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上篇 職場準備

項目一 禮儀、溝通與寫作概說

專題一 職場禮儀

任務與目標

本專題的任務是把握禮儀文化內涵,理解禮儀的基本原則,并將其運用到職場中。

通過本專題的學習,我們要:

(1)掌握禮儀的基本內涵;

(2)了解禮儀的起源與發展;

(3)認識職場禮儀的重要性。

案例導入

一天,正是上班的交通高峰時期,一輛載有不少乘客的電車緩緩地停靠在站臺上,一位女士登上了電車,她穿著合體的套裝,拎著一只小小的漆皮包,在車里走了一步,便猶豫地站住了,因為乘客很多,已經沒有空座位了。一位先生見狀,便客氣地站起來對她說:“請坐這兒吧。”這位女士走上前,看也沒看他一眼,就一聲不吭地坐下了。讓座的先生很詫異,周圍的乘客也對她這種不禮貌的行為感到不滿。

這位先生站在她的身邊,想了一下,俯身問她:“女士,您剛才說了什么?我沒有聽清楚。”那位女士抬頭看看他,覺得很奇怪:“我什么也沒有說呀。”“哦,對不起,女士。”那位先生淡淡地說,“我還以為您在說謝謝呢。”車里的其他乘客都笑了起來,那位不講禮貌的女士在眾人的笑聲中羞得滿臉通紅。

想一想:這則禮儀故事中,這位女士的行為有何不禮貌之處?生活中,我們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禮儀呢?

一、什么是禮儀

(一)禮儀的基本內涵

微課

認識禮儀

1.禮

禮是表示敬意的通稱,是表示尊敬的言語或動作,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與交往中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

我國有“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的古訓。在古代,禮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作為典章制度,禮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維護上層建筑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作為道德規范,禮是國家領導者和貴族等群體一切行為的標準和要求。在現代,禮的含義比較廣泛,它既可指為表示敬意而隆重舉行的儀式,也可泛指社會交往中的禮貌和禮節。

2.禮貌

禮貌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秩序而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

禮貌的出現幫助人們解決了很多問題。如頻繁使用“請”字,會使話語變得委婉而禮貌,是比較自然地把自己的位置降低,使對方感覺到被尊重的辦法。

3.禮節

禮節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交際場合中,相互表示尊重、致以問候、致意、祝愿、慰問以及給予必要的協助與照料的慣用形式。在春節,帶著禮物走親訪友就是一種禮節。

禮節是禮貌的具體表現形式,是人內在品質的外化。有禮貌、尊重他人正是通過禮節表現出來的。如尊重師長,可以通過見到長輩和教師問安行禮的禮節表現出來;歡迎他人到來可以通過見到客人起立、主動上前握手等禮節來表示;得到別人的幫助后可以通過說聲“謝謝”來表示感激的心情。

4.禮儀

禮儀是在社會交往中形成的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和。

禮儀并沒有高深的學問,也沒有非常深刻的理論,但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體現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特別是我們的言行舉止上。

(二)禮儀的基本原則

在工作場合中,要運用好禮儀,發揮禮儀應有的效應,創造最佳的人際關系狀態,就必須遵守禮儀的基本原則。

1.真誠尊重原則

真誠尊重是禮儀的首要原則。只有真誠待人才是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方能創造和諧愉快的人際關系,真誠和尊重是相輔相成的。

在人際交往中,待人真誠、表里如一的人特別具有親和力,很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而虛情假意、口是心非的人,即使在禮貌、禮節方面做得無可挑剔,仍然會讓人感到不快,最終使得正常的交往難以繼續。同時,與人交往應從友善的愿望出發,不可心存惡意或無端猜忌他人,不可盛氣凌人,自視高人一等。“尊重,還是貶低”是人際交往中最敏感的問題。從友善的愿望出發,以誠相待,才能贏得別人的信賴和尊重,保證交往的順利與成功。

