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新市易法
- 穿越水滸之開局當皇帝
- 筆走天涯
- 2183字
- 2023-05-14 09:35:09
所有補錄的學生,都是朝廷三品以上官員的子孫。蘇軾很想知道,陳傲霜是哪個大臣的后人?
陳傲霜道:“家父陳文昭,曾經擔任過知縣。學生從小跟隨父親宦游各地,接觸現實,體驗疾苦,所以對如何當知縣有一點淺薄的認識。”
陳傲霜個性沉穩,并沒有直接宣揚他的父親就是開封府府尹。蘇軾聽了,滿意地點點頭。隨后,他再次環視一圈,最后問道:“哪位學生還有高見?”
這個時候,趙籍站了起來,說道:“學生趙乙有話要說。東明縣地處京畿,又有廣濟河,占盡地利。假如學生是東明縣知縣,鼓勵農戶大面積種植蔬菜,把東明縣打造成東京的菜籃子。這樣,東京的百姓可以吃到新鮮又便宜的蔬菜,東明的百姓可以賺到錢,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蘇軾道:“把東明縣打造成東京的菜籃子,這個主意倒是不錯。”
趙籍道:“學生所言,不過對陳傲霜學長觀點的補充而已。”
李清照望著趙籍,暗道:“相貌堂堂、才華橫溢、謙虛謹慎,趙公子這樣的人才是我理想的夫君。只可惜我馬上就要嫁入深宮,注定今生和他有緣無分。”
這個時候,張建業站起來說道:“假如東明縣的百姓大面積種植蔬菜,一旦供給大于需求,菜價很可能大幅度下降,到時候受害的還是東明縣百姓。”
趙籍道:“所以,假如我是知縣,還要推行市易法。市易法即官府出資,設市易司,在平價時收購商販滯銷的貨物,等到市場缺貨的時候再賣出去,以達到通有無、權貴賤,以平物價的目的。”
滕長生道:“市易法乃熙寧變法的內容之一。市易司不僅買賣貨物,同時還向缺錢的商販發放貸款。商販以財產作抵押,五人以上互保,每年納息二分。朝廷以收息的多寡作為衡量市易官吏政績的主要標準,所以地方官吏推行市易法的時候,不管商販缺不缺錢,必須貸款。市易法從惠民政策變成苛政,最終被廢除。”
趙籍嘆道:“熙寧年間的新法,出發點是好的,都是惠民政策。譬如青苗法和市易法。青苗法扶植農業,市易法扶植商業,為的是大宋經濟來一場翻身仗。但在執行過程中,地方官員搞強行攤派,缺錢的貧民要貸款,不缺錢的富農和地主也要貸款;缺錢的小商販要貸款,不缺錢的大商人也要貸款,搞得天怒人怨。新法從惠民政策,變成了害民之舉。”
滕長生問:“既然如此,如果趙兄是知縣,還推行市易法嗎?”
趙籍不慌不忙,反而問道:“我想問諸位一句,孔子書院設立的初衷是什么?”
張建業道:“自然是要為朝廷培養一批支持改革變法、善于改革變法的官員。”
趙籍很滿意他的回答,問道:“這位兄臺,你貴姓?”
張建業道:“我姓張,弓長張,名建業,取自‘建功立業’一詞。”
趙籍道:“原來是建業兄。我想問建業兄一句,假如你是東明縣知縣,你會推行市易法嗎?”
滕長生有幾分不滿,譏諷道:“趙兄,這是我問你的問題,你怎么能讓別人替你回答?”
趙籍道:“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所以請人幫忙。”
張建業看了看趙籍和滕長生兩人,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該傾向誰。他很清楚,這批補錄的學生,背景很深。假如和他們搞好關系,未來可期。但萬一得罪了他們,很可能自毀前程。既然不知道他倆誰的背景更大,不如遵從當前的改革趨勢。
張建業道:“去年,朝廷在大名府實施新免役法,效果非常好。我們要順應改革大勢,實施新市易法,將原市易法中的弊端進行改良,有利于百姓的一面堅持下來。”
趙籍拍手稱快,說道:“建業兄所言極是。我們要實施新法,造福天下蒼生。眾所周知,市易司有三項職能。其一,平價收購滯銷貨物;其二,貨物緊缺時出售;其三,向缺錢的商販發放貸款。假如我是東明縣知縣,新設立的市易司,只保留前兩項職能,不再向商人發放貸款。市易司的盈利只賺取貨物買賣的差價。”
張建業道:“既然市易司不放貸款,那就不存在強迫商戶貸款的問題。但如果商人進貨缺錢怎么辦?”
趙籍笑道:“找民生銀行貸款啊!無論農戶缺錢,還是商人缺錢,都可以找民生銀行貸款。”
張建業不解,問道:“何為民生銀行?”
趙籍看了看眾人,問道:“大家誰知道民生銀行?”
眾人都搖頭,沒有一個人知道。
趙籍道:“看來大家還是沒有養成讀報的好習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這個毛病得改!孔子書院的學生應該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現在我給大家解釋一下,何謂民生銀行?所謂民生銀行,既能存錢,又能貸款。你存錢,民生銀行給你利息;你貸款,付給民生銀行利息。存錢分為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貸款分為農業貸款和商業貸款……”
不多時,半個時辰的策論課結束。課后,不少學生圍在趙籍身旁,夸贊他懂得真多。但也有人對趙籍不屑一顧。比如趙明誠和滕長生。趙明誠暗自嘀咕:“夸夸其談而已。”而滕長生自恃父親是朝廷高官,根本不把趙籍放在眼里,大聲道:“所謂的新市易法,不過是紙上談兵,未必能夠真正實施。”
滕長生和趙籍、陳傲霜、李清照是補錄的學生,都坐在最后一排,更何況滕長生的聲音很大,所以趙籍聽得一清二楚。
趙籍看了看滕長生道:“其實,我也認為,東明縣實施新市易法的可能性不大。”
滕長生冷哼一聲,說道:“終于認清現實了。難道你以為改革變法是兒戲嗎?”
眾人也以為趙籍認識到了錯誤,哪知趙籍話鋒一轉,又道:“畢竟東明縣太小了。我想新市易法很快就在東京實施。”
張建業和趙籍一唱一和道:“新免役法在大名府率先實施,新市易法在東京進行試點。我認為這個極有可能。”
滕長生輕蔑道:“無知!新法豈是你們說實施就會實施的?”
趙籍盯著滕長生問:“你敢不敢和我打個賭?”
滕長生道:“有何不敢?我滕長生從未怕過誰。你說,打什么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