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石人下凡。
沿古道向南不遠,有一個村莊,名叫“盧店”,在盧店的村邊路旁,有一個石人,由于在這里年深日久,既吸納了春夏秋冬的天地靈氣和日月精華,也感染了南來北往的臭氣香風,漸漸的有了靈魂。有了靈魂,就不甘寂寞,便經常下界偷食人間煙火。一次,附近村莊有一村婦,早起給人加工煎餅,正操作間,發現一個白色的人影在加工好的煎餅旁邊偷吃,就拿起了舀煎餅糊的勺子,朝白人的額頭打去,白人受驚,慌忙逃竄。天亮后,村婦和丈夫一起,給主人家送去了煎餅,回來的路上路過盧店,村婦偶然間抬頭,發現路邊石人的臉上抹滿了煎餅糊糊,這時她想起了白人偷吃煎餅的事,就拉了丈夫一把,把夜晚的事告訴了丈夫。丈夫查看了石人滿臉的煎餅糊后,料定夜晚之事定是石人所為,就拿出了背煎餅的繩索,狠狠的抽打了石人一頓,從此,媳婦起早加工煎餅,再沒有發現白人去偷吃。
石人不敢去偷吃煎餅,又去尋么別事。不久,附近村莊又出現一些食品被盜之事,丟物的人家都見是一白人所為,雖然沒有抓住,但也都給留下了印記,不是潑了它一身臭水,就是砸了它一身臟物,人們沒有找到粘有污物的賊人,卻發現這污物都粘在了石人身上。這樣的怪事越來越多,周圍的人們便對這石人警惕了起來。
這一天,臨近村莊有一小伙結婚,家里張燈結彩,熱鬧非常。石人雖站在路邊千年,只見過娶親的隊伍,沒見過家里的熱鬧,于是就偷偷的下界觀看。當他來到這戶人家,看到漂亮的新娘后,頓時心花怒放,焦躁難熬,于是,就趁人不備,悄悄溜進了新娘的房間。傍晚時分,客人紛紛離去,新郎外出送客,石人見機會難得,猛然竄出,將新娘按在了床上,新娘奮力反抗,不料此人身大力大,動彈不得,無奈之下,新娘趁這人抱她親吻之機,一口咬住了他的左耳垂,本想用力咬下,不知是何原因,卻怎么也撕咬不動。石人被新娘撕咬,疼痛難忍,只好撒開新娘,落荒而逃。
新郎回來后,見新娘在披頭散發的哭泣,就詢問何事,新娘把剛才發生之事告知了新郎,新郎氣的團團轉,可怎么也想不出何人如此大膽。第二天天明后,新郎找來了家里的親友,把昨天之事告訴了他們,親友們分析不出何人,就想到了最近石人的傳說,于是新郎就拿了一把鐵錘,來石人旁邊查看,果然,發現石人的左耳垂有牙咬的痕跡,氣憤的新郎掄起鐵錘,不幾下,就將石人的左耳垂砸了下來。
石人站在路旁,幾次下界,幾次受挫,這次又被砸掉了左耳垂,心想,這么偷偷摸摸不是辦法,只有下凡人間,才能享受人間的榮華富貴,于是,它脫離了原身,徘徊在青州地面尋找下凡的時機,正巧,這日東萊一王姓家族出生人口,他就趁機下凡在了這個人家。
這王家歷代單傳,今喜得一個男嬰,家人非常高興。美中不足,就是這個男嬰生來少一左耳垂,不過這無大礙,家人拿這孩童如獲至寶。長者按字排輩,給其取名王彌。
由于家人的嬌生慣養,這孩童從小養成了蠻橫無理的性格,同齡的伙伴,人人怕他,比他大的孩子也大多對他望而生畏,因為這孩子不但臂力超群,而且特好尋釁滋事,與人打架,打得過就欺負,打不過就傷人,村里的人一般不叫他姓名,背后都稱他為野狼。
到了晉惠帝末年,這孩子已長大成人,此時由于朝廷昏暗,致使天下大亂,各地不僅盜賊四起,也有兵民紛紛起事。萊州人劉伯根見天不太平,也拉起了隊伍,自稱為王。王彌好事,見伯根起兵,就糾集了家傭和一些鄉痞,投奔了劉伯根麾下。初起的隊伍,既缺乏訓練,又缺乏教養,這些人作戰消極,無惡不作,不久,就被朝廷兵馬擊敗,劉伯根也斃命沙場。
