤巨大,極有可能在運輸途中被偷梁換柱,就地銷毀更好。最終林則徐決定于虎門公開銷煙。

關于如何銷毀鴉片,林則徐表現出了一位讀書人的嚴謹和細致。他先是實踐了前人的慣例——用煙土拌桐油進行銷毀,然而卻發現鴉片會滲入土地當中,如果吸毒者掘地取土,仍能得到一小部分鴉片。于是他找到了第二種更為徹底的辦法——“海水浸化法”。這種辦法是在海邊挖兩個大池子,在池底鋪上卵石,為了防止鴉片滲漏,他還在池子四周釘上板。他將鹽水引入池中,把鴉片切割后投入池中泡浸,接著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會產生化學反應,煙土便會溶解。另有許多士兵拿著木耙不停在池中攪拌,把煙土完全溶解在水中,等海水退潮時,把池水放進大海,再用清水洗刷池底,這種方法把鴉片銷毀得干干凈凈。


圖1-5 《林則徐、鄧廷楨、怡良奏虎門銷煙完竣折》

從6月3日至6月25日,整整23天,林則徐在虎門海灘將收繳的鴉片進行公開銷毀,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虎門銷煙”,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知識小檔案

林則徐,福建侯官縣人,曾任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思想家。其中,比較著名的便是他寫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一句話,“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體現了他崇高的品格和愛國的高尚情懷。

關天培,江蘇淮安府山陽縣人,清朝著名愛國名將,民族英雄。曾任把總、千總、守備、參將、副將、提督等要職。在任廣東水師提督期間,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則徐虎門銷煙。鴉片戰爭爆發后,關天培親自指揮,與英軍在虎門對峙,他死守陣地,頑強抵抗,因孤立無援,以身殉國。隨后,被追謚為“忠節”。著有《籌海初集》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武县| 土默特左旗| 营山县| 公安县| 杨浦区| 南华县| 新密市| 久治县| 临安市| 晋州市| 周至县| 萍乡市| 元江| 东平县| 布尔津县| 通江县| 页游| 贵港市| 论坛| 辽阳县| 尉犁县| 朔州市| 济源市| 怀远县| 栾川县| 天水市| 大连市| 延津县| 抚顺市| 尚义县| 吉林市| 五大连池市| 滕州市| 宜宾市| 永川市| 阿合奇县| 临夏县| 道孚县| 万载县| 门源|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