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雜學院的軍事和技術還是王徽教授,估計還得很長時間他才能找到繼任者。而柳心不一樣,她的這些學科秦家都有人手頂替,王徽在那兒能夠主持,柳心已經不用總去上課了。
秦家新鮮出爐的幾個小秀才在府城拜了師赴了宴之后,柳心讓他們好好玩幾天,就要返回到秦家崗了。畢竟從二月來到府城,現在已經七月中旬了,不說孩子們想家,連自家也想回去了。
秦富這兩天也在柳心這兒住著,秦昌明是他大孫子,這次中了秀才,秦富臉上都放光了。
看柳心要領孩子們回去,秦富也要同行。柳心有些奇怪,秦富從到這兒來,就一次都沒回去,整天在指揮署忙著,一有空閑還要泡在雜學院和王徽交流,忙的不可開交。
要說如果在府城沒擺宴席,自己和孩子們要在秦家崗熱鬧熱鬧,秦富回去幫張羅張羅正合適,可在府城已經慶賀完了,回去就不想咋辦了,就族里吃頓飯就行了。
柳心把自己的想法一說,秦富腦袋像撥浪鼓似的直搖:“山長,這次咱秦家不但要辦,還要大辦,這是我們秦家改換門庭的大事,可不是幾個秀才的事兒。”
看柳心沒聽懂,秦富接著說:“山長,你可想過我們秦家的前程?”
“秦家的前程?”柳心聽著一愣。
“山長,你是因功被晉封,秦牧秦槐秦剛也都是因為農事才封的官,后來我們幾個也是因為救援登州封的武官,秦剛當了知縣。
你是秦家的頂梁柱,沒有你就沒我們今天,可我們都沒有正經科舉出身,就沒有啥往上升的空間了,以后要是沒啥功勞,咱秦家在官場上就后繼無人了。
可現在不一樣了,咱家出了幾個秀才,那沒準幾年后就是幾個舉人,幾個進士,他們歲數還小,等個十年八年,就接上了茬,咱秦家才能真的轉換門庭,這秦家的前程在他們身上。”
秦富這么一說,柳心這才仔細想想,確實是個問題。
王天書當年是知縣,進士出身,一有功勞就當同知,然后現在是知府了,這都是正途官。
張云白因功做了知縣,還有個秀才身份,這次也就是給晉了一級,沒往上升。
秦剛因功是由縣丞升任到知縣,可蓬萊本是軍事重鎮,科舉出身的縣老爺歷來和守軍處不來,在秦剛上任前,已經空了一段時間,這才把秦剛打發去。
秦牧一直走的雜官路線,不是正途官。
秦槐還就是個縣丞,上升的空間不大。
再從另一方面想,比如科舉縣試,那是知縣主持,你說你都沒參加過科考,你怎么出題,怎么評閱,張云白還好,秦剛不得上多大火,還得找人幫忙才能把縣試應付過去,那要是在往上走,那就更遭罪了。
柳心把事想明白了,就坐下來和秦富商量接下來怎么辦。
秦富意見就是大辦,大家都回秦家崗,包括在外地辦學的和做官的,只要能回去就都回去,人要齊,要開祠祭祖,看出全族對這幾個孩子的重視也給以后的孩子做好榜樣,看出秦家堅持科舉的決心。
柳心覺得也好,回去再和秦坤元商量下,族學中了五個秀才,除了李金元,本族中了四個秀才,這也真是全族的大事,值得慶賀一番。
秦富先行一步回去了,柳心就開始撒了帖子,告訴府城的王天書、戚興國等人,也順便邀了下王崇,畢竟是幾個孩子的老師,而且這幾天孩子天天到府學請教,不邀邀也不好。
沒想到柳心送去帖子,半個時辰回帖就到了,不但欣然同意,而且還要同柳心他們一路回去。
三天后,戚夫人、戚思源、晚春、志明、志德,秦家族人,還有王崇主仆跟著柳心一行人返回秦家崗。
秦家崗現在張燈結彩,大戲唱著,鑼鼓敲著,就等著柳心他們回來開祠祭祖了。
這次祭祖可是規模宏大,特意找風水先生看的時辰和安排的日程,而且在秦家祖墳和秦家烈士陵園都進行了祭掃。
王崇第一次到秦家崗就顛覆了認識,沒想到一個小村,竟然兩千來口人,秦家參加祭掃的就有一千多人,他在隊伍旁邊觀禮,就看見了烈士墓園的碑文,登州血戰的事早有耳聞,可現在扶摸著冰冷的石刻和柳心那泣血的話語,還是震撼了,對柳心的認識也一下就改變了。
祠堂里隨著風水先生的要求,一項項地進行著儀式,四個孩子站成一排,在柳心大紅淑人朝服下格外顯眼,一千多人鴉雀無聲,不停地對祖先磕頭,敬禮,場面之莊重,讓人不禁對這個家族肅然起敬。
祭祖完成,五塊秀才牌坊立在秦家崗前面,和柳心家門前的三品淑人及登州烈女的牌坊遙遙相對,這五塊秀才牌坊打頭的一個是秦朗的,上面記載著生平事跡,后面四塊是這次四個孩子的。
王崇細細看了秦朗的生平,這才明白他就是柳心的亡夫,竟然是一位廩生秀才。在登州這地方,沒有名師指導,一個農家子弟二十來歲就中了秀才,不得不說真是個俊彥哪,怪不得柳心這身氣派,原來雖然出自農家,也是書香門第,和自己差不了多少,王崇不知覺就和自己比較了下。
秦家的流水席已經擺出來了,從秦宅開始擺了二三里,這時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秦坤元當眾宣布:“以后要舉全族之力供孩子,族學一應開支都由族里出,只要外出求學或者以后一應科考的費用都由族里負擔,孩子們只管讀書,只要有出息,不用考慮錢財。”
王崇吃著流水席,覺得分外的香,甚至以后都念念不忘。
這次慶祝著實給秦家族學又打出了名氣,四個秀才呀,秦家族學教的好呀,這遠近聞名的人家都要求交束脩把孩子送進秦家族學。
王先生的學生暴漲,不得不又聘了幾個先生幫忙。連柳心的雜學院的生源都跟著多了一成。
繁忙過后,柳心到縣學給孩子們請了假,只參加歲考,聯同中童生的三個,一行八人啟程去了江南,秦家去了秦昌、秦庫等十多個族人,一方面去照應孩子的生活,一方面把家族的生意鋪開,開創江南的一塊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