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試,木川就忍不住了,苦著小臉,在考場外吐了一陣,柳心趕緊把他放上車,自己也著急忙慌的跟回去了。一刻鐘后,王先生李厚德還有其他七個孩子才到家,這下大家都知道木川在臭號旁邊的事兒了。
別說木川難受,就是柳心也挺難受的,畢竟木川是縣試的案首,是這些人中最有希望的,現在看情況木川是沒希望了。柳心只能勸慰大家,反正大家取得童生資格就挺好了,等出了成績,安頓好就去江南。
考試告一段落的,現在就是好好休息,玩幾天。
院試完成,接下來就是評卷了。院試雖然是學政評卷,但考生多的話,也會有府學的教瑜等人幫忙把第一關,篩掉大部分,大致按二至三倍的比例選出呈給學政,由學政最后圈定出要錄取的名額,還要點出案首。
不過登州府考試的人少,只是濟南府的三成,而且這是王崇登州三年學政生涯的最后一站,他還想選出幾個好苗子,就不假人手自己開始閉門閱卷。
先評第一場正試的卷子,這次考題不是很難,他心情還是挺放松的,可看了一會兒,就輕松不起來了。
現在他才明白,為啥聽人說登州的文人少,實在是這兵鎮之地民風尚武,不但這考生不多,而且這試卷答得實在太慘不忍睹了,登州府按照慣例要錄取八十名,第一輪想選出一百六十個,可自己看一大半了,就扒拉出五十幾個,剩下的就不行了。
要這么選,看情況這第一輪連八十個都弄不出,沒辦法,已經看的這些卷子重頭再看,把眼光放低點,再次矬子里拔大個兒,這么一劃拉有一百四十多了。他出了一口長氣,在剩下這一小部分里再粗略地選出二十來個第一關就行了。
王崇又開始評剩下這些卷子,“咦,奇怪了!”原來看到標點符號了,今年禮部下通知,標點符號開始推廣,可以和句讀并行,可實際上目前只有京城有些人知道,各州縣還不知道啥是標點符號,王崇也是京里有人捎來一本,他才知道。
在山東這些州府考完,還沒有哪個考生用過這種新形式的,可現在看到了,而且還是八個,這就夠稀奇了。
這八個人當然就是秦家族學的八個,就沖著他們能領悟這新的句讀法,第一輪給過了吧,王充把八個人的卷子都畫了圈,一會兒工夫把一百六十人選出來了。
這第二輪就剩下一百六十人的覆試卷子,王崇開始仔細斟酌了,一遍遍的看。
這看到最后把七個用標點符號的卷子也都拿出去了,手里拿著的預審卷子正是第八個用標點符號的,這一看還是不行,就想甩出去,可偏偏掃了一下名字“秦木川”。
哎呀,是這小子,王崇腦袋中一下子涌出柳心的點頭致意,這個小家伙遞給自己糖葫蘆,叫自己大叔,再就是在臭號旁邊,用布條蒙著嘴答題。
這卷子答得有些簡單,字跡有點潦草,可能是他那號的緣故,誰在那兒也不能淡定,何況是個十一二歲的小孩子,王崇有些同情木川了,抱著這樣的想法,他又把木川第一場的卷子拿來,這一看,這字還是挺規矩的,這文章也挺好,應該在考生中處于上游,看來是第二場更難忍受臭號的問題了,那自己就把他取了吧,他提筆畫了個圈兒。
可轉念一想,好像也不對,這第二場他考的確實不好,這都取了,讓別人怎么看。
王崇猶豫了,想了半天給自己找了個理由,因為他采用了新的標點符號,別人比不了,那自己圈了他也是名至實歸了。
可前面還有七個用新句讀的,自己也得好好看看,想以新句讀取中,那就得把這幾個放在一塊再比比,比他強的也得圈上,這才公平。
王崇又把甩出的七份卷子重新比了比,最后又挑出四個,然后才開始接著選。
今天就是發榜的日子,早上,這八個孩子都心神不寧,誰也沒主動說去看榜,這一看就是心里都沒底。柳心打發個小廝去了,囑咐小廝你就是去看看,沒中也不要緊,然后就悄悄地回來,別吱聲。
小廝走了,眾人都有些心不在焉,柳心只能說點天南海北的笑話調解下氣氛,免得大家太壓抑。
這等信兒的時間過得真慢,小廝還沒回來,可偏巧不巧地隔壁也有一考生。這時他家一陣雜亂,一群人喊著給貴府報喜,貴府公子中了,“我兒中了,中了,快拿賞錢!”一個欣喜若狂的聲音響起,隨著又響起一陣爆竹聲。
柳心這院八個孩子一下子就臉煞白,看來結果出來了,小廝還沒回來,就意味著八個人真的是一個也沒中。
木川咬咬牙,“娘,我會努力的,下回我一定中。”
“傻孩子,你們還小,以后有的是機會,這次咱們就是試一試。”
八個孩子坐不住,都要回各自的屋。
正在這是,看榜的小廝跑了回來,邊跑邊喊;“中了!中了!”
