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二件事……”
皇帝沉吟片刻,好像終于下定了決心,看向跪在一旁的老太監:
“魏忠賢,給吾弟叩頭請罪!”
皇帝靠在張皇后身上,鼻端滿是女兒身上好聞的體香,他多少有些知道弟弟討厭自己信任的魏忠賢,只是,這么多年有魏老狗的陪伴,自然還是有點感情在。
作為皇帝,身邊的宦官和文官們不和,這才是常態。
從掌控朝局的角度來講,皇帝身邊需要存在魏忠賢這樣的人,也必須存在這樣的人。
哪怕他不叫魏忠賢,叫李忠賢,王忠賢都可以,但是必須要有一個。
文官一旦抱團,即使是他這個皇帝,少年登位,什么事情都干不好。這是他想教給弟弟最重要的一課。
這也是他掌控大明的七年里,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
想當年,光宗皇帝剛剛駕崩,他就遭遇了“移宮案”。原本撫養他們兄弟的李選侍想要當太后,一同居住在乾清宮,把持新皇,試圖影響朝政,做垂簾太后。
還是,劉一暴與內監王安騙過李選侍,扶朱由校出宮,至文華殿,與張惟賢等叩頭呼萬歲,簇擁著他移居慈慶宮,安全得到了保障。
再然后,御史左光斗上疏直斥李選侍,字字如刀,罵道“武后之禍將見于今”。李選侍大怒,宣召左光斗,左光斗拒不赴召。給事中楊漣力促方從哲定議移宮,并嚴詞抗疏說:“選侍陽托保護之名,陰圖專擅之實,宮必不可不移。”劉一暴、周嘉謨等共助其事,李選侍被迫移宮。
他這才返回乾清宮,登上了皇位。為了酬謝東林黨人擁立大功,他任命東林黨人主掌內閣、都察院及六部,楊漣、左光斗、趙南星、高攀龍、孫承宗、袁可立等在朝中擔任重要職務。
一時間,東林黨勢力較大,眾正盈朝,這名聲他也是清楚的。
只是,吏治清明了些,朝局愈發敗壞,遼東大局崩潰,連他的旨意有時候也不能通達。
僅僅三年,他忍無可忍,任命魏忠賢執掌東廠,這才慢慢形成了新的平衡。
他特別想把這些經驗,全部囑咐給弟弟。
只是,他的身體不容許他說太多的話,只能盡力提點,讓弟弟自己去悟。
16歲啊,多好的年紀,少年意氣飛揚,還帶著叛逆。
他就是這樣過來的,但是他希望弟弟,不要走他的彎路。
朱由檢依舊沒有抬頭,魏忠賢聽了皇帝的話,迅速移動了身體,將跪著的方向轉向朱由檢的方向,不住的叩頭,口中請罪,腦袋都磕出血來了。
朱由檢往另一側膝行幾步,錯開了魏忠賢跪拜的方向,陛下身邊的司禮監秉筆,還是最信任的太監,要避嫌。
“陛下,臣受不起,還望陛下養好身體,還我社稷之福。”
魏忠賢卻隨影隨行,朱由檢轉向哪里,魏忠賢就磕向哪里。
“吾弟,魏忠賢是個好用的,以后啊,你想用錢,用人,魏忠賢都能辦好。有錢了,才好辦事啊,吾弟。”
皇帝強忍著不適,一口氣說完了這一大長句,接著開始喘息,張皇后趕忙安撫。
魏忠賢立馬打蛇隨棍上,開始表忠心,皇帝都托孤了,他有什么放不開的。
“殿下,就遂了陛下的愿吧,老奴也就剩下這點本事了,殿下需要什么,老奴一準兒辦好。”
雖然他知道和信王的關系很一般,他曾屢屢示好,卻沒有得到想要的效果。未來會不會像天啟皇帝一樣信任他,他心里完全沒底氣。
他是個太監,依附在皇帝身邊的太監,這皇帝都要換了,他一個老太監,不抱緊大腿,還能怎么樣呢?
他很感激皇帝陛下,都到這時候了,還對他念念不忘,不忘叮囑繼任者,要善待他。
一時間老淚縱橫,卻又不敢哭出聲來,顫抖著身體低泣,仿佛在悲嘆自己不可知的命運。
朱由檢垂著頭想了想,決定順水推舟,縱然前身有多么討厭魏忠賢以及他代表的閹黨,此刻想必也沒什么好法子,順著皇帝的意思,點了點頭,抬高了聲音:
“臣謹遵陛下之命。”
“如此甚好。”
“吾弟當為堯舜!”
皇帝話音剛落,身體劇烈地抖了一下,于是拍了拍張皇后的胳膊,示意要躺回去。
張皇后雙手環抱丈夫的上身,輕輕地將他放在榻上躺下,蓋上錦被。
朱由檢緩緩抬頭,看著床榻上不再說話的皇兄,內心反而松了口氣。
不再說話就是好事情,他略微沉思,出言試探:
“陛下,臣告退?”
皇帝仿佛沒有了說話的力氣,手掌動了動。
朱由檢懂了,膝行后退,一直退到殿門口,這才緩緩起身。
魏忠賢迅速爬起身來,顧不得額頭上還在流血,快走幾步,親自伸手推開殿門,躬身行了大禮。
朱由檢側頭看了兩眼,微微點頭,這才后退著退出寢殿,也不敢擦汗,轉身離去。
王朝輔低著頭,依舊在前面引路,來時跟隨的那隊太監悄無聲息地在后面跟著,沒有人說話。
一直出了皇城,坐上自家的軟轎,朱由檢才真正放下心來。
伸手一摸,腦門上全是汗,后背幾乎濕透了,心臟還在撲通撲通地跳。
“回吧!”
朱由檢吩咐了一句,開始逐幀分析剛才會面的場景,以及皇帝說每一句話的真實意思。
吾弟當為堯舜。
這句話在朱由檢剛進去的時候,皇帝說了一遍。在覲見快要結束的時候,皇帝最后一句話也是這個。
應該是有特殊的寓意。
結合皇帝陛下囑托的兩件事,朱由檢不能不多想。
堯和舜,都是傳說中、書籍中記載的有名賢君,位在五帝之列。堯大膽地考察、啟用了舜,舜又發掘出了大禹,他們都能任命有德行、有才華的人幫助他治理天下。
舜任命禹擔任司空,治理水土,任命棄為田疇,掌管農業,任命命契擔任司徒,推行教化,任命皋陶為士,執掌刑法,任命垂掌管百工,任命益掌管山林,任命伯夷主持禮儀;任命夔掌管音樂和教育,龍負責發布命令,收集意見。
此外,還規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績,由考察三次的結果決定提升或罷免;還根據實際情況巡視天下,體驗民生,盡可能查漏補缺。
朱由檢從腦海中挖出了不少記憶中關于堯舜的細節,前身讀書還真是蠻多的。
那么,選賢任能、嚴格考績,治理好大明,恢復太祖、成祖時期帝國的輝煌,就是皇兄的期待了?
至于張皇后,朱由檢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欣賞,一個長得好看,還不爭不搶的性子,在哪個時代,只要是個男人都會喜歡的吧。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說的就是這種恰到好處的女神。
至于魏忠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