王彌見劉伯根戰死,就糾集起了他的散兵和信徒,入山為匪,干起了打家劫舍,攔道綁票的勾當。后來匪眾越聚越多,竟超過了萬人,他們出沒于青、徐之間,開始擾民,后來襲官,攪得朝廷坐立不安。時青州刺史茍晞,奉朝廷之命進剿,結果連戰連敗,王彌聲勢更大。
朝廷雖然昏暗,卻仍握有重兵,聞茍晞進剿王彌失利,又急令涼州統將北宮純和東海司馬王斌率大軍圍剿,結果王彌大敗。
走投無路的王彌被大軍追鋪,無可奈何,只好投奔了能與朝廷抗衡的漢主劉淵。
劉淵原來就和王彌有過交往,深知王彌作戰勇敢,心狠手毒,時天下混戰,正是用人之際,就收買王彌。知王彌投奔后,當即遣使郊迎,并傳王彌:“淵已至客館,為彌拂席洗爵”,王彌大喜。入見劉淵后,劉淵當即授王彌為司隸校尉,加官侍中。
到了永嘉初年,王彌奉命進攻上黨,圍攻壺關,晉庭司馬越派兵討伐,王彌率軍與之激戰于高都、長平,大敗晉軍,劉淵聞迅,又提升王彌為征東大將軍,封為東萊公。
這時,漢主部將石勒也破陽夏,馳蒙城,生擒了青州刺史茍晞,并辱茍晞做他的左司馬。漢主劉淵聞迅,加封石勒為幽州牧。
王彌漸漸羽毛豐滿后,便對封他為東來公不滿,他的目的是自王青州。由于石勒兵強馬壯,距青州又近,成了他自王青州的心頭之患。這日王彌聞石勒生擒青州刺史茍晞后,便著手收拾石勒,他一面急書部下青州守將曹嶷,令其向南發兵,擇機誘殺石勒,一面佯貽勒書,道:“公一鼓獲晞,用為司馬,猛以濟寬,令彌拜服,果使晞為公左,彌為公右,天下有何難定。”石勒閱覽王彌書畢,顧語參謀張賓道:“王彌位重言卑,必非好意。”張賓道:“誠如公言,賓料王公私意,無非欲據青州,自安故土,只恐明日蹱襲彼后,所以敢言,公不圖彼,彼且圖公了。”石勒聞張賓之言,猶豫不決。
不幾日,王彌送曹嶷信件被石勒捕獲,石勒確信王彌有不軌之心,于是令張賓作書答彌,謂愿與王彌結歡,使彌主青州,自主并州,均約期會盟。王彌收到石勒信件后,信以為真,當即同意如期赴約。
王彌有長史張嵩,見石勒信件后懷疑有詐,就勸王彌勿往,王彌主青心切,不聽張嵩勸告,竟昂然輕去。石勒見王彌如期赴約,大喜,并殷勤款待,酒席間,石勒趁王彌半酣,令刀斧手沖入,將其斬殺。
石勒除去了王彌,收編了他的軍隊,占據了他的地盤,本是大喜,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原來,自從斬殺王彌,夜間就連做噩夢,一閉眼睛,就見王彌前來索命。石勒害怕,就讓張賓請來道人破解,道人施法后告訴石勒:“王彌非一般人身,他是一千年石人下凡,你雖然斬殺了他的肉身,卻沒有斬殺他的靈魂,他現在仍聳立于青州居地之南的古道旁,只有將其原身粉碎,才能消其靈魂,其魂滅消,噩夢自解。”
石勒聽了道人之言,即令一隊官兵,來青州古道上尋找左耳失垂的石人,結果在盧店找到,眾官兵一陣錘砸,石人便粉身碎骨。
這石人侍立古道千年,修煉千年,不料下凡人間好景不長,就遭到了粉身碎骨。成精的石人剎間變成了一堆不成器的碎石,千百年來無人掩埋,也無人取使。開始的時候,還有人知道這堆亂石的故事,把它稱作“石彌堆”,千年后,人們早已忘記了它的傳說,有人問這堆亂石是怎么回事,人們就說,這就是亂石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