“誰中了!”柳心緊張地問,八個孩子、王先生和李厚德也一下子來了精神,都圍在小廝身邊。
還沒等小廝開口,府衙的衙役就涌進了院子,“恭喜貴府秦明文取中!”
“是明文!”大家齊齊向明文道賀,柳心也忘了預備賞錢,現在才想起來,趕緊讓丫頭美玉去屋里拿,王先生拿出點散碎銀子拋向衙役。
這伙人剛走,另一伙又來了,柳心以為是二茬報喜的,讓美玉再給些賞錢,可這伙人一張口就是:‘恭喜貴府秦木周取中!”
“啊,木周也中了!”大家驚呼,“快,賞錢,賞錢!”
大家這已是喜出望外了,可剛走不久第一伙兒人又回來了:‘恭喜貴府李金元取中!”
啊!
大家都目瞪口呆了。
可更稀奇的是緊接著“恭喜貴府秦昌明取中!”“恭喜貴府秦木川取中!”
大家都睜大眼睛,蒙了,過了好一會看沒人來報喜了,才明白中了五個,柳心大喊:“我秦家大喜事,趕緊放鞭炮,多發賞錢,一會擺酒,各位都喝杯水酒,同喜同喜!”
秦家人這才反應過來,放鞭炮的放鞭炮,發賞錢的發賞錢。
“柳淑人!”
“柳山長!”
隨著柳心這一嗓子,大家才注意到這個婦人,這不是柳心嗎?
這時候周邊鄰居都過來了,加上幾伙衙役,有人眼尖就認出來了,實際上要是平時在外面,大家早都把柳心認出了,可今天柳心在家穿著家居的衣服,頭發簡單的挽了挽,就是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也沒人注意她。
這下不得了了,眾人又齊齊像柳心道賀,隨后紛紛表示下午的宴席一定來參加,現在回去處理些事情。
隨著衙役回去,柳山長家中了五個秀才,在登州城就傳開了,下午的宴席,來了一撥又一拔,雜學院的學生,府城各個衙門,各大戶鄉紳,也有些普通百姓都道賀,沒辦法,宴席變成了流水席,一時間秦家人聲鼎沸。
等到王天書和戚興國等人來到,柳心不得不從香滿樓再要幾桌席面。今天來的人實在是多,除了自家的流水席,后來在附近的酒樓又紛紛訂了席面,等輪到王天書他們,附近的酒樓也供應不上了,這才讓登州府城最大酒樓香滿樓給送了。
傍晚,府學送來生員服,學政大人后天在府學宴請新晉的生員,今天就把生員服送來了,明天就得去學政大人那拜見,確定師生名分。
第二天,柳心趕早讓王先生和李厚德領幾個孩子去買拜師禮,巳時來到了府學外遞了帖子,五個孩子規規矩矩地等著學政召見。
前面已經進去出來了幾波,時間都不長,前面出去的兩個人一臉黑線,嘟嘟囔囔地說:“學政大人太嚴厲了,說我們學得不好,狠狠訓斥了一番,這次排名越往后越倒霉,大人不知怎么訓斥哪。”
木川幾人聽得真真的,心里一哆嗦,自己幾個都是后面的,看來以后不能好過,幾人內心忐忑不安。
正在這時,門房來傳話,“秦木川等五人進去吧,學政大人在等著你們哪。”
五人低眉順眼地進去了,到了客廳,齊齊跪在地上給學政大人請安,自報了姓名籍貫,學政大人輕輕地說了一句:“都起來吧,看座!”幾人起身怯生生地坐在椅子邊上,等著學政大人訓話。
半晌,學政大人輕笑一聲,你們都抬起頭吧,我們也算有緣,原來你們都是柳淑人秦家學堂的學生,看來秦家族學確實辦得好,以后我有空了也會去看看。”
