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團圓

  • 百佛山下
  • 麻田一葉
  • 3440字
  • 2023-05-25 07:38:08

第十六章團圓

臘月二十九。

庹書杰家。

“二毛,你們昨天在石雪蓮屋吹牛,說了些哪樣?”

“沒說哪樣,就是大家簡單了說了一下這幾年在做哪樣。”

“你說了些哪樣?”

“我能說哪樣嘛,樣都沒說。”

“現在李川恩當警察了,你以后可以多跟他了解一下法律相關的知識噻。”

“我曉得了。”

“順便也問一下他,看能不能幫忙查一下你四叔的下落。你四叔外出打工十幾年了,一封信沒寄回來過,一個電話沒打過。”

“四叔多半就不在了喲!如果還在的話,早就跟屋頭聯系了喲。”

“沒有消息,就還有個念想。”

石昌棟豪宅。

“你修楞個大房子,住得完嗎?”

“我只是把一樓二樓裝修出來了,上面三層的里面我還裝都沒裝修,還是毛坯房空起的。”

“上面那三層準備來做哪樣嘛?”

“以后再看。”

“為哪樣要修兩棟也?”

“也不是我一個人修的,是我們兩兄弟一起修的,等我弟結婚了,我們兩兄弟一人一棟。”

“你阿爹、奶娘平時也是住在這里的嗎?”

“沒有。他們一直住在老房子的,我喊他們搬進來住,他們始終不愿意,說老房子住起安逸些。”

“那平時你們兩口子出去出門打工了,這房子就空起了喲。”

“就是呀。平時就是隔一段時間我阿爹來開下門窗透透氣,做一下清潔。”

“完全浪費了。”

“不能啷個說,有個房子就有個窩嘛。”

“那也是這個道理。”

“娃兒哪個在帶也?”

“我們兩口子出門了,就是我奶娘在帶。”

“要二胎不?”

“已經懷起三個月了。”

“你這個動作好快喲,我朋友都還沒耍,你娃兒都兩個了。”

“你以前是在讀書了嘛。現在工作了,也該耍的了,早點結婚生娃兒,趁你奶娘還年輕,可以給你帶娃兒。”

“朋友不好耍呀。像我這種才參加工作,哪樣都沒得,而且還是在外地,高不成低不就的,最不好耍。”

“你調得回沿江不嘛?”

“上面的領導一個都認不到,啷個調得回來。”

“既然調不回來,就只有在重慶找個本地的姑娘結婚了。”

“再看嘛。你一直都在浙江打工呀?”

“嗯。”

“那邊的房子還沒裝修的完嗎?”

“多得很喲。”

“沿江縣城現在也在大力搞開發,裝修的活路應該也多嘛,為哪樣還要到浙江去,近處不是一樣的嗎?”

“我去了解過了的,他們說在沿江做了活路,錢不好拿。在浙江那邊做了活路,錢基本上不得著拖。我們這種打工就是為了掙錢嘛,如果活路做了拿不到,啷個得行。”

“是你說的這個道理。你們過年是在新屋還是老屋。”

“在老屋過年。”

“那走,我們回去。”

“要得。”

“我們小時候,這一壩全是田,現在全部拿來修房子了。沒得田栽秧子了,這大米往哪里來喲。”

“從外面運起來噻。只要有錢,還怕買不到米嗎?”

“如果都不栽秧子了,我怕有錢都買不到喲。”

“絕對不得,國家肯定會有政策的。肯定不得出現有錢買不到米的情況,除非打戰了。”

“你們過年放幾天假喲?”

“我初三就要上班了。”

“抓得啷個緊呀。”

“我是運氣好,沒輪到春節值班喲。逢年過節的,我們要有一半人的在值班。我師傅給我說的是,老百姓過節,我們過關。越是逢年過節,我們越忙。”

“你這個工作也扎實。”

“那是喲。和平年代,警察是犧牲最大的職業。”

“你是啷個想起去當警察的?”

“一開始也沒確定要做哪樣,反正大學畢業了就到處去報名參加公招考試,凡是有資格考的,我都去報名考,考起哪樣就是哪樣。最后就把我現在這個單位考起了。”

李川恩家。

自從李川恩上初中之后,就沒有全家人一起團圓過春節了,整整十年了,今年一家人終于團圓了。李川恩家仍舊是住的老房子,李延和正在寫春聯,庹夏荷在準備年夜飯。李川恩回家和他父親一起把春聯粘貼好了之后,李延和就外出打牌去了。從李川恩進城讀書起這10年間,他與他父親見面的次數不超過10次,如果不是期間李延和回來參加代課老師轉正考試,父子兩見面的次數還會更少。這次春節一家人團圓,李川恩雖然心里高興,但卻沒什么話跟他父親說。這次回來后,李延和夫婦也不再出去打工,回歸鳳爪村當農民。李川恩的姐姐李慧最終還是跟四川那個打工仔,結了婚。但是在鳳爪村老家,沒有按照傳統舉辦出嫁宴席。

大年三十這天,鳳爪村爆竹喧天,此起彼伏,這家剛熄那家又響,全村人民不管老少都喜氣洋洋、笑容滿面。不喜歡這種熱鬧氛圍的可能就是全村的狗了,爆竹一向,全都躲在角落里瑟瑟發抖。

這個春節,庹澤安、庹澤平這兩位村里的老人是非常高興的,外出的子女都回來了,孫輩也都有了正當的營生。庹澤平老人高興是因為外出8年的庹書杰一家平安回來了,庹澤安高興是因為年夜飯有人陪他喝酒了。年夜飯酒過三巡之后,興致高昂的庹澤平老人問庹經國:“不走了吧?”