2.平等適度原則

無論是公務還是私交,人與人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要以平等的身份進行交往。切忌因工作時間短、經驗不足、經濟條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為自己的某些優勢而趾高氣揚,否則會影響人際關系的順利發展。

適度就是把握分寸。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分寸、認真得體、不卑不亢、熱情大方,有理、有利、有節,避免過猶不及。禮儀無論是表示尊敬還是熱情,都有一個“度”的問題,如果沒有“度”,施禮就可能進入誤區。

3.和諧相融原則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這些俗語都說明了尊重各地不同風俗與禁忌的重要性。世界上每個民族、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禁忌,我們應當理解它們、尊重它們,不違反這些風俗、不觸碰禁忌,這樣才能夠在交往過程中得心應手,營造和諧相融的相處氛圍。

二、禮儀的起源與發展

(一)禮儀的起源

禮儀作為人際交往中重要的行為規范,不是隨意憑空臆造的。禮儀的起源主要來自4個方面。

1.對天地、神靈、祖先的信仰與敬畏

原始社會,人們處在變幻莫測的大自然中,無法解釋千變萬化的自然現象和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認為天地、神靈是主宰這一切的力量。所以他們會進行一些祭祀活動,以表示對天地、神靈、祖先的敬畏:祭祈天地、神靈,以求風調雨順;祈禱祖先顯靈,保佑后人;等等。為祈禱而舉行的儀式就成了古代禮儀的萌芽,因此有了“禮立于敬而源于祭”的說法。

2.對家庭成員言行的規范

父母要撫養、關愛、教育孩子;成年人要贍養、照顧父母;兄弟姐妹之間要互相關愛。舜堯時代就對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做了明確規定: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稱為“五禮”。人們通過禮儀對家庭成員的言行舉止進行了規范。

3.人們交往溝通的需要

在社會活動中,人們逐漸形成了最初級、最原始的禮儀。如在原始的狩獵、耕種和部落之間的爭斗中,人們用肢體語言等來表達他們的想法,互相配合,用擊掌、拍手、擁抱等方式表示收獲的喜悅。這種相互的呼應與模仿逐步形成一種習俗,便成了最初的禮儀。

4.維系等級差別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分工越來越細,就出現了領導者和被領導者,就出現了尊卑有序、男女有別等。大家坐在一起時,就有了一定的座次。通過不斷增加新的內容,禮儀也越來越豐富,從而為等級差別的維系提供了更多條件。

(二)禮儀的發展

我國禮儀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禮儀的萌芽階段

禮儀的萌芽階段約在夏朝以前。這一時期在社會生活中已經形成了一系列對后世頗具影響的禮儀規范,原始的政治禮儀、宗教禮儀、婚姻禮儀等在這個時期均產生了雛形,尤以宗教禮儀更為突出。

2.禮儀的變革階段

禮儀的變革階段約為春秋戰國時期。這一時期是我國從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過渡時期。學術界百家爭鳴,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者系統地闡述了禮的內涵。孔子把“禮”作為治國安邦的基礎,他主張“為國以禮”“克己復禮”,并積極倡導人們“約之以禮”,做“文質彬彬”的君子。孟子也重視“禮”,并把仁、義、禮、智作為基本道德規范,他還認為“辭讓之心”和“恭敬之心”是禮的發端和核心。

3.禮儀的強化階段

禮儀的強化階段約為秦朝到清末。封建社會的禮儀習俗有了新的變化,禮儀規則分化為與國家政治息息相關的禮儀制度和社會交往中應遵守的行為規范兩個部分。漢朝,董仲舒提出“三綱五常”學說。宋朝,禮儀的發展有兩個特點:一是程朱理學的出現,二是禮儀迅速向家庭擴延。到了明朝,禮儀在理論上雖然沒有發展,但名目增多,形式也更加完善,如家禮的名目有忠、貞、節、烈、孝,此外,君臣之禮、尊卑之禮、交友之禮等更加明確。

