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神奇的山巒
- 神奇的古青州
- 作家odXs8U
- 2118字
- 2023-05-30 20:21:26
(六)、仰天山下的迷霧。
在青州居地西南四十六公里處,有一座山峰,森林茂密,溶洞縱橫,山不高卻甚險,山不大卻遠近聞名,這座山就是仰天山。
在山峰之下,有一座寺廟,原名普濟禪院,后來由于廟中一人得中狀元,且狀元中的神奇,于是此廟又被改稱了文殊寺。
文殊寺初立,人們又在寺之側修建了一閣,取名文昌閣,閣內供奉了文昌地君。后來寺廟越傳越神,這里便成了人們崇拜的圣地,周圍有學子們進京趕考時,多有人來此進香。傳說青州狀元趙秉忠和宰相劉墉進京趕考時,也曾來此參拜。
這寺之外,有一懸崖,名曰佛光崖,崖壁鐫有金代明昌年間之線雕佛像,因傳說崖壁有時會放光而得名。這仰天山下迷霧一般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一寺一崖之中。
1、神佑的狀元。
相傳在宋朝年間,寺內來了一個窮書生,此人本是要進京趕考,只因考期還遠,生計又艱難,于是求得住持開恩,暫住了寺中。
書生雖是窮困,可勤奮靈巧,在讀書備考之余,也經常幫助寺內干些零活。這日,寺內遭受了暴風雨襲擊,失修的廟堂頂部,被大風刮落了許多瓦片,主持幾次找來瓦匠修繕,都沒有修好,每到雨天,廟內仍滴漏不斷,主持十分著急。書生聞得此事后,就找來梯櫈,爬上了堂頂,不日就將廟堂修繕完好,寺內眾僧對此人甚是喜歡。
考期臨近,書生要趕考而去,臨別之時,和住持敘述了家常,他告訴住持,家中父母早逝,自幼是叔父將其養大,供其讀書,后來叔父也逝去,現在就其孤身一人。此次趕考,無論中否,都是無家可歸,懇請住持開恩,允以此廟為家。住持告訴書生,佛為普度眾生而來,寺廟為施主提供一切便利。
書生走后,眾僧天天祈禱高中,過了許多時日,書生突然回到了寺廟,眾僧圍來詢問佳績,書生說:“皇榜未示,在京城待望不起,已將寺廟住址告知了公衙,回來待信。”
這天上午,眾僧正在打坐,忽有官兵包圍了寺院,一將領率兵入內,詢問了書生姓名后,將其捆在了車內,押去了營中。大家見狀,莫名其妙,十分震驚。
又過了些時日,傍晚時分,眾僧正在課休,忽見有旌旗招展,歌樂奏響,當值僧徒打開寺門詢問,值官告知,此廟有書生高中狀元,奉旨接京晉見。眾僧將前日之事告知,迎接隊伍退去。眾僧更是蒙迷。
月余后,書生衣錦還鄉,來到了寺廟,陪同的州縣官員擠滿了寺院,住持詢問緣故,狀元也搖頭不知。
幾年過去,寺內的狀元榮升高官,朝廷上下才開始議論起這狀元的經歷,原來,書生京試的答卷,本應名列榜首,但因一字之差,不但狀元名第差些失落,就連性命也險些喪失,多虧蒼天神助,皇恩浩蕩,方才轉危為安。
事情是這樣:書生答卷中有一句話,叫“臣工主事,當以民道為地,皇道為天”,由于書寫疏忽,誤將“主”字寫成了“王”字。一點之差,閱卷官意見不一,有的說是筆誤,有的說是借試卷唆臣工謀反。于是,朝廷下令,將書生緝拿了起來。后來,皇帝親臨閱卷處查訪,閱卷官便將此卷之爭告知了皇帝,就在皇帝拿來答卷觀閱之時,忽有一蚊子叮咬帝耳,帝一掌打下,將吃飽了的蚊子之肚,打落在了試卷之上,恰又落在了這“王”字之頂。皇帝看完試卷,大呼好卷,這時眾臣再看,發現“王”字之頂,落有黑紅色一點,變成了“主”字,眾臣大驚失色,慌忙迎合道:“此卷奪魁,實乃天意”,于是,皇帝提起御筆,在試卷的開端,書著了“第一甲第一名”的朱批。
一點之差,天堂地獄兩天下。人們紛紛議論,有的說是此人祖上積了陰德,有的說是廟內神靈保佑。因更多的人相信后者,人們開始更加崇敬這座寺院,不久,這普濟禪院就被改稱了文殊寺,從此開始,這里的名聲更大,香火更旺。
這書生何名何姓,后人已失去記憶,只有這個神奇的故事,在當地流傳至今,也只有這“文殊”的廟名,記錄著神奇的傳說。
2、迷茫的佛光。
對文殊寺一側的佛光崖會放光一說,古來眾說紛紜。有人說會放光,卻拿不出證據,有人說不會放光,也說不出理由。直到明朝萬歷年間,有了這一懸崖會放光的文字記錄,此事才算有了了結。
青州有位進士名曰鐘羽正,官至工部尚書,他有文《仰天山文殊寺佛崖放光記》,寫道:“萬歷四十八年四月朔,佛崖放光三日,夜則穿月兩垂,色明如銀,晝則映日圓下,色耀如金……。”
佛崖會放光,那這放光是兇是吉呢?多少年來,人們也說法不一。有人說佛崖放光是吉兆,當地有了大喜之事,佛祖高興,佛崖自然發光,可這寺廟有書生高中榜首后,未見放光,后來青州又有人高中,也未見放光。也有人說,這佛崖放光是兇相,如有佛崖放光,人間必有災難降臨。
鐘羽正記載萬歷四十八年佛崖放光,查這年青州歷史,既無狀元高中,也無民間災禍發生,倒是朝廷從此開始,一落千丈。
萬歷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皇帝朱翊鈞病逝,八月一日,明光宗朱常洛即皇帝位,宣布次年改元泰昌,不料即位二十九天,便因“紅丸案”而暴斃。九月,天啟帝明熹宗朱由校繼位,次年改號天啟。也就在天啟元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率領八旗兵,攻占了沈陽、遼陽一帶,明代王朝,已是日落西山。
這眾說紛紜的佛崖放光,到此也許有了點眉目,它可能就是夕陽反照,因太陽落山之際,光線恰好照在這佛崖上。鐘羽正之所以說這佛崖會放光,告知的就是這朝代已日落西山,氣息奄奄,因鐘羽正在朝廷為官時,看到了朝廷的敗落,對皇上不理朝政,朝綱廢弛等行為,多次上奏,皇帝不但不理,還對忠心的他給予處罰。他不敢直言江山將要完蛋,只能用事件給人們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