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好像總不利于內向者?
經過幾輪轟炸機般的面試和一連串訓練,到了正式拍攝工作證件照的那天,我才終于可以輕松地享受身為生存者的喜悅。殊不知隨之而來的,正是第一項考驗。
拍完工作證件照,我們在寬敞舒服、充滿早晨陽光的會議室里坐定后,主管傳下一疊紙,“應該只需要填個基本資料之類吧”,我心里這樣想著,氣氛卻逐漸變得嚴肅凝重,身旁的同事們紛紛殺氣外露。三分鐘后,我才知道這股寒意來自哪里——問卷上最后一個問題是:“請寫出你最想負責的三種運動,以及為什么你可以。”
在這長達一年的實習中,選擇運動項目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事,選到好的運動項目可以讓你履歷漂亮、人前風光,也許還有機會被職業球隊網羅;負責營銷冷門的運動項目對很多人來說無疑是浪費時間,倒不如去漢堡王打工,還能有點收入。
關鍵性的一戰首日就揭開序幕,可以發現有些同事顯然準備周全,當時便奮筆疾書,描述自己在知名體育臺工作的經驗或與球界的關系等種種優勢,當然這些內容都是他們事后才告訴我的。而我,從一開始的驚慌失措到經過策略性的計劃和推演,最后總算成功爭取到兩種職業運動——棒球與足球。事實上,棒球運動在每年有6個月下雪的明尼亞波利斯不算熱門,所以競爭者較少,加上我來自棒球運動興盛的臺灣地區,更有競爭優勢;至于能爭取到足球則是因為美國女足比男足熱門許多,營銷對象也以女性為主,身為女性一分子,自然加分。
或許你已經瞧見讓我無比幸運的關鍵——先經過問卷詢問,而不是像《美國好聲音》海選明日之星般一個一個地叫上臺。這一戰,我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思考對自己有利的策略,不用沖動地投入自己贏面不大的賽局。但老實說,在西方社會,尤其是營銷相關產業,多數時候,戰場都不利于內向者。
譬如萬頭攢動的人才博覽會,如何擠在狹小的攤位前展現自己的優勢真的很不簡單,這種場合里恐怕只有吞火把比較能引起注意!許多企業的首輪面試,面試官往往會把所有的面試者都叫進房間里排排坐,像實境節目一樣搶答,或是只給很短的時間,考驗面試者在有限資訊下的臨場反應。那種情況下,面試官十之八九都較喜歡笑容開朗、嗓音高亢的面試者,他們通常可以在短時間內不假思索地答題,顯得反應敏捷,又很有狀態。我也知道,但我就是沒辦法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