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神奇的古道

筆者少年時期,就聽老人們講,在小澗店南側,有一石橋,名曰“盼歸橋”,這橋的名字,是由齊國的大將田忌受冤從此去,昭雪由此歸而得。那時不知道田忌是誰,也不知道齊國在那里,就問老人們,老人們告知,兩千年前,齊國就是現在的山東,田忌就是齊國的大將,并講述了發生在這小石橋上的故事。

聽了老人們的講述,知道了這小石橋的歷史,便產生了對這石橋探查的想法。這日,趁學校開大會,就獨自溜了出來,奔向了離學校不遠的小石橋。

記得當時正值初秋,周圍都是茂密的玉米地,不過玉米長得不很高,站在橋上還能看到遠處的村莊。當時橋面的情況是:整個橋全是用石頭砌成,橋面坑坑洼洼,石頭縫隙中生長著許多的雜草,橋的北端,是一片農田,沒有道路,橋的南端,有段河道通往橋面,橋下的河道干枯,沒有水流,只有河卵石。

站在橋上,看不出什么門道,也感覺不到什么神奇,只有南邊通往橋面的河道使自己納悶,于是,就沿這河道向南走去。

河道不長,沒走多遠,就被農田擋住。見前面離村莊不遠,就又沿田埂轉小路走進了村莊,這莊就是大澗堡。

來到村的西北頭,見有一段又高又厚的土墻,在土墻的南邊下,有許多老者依墻而聚,有的在曬太陽,有的在侃大山。由于對河道通往橋面不解,就去和那些老者搭話,問老者:“怎么北邊的石橋上有半截河道通往橋面?!崩险吒嬷@不是河道,這是一條廢棄的千年古道,傳說千年以來,南來北往的人們都從這里經過,時間久了,這古道就踩成了河道,這叫千年古道踩成河。

從軍二十多年后回到了青州,一日看新聞,看到了青州城西北,發現千年古道遺存和“兩京通衢”遺址的報道。偶然的消息,勾起了自己少年好奇的回憶,沒有等到下班,就迅速跑向了城西北。

進西店村至北頭,遠遠就望見了一座古城門,臨近城門,一條石塊鋪成的古道出現在了面前,只見石道寬不過五米,長不過百米,石塊與石塊之間,坑坑洼洼,心想,這原本方正平整的石塊,都被踩成了禿圓形,這該有多少年的歷史。

臨近城門洞,見此門為上下兩層,下層是門洞,上層是閣樓,在閣樓的向陽面,有三個耀眼的大字:“玄帝廟”,因當地人稱這個門洞為“玄帝門”,后來有人就把這閣樓當成了小廟,并取名“玄帝廟”。

城門洞的東西兩端,不見有城墻相連,只西側有幾棟看似與城門洞一樣古老的古房,坐落在門洞附近,古房墻體完好,房頂有些塌陷,有的房頂的小青瓦和泥土互相掩埋,長滿了雜草。

走過城門洞,見洞寬五米多,深不過十米,門洞北面上方,有一長方形凹陷平面,上書四個隸書大字,“衢通京兩”,在衢字一側,有一行豎寫小字,“甲申年鴻梅書”。

門洞往北有一個河灣,河灣東側有半截土路,走出不遠,就被一廠房堵住,詢問當地的百姓,人們說,這條道路多少輩之前就已經不通了。

對這古老的城門洞,有人說,這應該是南燕國殘存的城門,因為歷史上在青州稱帝建都的,只有南燕,不然,這門洞不會稱作玄帝。

也有人說,這城門洞應該是一個關卡,因為明朝在從南京遷往BJ時,曾留有部分朝廷機構在南京,為避免行文上傳下達的疏漏,特在此設卡登記。兩京,指的就是南京和BJ,這古道的青州城里部分,就是南京和BJ的通街。

在這條古道上發現了遺存的建筑,更激起了自己對這古道的興趣,回到家中,打開電腦,搜索到了著名學者李守力先生撰寫的文章,他從歷史記載、民間傳說和用現代技術手段論證,青州古道始于東夷,廢于清末,到現在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這座門洞,如果說是南燕的城門,到現在已有一千六百年,如果說是明朝的城卡,到現在也有近七百年。