木川幾人一聽這話兒,似乎學政大人和柳心很熟兒,這才抬眼看向王崇,眾人都是一愣,怎么覺得大人有些面熟。木川更是覺得自己似乎在哪見過。
“呵呵,木川,你的糖葫蘆很好吃呀!”王崇沖著木川輕笑。
“啊,糖葫蘆,你是,你是那天的!”還沒等木川說完,王崇沖他擺擺手,示意他不要說出來。
木川笑了,原來是那個大叔,呵呵,自己這次一定沾光了,于是趕緊跪下遞上門生帖子。這是正式的拜師禮儀,要是對方接了,就意味著他承認你是他的學生,以后可以和他請教,可以到府上拜訪,甚至往哪寫拜帖都可以注上,自己是某某的門生,和衣缽弟子比只差不是在身邊學習請教。
王崇看了看木川,笑著接了過來。
其他四個也沒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也都跪下遞上門生帖子,這下王崇愣住了,這怎么都遞上了。
其實這次他們來拜見學政,雖然也是謝師之意,但那是因為作為生員都是學政大人取中的,在科舉中有房師、座師的稱呼,但一般都是鄉試以后,這院試也就意思一下,來拜謝的時候,除非學政大人看好你,才會暗示你遞上門生帖子,否則你出了門就沒多大關系了。
木川的帖子遞上來時,王崇沒猶豫,是因為對小家伙有好感,甚至他的生員資格也是自己硬給他取中的,無形中自己和他就有了淵源,認個門生也是自然,可這幾位怎么就稀里糊涂地遞上來了,要知道他在這屆生員中,目前還是一個門生也沒認哪。
這一猶豫,木川就以為學政大人對他們幾個不了解,已經收了自己的門生帖子,那自己就得給老師解惑呀,于是搶著上前介紹了,說木周是自己堂弟,明文是自己兄長,昌明是自己大侄子,金元是自己義弟,隨后又把這些年娘是怎么教導的,仔細說了一遍,連自己是從江南來的都交底了,其實木川也不是話嘮,只是面對自己老師,覺得不該隱瞞。
王崇是震驚了,他沒想到這些孩子年齡都這么小,沒想到秦家族學到現在才辦了四年,也沒想到木川木周居然是過繼給柳心的,更是頭次聽說算數和借貸記賬法。
他雖然是翰林出身,但并不是只對文章感興趣,對其他自然科學也有著濃厚的興趣,只是在這方面接觸的太少,沒想到一個小小的秦家學堂竟然開了這些學科。
這些孩子自己是不太滿意,可那是建立在學習七八年以上,這幾個才十一二,十二三歲,就能達到這水平,就不得了了。
再一看地上跪著的四個孩子,王崇眼熱了。
木川已經講了兩刻鐘,孩子也跪了兩刻鐘,王崇這時才覺得自己沒答復,孩子跪得時間太長了,趕緊一個個接過門生帖子,重新讓五個孩子落座。
這下氣氛變了,一時有說有笑,又聊了半個時辰,才讓孩子們回去,囑咐他們明天宴席早點過來幫著為師待客,并親自送出門外。
這時門外還排著隊哪,看見學政大人親自送了五個生員出來,眼睛都紅了,這是多大的面子,是不是案首呀!
五人倒是不自知,回家一說,王先生和李厚德連連叫著幸運幸運,這時五個人才知道自己遞門生帖子是多么冒失,但也慶幸歪打正著撿了個大便宜。
第二天的宴會,五人穿戴一新,早早地去了府學,幫著王崇招待,羨煞了府城一干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