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通信簡史
  • 周圣君(小棗君)
  • 2071字
  • 2023-06-20 18:08:43

1.7 升級2G,數字崛起

雖然1G在很多國家開花結果,但它事實上并不是成熟可靠的技術。因為它采用的是模擬信號技術,會導致保密性差、容量低、通話質量差、信號不穩定等一系列問題。20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微處理器與數字信號技術的日趨成熟,人們開始推動蜂窩通信系統從模擬向數字的轉型。

1982年,歐洲郵電管理委員會成立了“移動專家組”,專門負責通信標準的研究。這個“移動專家組”的法語名字是Groupe Spécial Mobile,縮寫是GSM。后來,GSM這一縮寫的含義被改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即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的成立宗旨是建立一個新的泛歐標準,開發泛歐公共陸地移動通信系統。他們提出了高效利用頻譜、低成本系統、手持終端和全球漫游等要求。隨后幾年,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歐洲電信標準組織)完成了GSM 900 MHz和1800 MHz(DCS)的規范制定。

1991年,芬蘭的Radiolinja公司(現為ELISA Oyj的一部分)在GSM標準的基礎上推出了全球首個2G網絡,標志著移動通信正式步入2G時代。2G采用數字技術取代了1G的模擬技術,通話質量和系統穩定性大幅提升,更加安全可靠,設備能耗也大幅下降。此后,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基于2G GSM技術建立起了自己的移動通信網絡,GSM變成了最受歡迎的移動通信標準。

就在GSM技術全球普及的同時,另一個2G通信標準也逐漸崛起,那就是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碼分多址)。準確來說,是IS-95或cdmaOne。

CDMA采用的擴頻技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當時的好萊塢女星海蒂·拉瑪(Hedy Lamarr)和鋼琴師喬治·安太爾(George Antheil)合作,發明了擴頻通信并申請了專利。不過,當時擴頻通信并沒有引起美國官方的重視,直到20世紀50年代之后才被用于軍用保密通信。20世紀80年代,美國高通公司發現了擴頻通信的商業價值,并在此基礎上發明了CDMA通信技術。

IS-95有兩個版本,分別是IS-95A和IS-95B。前者可以支持高達14.4 kbit/s的峰值數據速率,而后者支持的峰值數據速率則達到了115 kbit/s。

1991年,高通正式開展了CDMA系統的現場試驗。1995年,CDMA系統在韓國和中國香港入網使用,隨后在美國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推廣。此時,全球移動通信領域就形成了GSM和CDMA全面競爭的局面。

GSM的核心是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時分多址)。CDMA的核心是碼分多址。單純從技術層面來說,CDMA比GSM更為優秀:它的容量更大,抗干擾性更好,安全性更強。但是,GSM因為起步較早,所以影響力和市場規模比CDMA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2G并不是只有GSM和CDMA。CTIA(Cellular Telephone Industries Association,美國蜂窩電話工業協會)基于AMPS技術開發出了一個數字版的AMPS,叫作D-AMPS(Digit-AMPS),其實也算是2G標準。1990年,日本推出的PDC(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個人數字蜂窩系統)也屬于2G標準。

在2G崛起的時期,還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互聯網(Internet)的興起。

20世紀80年代,計算機技術演進神速,計算機網絡技術也隨之蓬勃發展,相關基礎理論逐漸完善,并最終催生出強大的互聯網。互聯網崛起之后,計算機之間的數據通信需求呈爆炸式增長。在這之前,人們通信的傳輸內容主要為語音。現在,人們要開始考慮如何傳輸計算機數據報文。這些數據報文是圖像、音頻、視頻等文件的載體。

傳輸數據報文也稱為“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ed)業務。與之相對,電話屬于“電路交換”(circuit switched)業務。前面說到,20世紀70年代,有線通信已經發展到了程控交換階段。程控交換的工具還是以語音業務為主要目的的電路交換機。

在互聯網流行起來之后,有線通信的發展開始出現了不同的分支。

第一條分支是語音通話服務,它雖然還在繼續發展,但是地位已經大不如前。20世紀八九十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加快淘汰傳統電話交換機,程控交換機開始陸續退出歷史舞臺。接替程控交換機的是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網絡)設備。從廣義上來說,NGN是在“前一代網絡”的基礎上采用新技術演進出來的“新一代網絡”。“前一代網絡”就是傳統公共交換電話網絡,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程控電話交換機網絡。從狹義上來說,NGN是一種網絡模型,由很多設備組成,其中就包括軟交換設備。所以,NGN時代也被稱為“軟交換”時代。

第二條分支是寬帶接入服務。這類服務以提供上網業務為目的。早期主要以ADSL、VDSL等上網接入方式為主,后來隨著光通信的迅速崛起,逐漸發展為EPON、GPON等光纖寬帶接入服務,以及面向政企客戶的MPLS專線接入服務。運營商的骨干網絡也逐漸向全光化的方向發展。

總而言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線通信的發展趨勢就是“從電路到IP,從語音到數據,從電通信到光通信”,系統的傳輸速率和容量開始大幅提升。

有線通信發生巨變,移動通信也未能“幸免”。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用戶提出了“移動上網”的需求。為了滿足這一需求,移動通信系統演進出了2.5G,也就是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組無線業務)。我們可以把GPRS看作GSM的一個“插件”。在GPRS的幫助下,網絡可以提供最高114 kbit/s的數據業務速率。

GPRS最早在1993年提出,并在1997年出臺了第一階段的協議。它的出現是蜂窩通信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它意味著數據業務開始崛起,成為移動通信的主要發展方向。

GPRS技術推出之后,電信運營商還研發出了速率更快的技術,叫作enhanced data-rates for GSM evolution(GSM演進的增強速率),也就是EDGE(2.75G)。

EDGE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不替換設備的情況下,可以提供兩倍于GPRS的數據業務速率,因此得到了部分運營商的青睞。世界上的首個EDGE網絡,是美國AT&T公司于2003年在自家GSM網絡上部署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兴市| 阿拉尔市| 江达县| 阿巴嘎旗| 牟定县| 宝应县| 且末县| 新郑市| 宜川县| 鄂托克前旗| 永清县| 灵璧县| 章丘市| 邛崃市| 陇川县| 盐池县| 香港| 河西区| 长岛县| 连平县| 富源县| 合川市| 龙门县| 衡阳县| 西昌市| 台东市| 广河县| 崇信县| 瑞丽市| 蓬莱市| 轮台县| 绍兴市| 越西县| 黑山县| 都江堰市| 饶河县| 佛坪县| 镇江市| 汕头市| 文成县| 德令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