千年的變遷,不論是保留下來一座石橋還是保留下來一段路基,不論是保留下來一座城卡還是保留下來幾個字跡,都應該是歷史的自豪,都應該是青州人的驕傲。

走上這千年僅存的路段,心潮激蕩,浮想聯翩,這古道雖然廢去,取而代之的是不斷現代化的交通,但兒時老人們經常講起的這古道上的故事,卻使自己久久不能忘懷。

一、盼歸橋的傳說。

青州城南,由于西部山區溝壑縱橫,水流東去,在古道旁就形成了有名的三澗,這就是小澗、大澗和赤澗。后來人們依澗而居,就形成了三個村莊。隨著古道上南來北去商客的不斷增加,小澗便成了客人們小息的地方,于是成了店,人們就把它叫成了“小澗店”。大澗由于旱泉出名,人們借水取風,就紛紛來此做生意,結果鋪面滿街,于是就成了鋪,人們就把這村叫成了“大澗鋪”,后來戰亂,兵家不斷將兵馬聚集于此,建立了城堡,大澗鋪又被叫成了“大澗堡”,筆者小的時候,這村莊的名字,仍然兩個并用。

在小澗店與大澗堡之間,有一條河流,發自八仙臺下,風調雨順之年和夏令季節,河水常流不息。河上有一座石橋,是人們路過小河的唯一通道,幾千年來,人們南來北往,都從此橋經過,這座石橋,就是前面筆者所講的“盼歸橋”。這橋之所以取其名,是有一個田忌的故事在這里發生。

相傳在公元前三五三年,在魏國被龐涓折磨致殘的孫臏詐瘋,被齊國的使者偷偷接到了齊國,齊國的大將田忌待孫臏非常友善,把他介紹給了齊威王。此時魏國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援,齊威王就派田忌為將軍,孫臏為軍師,前去救援趙國。

兵出齊國,田忌要揮軍與攻打趙國的魏國軍隊作戰,孫臏阻止曰:“要解開雜亂的事物,不可握拳擊之,要排解打斗的人,不可持戟與之搏斗,只有選敵之要害,攻其不備,雙方自會解兵?!庇谑谦I計“圍魏救趙”,田忌依孫臏之計,揮軍直取魏國的都城大梁,魏王聞齊國大軍襲來,急調進攻趙國的龐涓回救,田忌孫臏在龐涓回救途中的桂陵設伏,結果大敗魏軍,隨之趙國的危機解除,田忌孫臏凱旋而歸。

到了公元前三四一年,魏國龐涓又發兵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援,齊威王又派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援韓國。這次田忌孫臏又率兵直取魏國的都城,龐涓接受了上次的教訓,做好了應對田忌“圍魏救趙”的準備,當他得知田忌孫臏攻打國都后,急調兵抄田忌孫臏后路,魏王又令太子申率全國之兵從正面迎戰,企圖兩面夾擊,打敗田忌孫臏。為避敵鋒芒,造敵錯覺,誘敵疲憊,田忌孫臏假裝敗退,并命軍士第一天設灶十萬,第二天設灶五萬,第三天設灶兩萬。龐涓追至,見齊軍設灶陡減,料齊軍遭兩面夾擊,膽怯厭戰,士兵臨陣逃亡,就急令騎兵丟開步兵,連夜兼程追趕。孫臏計算行程,料龐涓應在這日夜晚時分趕到馬陵,就令軍士在山上砍倒一棵大樹,剝去樹皮,寫上了“龐涓死于此地”幾個大字,并令一萬弓弩手埋伏在道路兩側,約定晚上見有人拿起火把,就萬弩齊發。

龐涓不出孫臏所料,夜晚時分趕到了馬陵樹下,前方軍士報告樹上有字,龐涓催馬前來觀看,因天黑看不清何字,就令官兵點起了火把,結果字剛看完,知道中計,沒有來得及撤退,就遭到了萬箭射殺。

田忌孫臏見時機成熟,率軍反擊,不但大破了魏軍,解救了韓國,射殺了龐涓,還俘獲了魏國的太子申。又大獲全勝。

在齊國內部,丞相鄒忌和將軍田忌歷來不和,田忌率軍連戰連捷后,鄒忌就十分的妒嫉,為整垮田忌,鄒忌就設下了一計,陷害田忌。這日,他一面派人冒充田忌手下,拿著黃金到街上卜卦,說田將軍作戰,連戰連捷,功高蓋主,要取代齊國王位,卜運氣如何,一面派人到街上將其抓獲,并稟告了齊威王。

齊威王受到了蒙蔽,誤認為田忌真要謀反,就不允許他入城,田忌有口難辯,在城外喊冤,威王不理,田忌一氣之下派兵包圍了齊國的都城臨淄,要求威王交出鄒忌,威王不應,田忌無奈,為避免自相殺戮,決定離開齊國,投奔楚國。

田忌離開了軍隊,只帶了幾個隨從,由臨淄向南奔去,過青州居地不遠,就來到了小澗店南邊的一座石橋上。他勒馬停步,向西望去,見傳說中的云門劈山八仙臺就在眼前,頓時,冤屈,酸楚,難離的心情,一起涌上了心頭,他淚流滿面,從馬上跳了下來,向著西山就放聲的大喊:“天?。∥姨锛稍┩靼?!我沒有謀反,我不想離開齊國啊!可我實在沒有辦法啊!我這一去還能再回來嗎!”

