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書院補錄
- 穿越水滸之開局當皇帝
- 筆走天涯
- 2185字
- 2023-05-14 09:35:09
轉眼之間,已是五月中旬。
孔子書院開學已有一個月有余。但書院開學之初就開除了一批品德不良的學生,目前書院只剩下八十八名學生,不足原定名額一百人。資政院副議長兼孔子書院院長蘇軾上奏朝廷,提出補錄十二名學生的請求。
趙籍收到奏章之后,為了籠絡朝廷官員,決定將補錄名額全部留給朝廷三品以上官員的子孫。不過他們的年齡不能太大,需在十八歲之上,二十二歲之下。另外,趙籍還特別強調補錄學生,不分男女,唯才是舉。
三天之后,補錄考試開始。考生不是太多,畢竟既符合身份,又符合年齡的學生有限。又過了兩日,書院放榜,竟有十四人榜上有名。考生們暗自感嘆,不知又有哪家的高官子弟走后門。
其實,考生的猜測毫無根據。榜單上多了的兩個名字是趙乙和李清照。所謂的趙乙是趙籍的化名。趙籍和李清照的婚期只剩下兩個多月的時間,雖說兩人即將成親,但僅在元宵詩會上見過一面。為了婚后的幸福生活,趙籍想和李清照提前接觸一下,相互增進感情。
滕長生是尚書右丞滕柏甫的長孫,他站在孔子書院門口的榜單前,逐一尋找自己的名字。只見榜單上寫著:“第一名趙乙、第二名陳傲霜、第三名滕長生……”滕長生見自己榜上有名,心里頓時松了一口氣。他繼續往下看榜單,只見第四名竟然是李清照。
滕長生暗自嘀咕道:“東京第一才女李清照?”
旁邊一個女扮男裝的白凈書生反駁道:“怎么可能是東京第一才女李清照,肯定是重名。若真的是她,她的名次肯定在我之上?”
滕長生問:“你叫什么名字?”
白凈書生道:“我叫陳傲霜?!?
滕長生道:“原來你就是第二名陳傲霜?我是第三名滕長生。幸會幸會!”
書院里面,蘇軾看著補錄的學生名單,有點哭笑不得,暗道:“怪不得皇上說補錄學生,不分男女,唯才是舉。原來皇上是想讓李格非之女李清照來書院讀書。”
李府后院。李清照坐在大樹底下邊乘涼,邊刺繡。這個時候,父親李格非朝她快步走來。
李清照聽到腳步聲,抬頭一看,是父親。李清照問:“爹爹急匆匆而來,有什么事情?”
李格非問:“你前幾天是不是偷偷溜出去,參加了孔子書院的補錄考試?”
李清照道:“沒有呀,不知爹爹為何會有此一問?”
李格非拿出蓋有皇帝玉璽的錄取通知書,說道:“既然沒有參加補錄考試,那你為何會被孔子書院錄???”
李清照道:“這個我也不清楚。爹爹,我可以不去嗎?”
李格非道:“這次補錄,非同尋常。所有考生,都是朝廷三品以上官員的子嗣。錄入通知書蓋有皇上的玉璽,由宮中的內侍送到考生家里。若是不去,乃是欺君之罪?!?
李格非是學部侍郎,從三品,且李清照已滿十八歲,所以李清照符合書院補錄的條件。只是令李清照怎么都想不明白的是,自己沒有參加考試,為何卻被錄取了?
李清照道:“既如此,那我去。等一個月后,嫁給皇上,進了皇宮,我便如籠中之鳥,再也出不來了。不如暫且到孔子書院享受一下美好的讀書時光!”
五月二十一,補錄的學生紛紛到孔子書院報道。趙籍(趙乙)、陳傲霜、滕長生、李清照,分在甲班。陳傲霜和李清照女都是扮男裝來到書院。
孔子書院門口,李清照和趙籍不期而遇。李清照原以為元宵詩會上他們既是初識,也是永別,沒想到還能再次見面。她大喜過望,輕啟朱唇,帶著幾分羞澀,說道:“原來你也在這里讀書?!?
趙籍笑道:“相逢的人還會再相逢!”
上午第一堂課是策論。策論原指議論當前朝政、向朝廷獻策的文章,但在孔子書院作為一門課程,相當于21世紀的思政課。
策論課由院長蘇軾親自教授。蘇軾闡述何為策論,只聽他輕咳一聲,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說道:“所謂策論課,策指的是朝廷政策,論指的是學生議論。自古以來就有士子聚會、將官言事、百官奏折、朝廷議政,無不是言來論去,討論為綱,談天論地,以見解評高低?!?
蘇軾講完策論的含義,又講到今年以來朝廷的改革變法。只聽蘇軾說道:“今年二月,朝廷追封王安石為舒王,配享孔廟,與顏回、孟子并列。半個月后,皇上到孔廟祭拜了孔子和王安石,向天下人表明了改革變法的決心。假如朝廷任命你為開封府治下的東明縣知縣,你如何把改革變法落到實處,造福百姓?接下來大家議論一下!”
半晌之后,蘇軾見無人回答,于是只好點名說道:“趙明誠,你來說說!”
蘇軾認為,趙明誠出身官宦人家,從小目濡耳染,應該多少懂得為官之道。哪知趙明誠卻道:“學生剛來孔子書院,只懂經學和詩賦,不懂如何為官。”
蘇軾又將目光投向其他人,但大多數人低頭不語。似乎苦思冥想,又似乎羞愧難當。
蘇軾道:“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大意是讀了很多書,如果不能學以致用,還有什么用呢?
突然陳傲霜站了起來,說道:“老師,假如我是東明縣知縣,我會做以下幾點。第一,興修水利,鼓勵耕種。民以食為天,作為父母官,首先要讓百姓吃飽肚子。第二,建立銀行,鼓勵貸款。商人貸款可以擴大經營,農民貸款可以度過青黃不接之時。同時此舉還可打擊民間高利貸,增加朝廷收入。第三,掃黑除惡,維護正義。黑惡勢力是社會毒瘤,嚴重破壞社會秩序,不除不足以平民憤。”
陳傲霜雖是一介女流,但回答問題卻頭頭是道,令趙籍十分贊賞。從建立銀行這一舉措來看,她善于接受新鮮事物,能夠緊跟時代潮流,是一個可造之材。說不定未來的陳傲霜是大宋的第一個女官。
蘇軾道:“說得好!你叫什么名字?”
陳傲霜道:“學生陳傲霜!家父十分喜歡老師的詩詞。學生的名字,取自蘇院長的一句詩,‘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蘇軾問道:“不知令尊大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