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查土地,清查隱戶,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
前八個字是基礎操作,歷朝歷代都有,而后十八個字不能說是開天辟地頭一回,只能說是阻礙重重。
這是清朝時期雍正的改革政策,常景瑜并不擔心這個時隔270多年的政策是否適用于當下。因為永樂時期土地兼并,財政枯竭的問題還不嚴重,不僅僅不嚴重永樂還是明朝走向并正式巔峰時期。再上升期有個好處就是一些封建王朝固有的問題和矛盾并不明顯。
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些問題不存在,清朝是承襲明朝制度的,承襲不僅僅承襲了好的也同樣把前朝的頑疾給承襲了下來。
到了康熙末年的時候,明朝滅亡的問題有很多又出現在了那個時間段。土地兼并,財政枯竭,貪腐成風等等,這有一部分和八旗制度有關也有一部分就是繼承明朝制度直接帶出來的。
所以康熙適用的政策在永樂年間,抑制土地兼并,減少地方官用火耗的名頭隨意攤派貪污,打擊官紳特權拓寬賦稅來源。這樣做的效果很明顯,可以說是雍正通過這些政策給清朝延長了國祚不然的話雍正和乾隆這爺倆就可以當大清版的明熹宗和崇禎帝了。
如果將這些政策用到了正在上升期的永樂時期,常景瑜相信絕對會創造一個比歷史上更加富強的永樂盛世。
當然后果嘛~
雍正也給表演過了,至少最直觀的后果就是歷史上刻意忽略了雍正一朝的作用只說康乾盛世或康乾之治,不怎么說康雍乾。
常景瑜并沒有繼續說更多,這個政策在當下就是上捅官吏的肺管子,下捅鄉紳的腚眼子,如果他膽子再大一些把老朱家的那堆各種王給征稅,那基本上永樂一朝未來會被史官一筆帶過,這位大叔會被極少提及就算實在避不過說點好話之后還得編排上一堆劣跡進去。
“至于能不能完成。”常景瑜給出了一個他能確定的答案說:“我相信以當今皇上的雄才大略他不會看不出來這些政策能帶來什么,他一定會全力支持您做這些事情。”
“哦?為何?”朱棣心中真的是驚訝萬分,他是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居然能有如此深刻看法并能夠有針對性的提出意見,而且他還相信自己一定會這樣做。
“你剛剛不是說他是天下第一號大傻蛋么?怎么到你這里又成雄才大略了,難不成因為他靖難成功當了皇上?”
“那是劣紳土豪眼里的,不是我眼里的。”常景瑜搖搖頭他小聲說:“至于為什么我會覺得當今皇上雄才大略?這個原因倒是可以告訴大叔,不過大叔可千萬不要給皇上說,更不亂傳不然我會掉腦袋的哦。”
“你說~你說~”朱棣心中異常興奮,滿臉都寫著‘趕快夸我’的字樣道:“俺絕對不亂傳,也絕對不會給皇上說。”
常景瑜又看向一旁的廣孝和尚。
“貧僧乃方外之人,自是守口如瓶絕不與外人道也。”廣孝和尚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施主放心。”
“請大叔和大和尚務必守口如瓶。”常景瑜放心道。
“我聽說當今皇上在起兵之前為了打消建文對他的懷疑,先裝瘋賣傻但被自己的長史背叛揭穿,為了圓謊徹底讓建文對他打消懷疑便裸身鉆進豬圈吃豬屎。”
話音剛落常景瑜便感覺到這里的氣氛好像變了,好像突然安靜下來了,安靜的連一根針落地都如同萬鈞炸裂一般。廣孝和尚漲紅了臉,面部扭曲的撇過頭去張大嘴不停的揉著自己的腮幫子,時不時的還后‘哈~哈~’的出氣聲。
朱棣臉色更是一陣青紅皂白,剛剛得笑容全僵硬在那里了,他渾身顫抖是強忍著從牙縫里硬是突出幾個字說:“胡扯!裝瘋賣傻能看出什么?!就算是裝瘋賣傻被人揭穿了也不至于如此!”
“此言差矣~大叔。”常景瑜感覺這倆人的反應有點怪,脖子還有點涼颼颼的樣子。
他趕緊解釋道:“人們看成功者往往只愿意看他是怎么做到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大軍所致所向睥睨。人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成功者在成功之前的苦難。因為這份苦難是他們幻想都覺得自做不到的苦難!但也正是這份苦難奠定了未來的輝煌,這是輝煌的苦難。”
“就像是本朝太祖皇帝一樣。”
“先皇從未裸身鉆到豬圈吃豬屎!”朱棣幾乎從牙縫里吐字,他只恨自己手里沒把刀不能砍了這個小腦袋!
更狠的是這個小腦袋里裝了不少他想要的東西。
“一代人與一代人之間有不一樣的苦難。”常景瑜又道:“太祖皇帝自幼父母被餓死,太祖皇帝進到寺院當和尚每日做各種雜活不說最后還被趕出去要飯,太祖皇帝餓到不能再起的時候將爛菜葉子酸豆腐湯當成寶,太祖皇帝被抓了壯丁和其他炮灰一起在陣前廝殺,如此之多的苦難才最終奠定了太祖皇帝這份開天辟地的功績,自有史以來真正以布衣之身取得天下的就只有太祖皇帝,上下千年唯一能與之比肩的就只有當今圣上。”
聽到這話,朱棣的臉色才緩和了下來,這才像點人話嘛。
“當今圣上有著這太祖皇帝一樣的苦難,也有一樣的輝煌,大叔您只看到的裸身鉆進豬圈吃豬屎的瘋癲,我看到的是一代帝王的決心與堅韌。”
常景瑜又夸贊道:“有如此決心與堅韌的帝王必有雄才大略,必有宏圖大志,必想要做一番經天緯地功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大業。”
“不然三年豬屎...”
“閉嘴!”夸俺就對了,提豬屎作甚?!
“哦...”常景瑜朱棣這一身吼,頓時變得弱弱的說:“總之您上奏疏,我相信皇上一定會支持你,不僅僅會支持您而且以這個事情的難度和危險他一定會調撥兵丁給您,要是調撥兵丁給您,您能不能分出一點給我?讓我去做那個利國利民的好事兒?”
“你那事兒與民爭利,那里利國利民了?”朱棣冷哼道。
“怎么不利國利民了?”說到這個常景瑜挺起胸膛好像很自豪的樣子說:“有了漢王的名頭,有了我姑父掉給我的兵丁,如果您在給我點兵丁,我又掌握了航運就是為了我自己的利益我也會去嚴厲打擊各路匪徒,用各種名義吃拿卡要的貪官污吏,這難道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兒?而且我掌握了航運更是要打擊坐地起價,坑蒙拐騙,敲詐勒索的惡事兒,我開的船行要童叟無欺,明碼標價,風雨無阻有送必達。”
“這難道不是利國利民,為天下百姓做好事兒么?”
“哼。”朱棣聽完又冷哼一聲說:“那你自己說自己是商賈,你這商賈不賺錢難道就為行此善事兒?”
“嘿~這你就不懂了。”常景瑜神秘兮兮的說:“當你把事情做好了,做優秀了,得了老百姓的認可,那天下大利滾滾而來,你擋都擋不住!”
“又吹牛,滾!”朱棣已經無心再聽了,他一揮手將這毛頭小子趕走。
便看向一旁的廣孝和尚。
“大師,怎樣?您覺得這小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