田忌的叫喊,驚動了河山,驚動了大地,小河聽到了田忌的呼喊,向發源的八仙臺發出了鳴冤,劈、陀、云門三山聽到了田忌的吶喊,向大地發出了震顫。在八仙臺上下棋的仙叟聽到了小河的冤叫,感到了大地的顫抖,兩叟止棋觀局片刻,隨即向小河發出了指令:告訴將軍,不要著急,會回來的,會回來的。

田忌站在小石橋上,仰視著西山,俯視著小河,突然,一陣河流的聲響,使他大吃一驚,平靜的河水發出了“嘩啦啦啦,嘩啦啦啦”的聲響,大家靜心細聽,都道:“這不是水響,這是小河在和我們說話,會回來的!會回來的!”

田忌急忙向西山叩拜,向小河叩拜,并對石橋說:“小橋作證,河水告訴我會回來的,我可盼著這一天了,請不要讓我盼的太久了?!闭f完,就帶領隨從路過小橋,由北向南而去。

田忌來到了楚國,楚王對他非常的敬重,待如上賓,可他每時每刻都在想念著齊國,想著青州南面的小橋,想著那小河和他說過的話。當時齊國和楚國比較友好,齊國的丞相鄒忌擔心有一天威王覺醒,招回田忌,就到楚國去游說,勸楚國國王賜田忌美女、金錢和土地,讓其在楚國安家。楚國照辦,可田忌不應,他只有一個心愿,那就是早日回到齊國,回到自己的家鄉。

時間到了公元前三三三年,齊威王去世了,他的兒子宣王即位,宣王知道田忌受到了陷害,就決定派人去楚國接回田忌。田忌終于等到了回國的這一天,可這一等,整整就是八年。

田忌這次由南向北而來,當他又來到了小澗店南邊的小橋時,遠遠的就跳下了馬來,他來到了橋上,撲倒在地,向小橋磕頭,向小河磕頭,向西山磕頭。周圍的百姓見狀,大為驚奇,紛紛圍來觀看,隨從見狀,十分不解,急拉起田忌,詢問為何如此。田忌見人們疑惑,就把八年前在橋上的故事告訴了大家,官民聽了田忌的訴說,都為這神奇的地方贊嘆,都為田忌的癡心贊嘆。

田忌走了以后,周圍的人們就借田忌有來有回的吉祥,借這神奇的地方,把這小小的石橋稱作了“盼歸橋”。從此,這里的人們,凡有外出謀生、求學、從軍者,都會來到這小橋上祭拜,祭拜神圣的西山,祭拜神奇的小河,祈求保佑平安,祭拜這吉祥的石橋,讓他們的親人有來有回。

這吉祥的石橋橫臥在神奇的小河上,雖然經過了多個朝代的改修,但位置一直沒變,人們南來北往,踩踏了它兩千多年,它也為人們提供了兩千多年的便利。

隨著古道的廢棄,從小橋上過往的行人越來越少了,隨著兩端道路的開墾,這里就更少有人路過了。千年的石橋孤零零的躺在空曠的原野上,從此很少有人再來看望它,更沒有人再去祭拜它了。時間久了,人們把發生在這里的故事淡忘了,把它的名字淡忘了,只有它自己,靜靜地臥在那里,不知道冷清,也不知道寂寞,還依稀記得那過去的年代。

據說抗日戰爭期間,有日本反戰者,探得了小橋的傳說,曾偷偷的來到這里祈禱,他們祈禱這戰爭早日結束,祈禱自己能夠有來有回,祈禱早日回到故國家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市| 自治县| 龙山县| 岱山县| 平江县| 兴安盟| 荣成市| 兴宁市| 河池市| 英德市| 理塘县| 同心县| 吴桥县| 浮山县| 紫阳县| 吴堡县| 甘谷县| 南江县| 兴宁市| 乌拉特后旗| 阜新市| 商南县| 武隆县| 从化市| 章丘市| 清流县| 永济市| 文化| 那坡县| 沁水县| 屯门区| 凤台县| 子长县| 洪江市| 黄梅县| 石林| 那坡县| 建湖县| 绍兴市| 青海省| 潜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