“不走了,不跑了!”庹經國感慨的說。說完之后,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庹經家把他的空酒杯滿上。

“過去了嗎?”

“過去了!8年抗戰都已經勝利了,我庹經國這點事情也應該過去了!”說完,他又喝了一大口,“想我庹經國以前在鳳爪村那也是響當當的人物,哪想到居然當了8年的流浪狗。”相比8年前,庹經國身形小了一圈,臉更黑了,白頭發也多了。

“平安回來就好!平安回來就好呀!老大,你一定要記住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以后要走正道呀。”

李川恩陪他外公喝了點酒后,也正借著酒勁給一家子,說他這幾個月的工作經歷。“我還是很幸運的,一參加工作就參與了一項很重大的安保工作中。”李川恩微醺著說。

“是哪樣重大的工作嘛?”庹夏荷很配合的問道。

“十八大安保工作!”

“你做了些哪樣嘛?”

“國家安全,公安系于一半;公安工作,交通系于一半;交通安全,長江系于一半;長江安全,三峽系于一半。我就是去守三峽大壩去了。我們的工作關系著國家十六分之一的安全,你們說重大不嘛!”

“你是不是喝醉了,在說酒話喲!”

“我沒喝醉,我說的是真的。”

“你剛才說的那些話,是哪個跟你說的嘛?”

“是我們領導在工作動員會上講得。”

“你具體做了些哪樣工作嘛?”

“我做的多喲,具體的不能跟你們講,那是工作秘密。”

“工作秘密你不給我們講可以,那你一個月工資是好多錢,這個不是秘密,你總可以跟我們講一下嘛。”

“一個月3000多。”

“那你們年終獎發好多嘛?”

“我們是中央公務員沒得年終獎,要地方公務員才有年終獎。”

“那你們過年哪樣都不表示一下嗎?”

“要多發一個月的基本工資。”

“你發了工資就不要亂花,節約點用,存點錢,以后好找媳婦。”

......

雖然廖萬旭家,十幾年前都已經舉家搬到沿江縣城了,但是每年過年,他們全家都會回到鳳爪村。他家的祖宅老屋進行了翻新加固,并沒有推到重建。這些都是廖萬旭的爺爺堅持這么做的,每年年前兩天回來做清潔,年后走完親戚就回城,差不過在鳳爪村呆7天左右。吃完年夜飯之后,廖家三代男人坐在火鋪上烤火,抽煙。廖萬旭看著正叼著煙斗閉目養神的廖點紹,說道:“阿公,開年了,我們也把我們這老屋推了,重新修過,要得不?”

廖點紹睜開眼睛,右手拿著煙斗,道:“不得行。老屋不能推了,在老屋過年才有過年的味道。”

“但是你看現在村里還有幾棟老屋嘛,基本上都重新修成了新屋。”廖萬旭說到。

“萬旭呀,我們搬到縣城這么多年了,為哪樣阿公還是要把我們家的田種起,沒讓田荒起也沒租給別人種。即使最近兩年,犁田,栽秧,打農藥都是花錢請人做的,打谷子的時候還是要讓全家人回來一起參與割谷子,打谷子,曬谷子,吹谷子,裝倉,打米。”

“可能是我們鳳爪村的大米好吃些,阿公你吃了幾十年了,吃習慣了。”

“我們鳳爪村的大米確實好吃,傳說以前還是貢米。但是,61、2年的時候,阿公連樹皮都吃過,以前的日子好苦喲,阿公絕對沒得啷個嬌氣,我只要是大米都覺得好吃。”

“那阿公為哪樣一直要把田種起嘛。”

“你老祖給我講過一個真事,你阿爹和叔伯都聽過的,我不曉得城德你們三兄弟還記得到不,但是我一直記起的。”

“阿公,是個哪樣故事,你給我講一下也。”

“包產到戶前兩年,我們公社有個人到北方當了兩年兵回來,大家一起在公社切洋芋種,他拿起一個洋芋,翹起舌頭,陰陽怪氣的說,這個圓不溜秋的是什么東西,是樹上結的,還是土里種的,能吃不能吃呀?當時大家都哈哈大笑,公社書記回了他一句,你肚皮里大埡口山上的紅薯屎都還沒屙干凈,就話都不會說了嗦!”

“這個事情我還記得到。”廖城德說。

“這個人現在在哪里呀?”

“還在村里。”

“是哪個?”

“這個你就不要管了。阿公跟你講這個故事的就是要告訴你,做人不能忘本,不管你以后走好遠的路,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在哪里。”

同樣的故事,在李出恩初二回單位上班的時候,他外公也給他講了一遍。在李川恩離家上班的時候,他外公依舊做在堂屋前的階檐坎上的小椅子上,抽著他的長煙桿。“嘎公,我走了喲!”李川恩說

“過年還是要回來呀!”

“要得,嘎公。今年過年我給你打幾斤重慶那邊的老白干回來。”

李川恩外公微笑著,目送李川恩漸漸遠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丰县| 子洲县| 运城市| 浦江县| 建瓯市| 宁陕县| 朝阳区| 牟定县| 天津市| 山西省| 沁水县| 平乐县| 三明市| 武功县| 清苑县| 昌图县| 舞钢市| 会同县| 吉安县| 普洱| 新民市| 收藏| 西乌珠穆沁旗| 隆昌县| 咸宁市| 调兵山市| 杭锦旗| 怀宁县| 微山县| 图木舒克市| 宝坻区| 叙永县| 白朗县| 安乡县| 北安市| 平昌县| 宿迁市| 剑河县| 白沙| 丰城市| 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