4.現代禮儀階段

現代禮儀階段約從中華民國初期到新中國成立前。辛亥革命為西方資產階級革命的理性思想傳入中國提供了平臺,改變了封建落后的政治體制,人們的生活風貌、風俗禮儀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落后的禮儀規范、制度逐漸被時代拋棄,隨著科學、民主、自由、平等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新的禮儀范式開始建立,如普及教育、廢除祭禮讀經、改易陋習等。

5.當代禮儀階段

當代禮儀階段從新中國成立至今。新中國成立后,以合作互助和男女平等為基礎的新型人際關系、社會關系得到確立,優良的民族傳統、良好的禮儀習俗則得到繼承和發揚。改革開放的大潮使禮儀獲得了新的生命,中國的禮儀建設有了更廣闊的發展天地。

三、職場禮儀概述

案例導入

小張是某公司的員工,某天正好去財務部窗口領工資。在等候的時候,他隨手把手中捏著的一張無法報銷的票據揉成團扔在了地上。其他部門的同事看見了,心里說:“××部門的那個人素質真差!”恰巧此時有位客戶來財務部交定金,他看到小張把紙團扔在地上,心里想:“這個公司的員工如此行事,他們做的東西質量會好嗎?售后服務會有保障嗎?還是先別交定金了吧,回去再斟酌斟酌!” 生產部經理陪著幾位外商參觀公司,正好路過這里,地上的紙團沒有逃過大家的眼睛,結果外商指著那個紙團問老板:“做出這種事的員工,能做出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嗎?”就這樣,本來不費吹灰之力便能扔到垃圾桶里的一小團廢紙,導致公司失去了數百萬元的訂單。

想一想:為什么員工小小的行為會給公司造成這么大的損失?

(一)職場禮儀的概念

職場禮儀是指人們在職業場所中應當遵循的一系列禮儀規范。掌握這些禮儀規范,將使一個人的職業形象大為提升。職業形象包括內在和外在兩個方面,而每一個職場人都需要樹立塑造并維護自我職業形象的意識。

(二)職場禮儀的重要性

職場禮儀是提升個人素質和單位形象的必要條件,是立身處世的根本,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是現代職場競爭的附加值。職場禮儀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規范行為

禮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規范各種行為。在職場中,如果不遵循一定的規范,雙方就缺乏協作的基礎。在眾多的職場規范中,禮儀規范可以使人明白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從而有利于確定自我形象,尊重他人,贏得友誼。

2.傳遞信息

禮儀是一種信息載體,人們通過這種載體可以傳達尊敬、友善、真誠等信息,使他人感到溫暖。在職場中,恰當的禮儀可以獲得對方的好感、信任,進而有助于事業的發展。

3.增進感情

在職場中,隨著交往的深入,雙方可能都會產生一定的情緒體驗。它表現為兩種情感狀態:一種是感情共鳴,另一種是情感排斥。禮儀容易使雙方互相吸引,增進感情,使良好的人際關系得以建立和發展。

4.樹立形象

一個人講究禮儀,就會在眾人面前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一個組織的成員講究禮儀,就會為自己的組織樹立良好的形象,贏得公眾的贊賞。現代市場競爭除了產品競爭外,更體現在形象競爭上。一個具有良好信譽和形象的公司或企業,更容易獲得社會各方的信任和支持,更易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禮儀實踐

請收集一則禮儀小故事,與同學們交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航空| 武平县| 玛曲县| 临江市| 霍邱县| 常山县| 怀来县| 大兴区| 海林市| 泽库县| 瑞丽市| 平罗县| 江口县| 岑巩县| 泽普县| 乐业县| 潜山县| 喀什市| 新乡市| 台南市| 遂川县| 光山县| 临安市| 汝南县| 中超| 库尔勒市| 云霄县| 隆尧县| 湘潭县| 平陆县| 德钦县| 崇州市| 吉林市| 清涧县| 呼和浩特市| 昭苏县| 梁河县| 桃园县| 巧家县| 铜川市|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