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通信簡史作者名: 周圣君(小棗君)本章字數: 731字更新時間: 2023-06-20 18:08:43
1.9 成功4G,標準歸一
2003年,負責制定Wi-Fi標準的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引入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頻分復用技術)和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天線技術),推出了802.11g標準,大幅提升了Wi-Fi的傳輸速率(達到了54 Mbit/s),獲得巨大成功。于是,以英特爾(Intel)為代表的IT廠商針對蜂窩移動通信市場,推出了802.16標準,意圖和已有3G標準進行競爭。這個802.16標準就是當年火遍全球的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
面對WiMAX的挑戰,以3GPP為代表的傳統通信行業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于是,他們在3G基礎上,加快了技術研究和標準開發。2008年,3GPP提出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技術)作為3.9G技術標準。
2009年12月14日,全球首個面向公眾的LTE服務網絡(以4G的名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開通。網絡設備分別來自愛立信和華為,而用戶終端則來自三星。2011年,3GPP又提出了長期演進技術升級版(LTE-Advanced)作為4G技術標準。不管是LTE還是LTE-A,都采用了OFDM技術。進入LTE時代后,手機終端的理論下行速率終于突破了100 Mbit/s大關,如表1-2所示。
表1-2 各時代手機終端理論下行速率

就在3GPP大力發展LTE的同時,以高通為首的3GPP2也沒閑著。2007年,高通提出了UMB(ultra-mobile broadband,超級移動寬帶)計劃,作為CDMA2000的下一步演進。但是因為高通在3G時期的專利費實在太高,所以UMB并沒有得到多少企業的支持。大部分運營商和設備商投入了3GPP的LTE陣營。后來,因為UMB實在無人問津,高通干脆停掉了這個項目,自己也加入了3GPP。
前面說的挑戰者WiMAX,后來也因為產業鏈和兼容性等方面的不足,在發展過程中遭受了巨大的挫折。最終,整個陣營分崩離析(詳見第5章)。
于是,在一番激烈競爭之后,LTE/LTE-A成為世界上最主流的4G移動通信標準,在全球普及。
圖1-22展示了從2G到4G的完整技術演進過程,可以說是一步一個腳印,最終“修成正果”。

圖1-22 從2G到4G的標準演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