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譚學謳(ōu)
戰國時期,有個叫薛譚的年輕人很喜歡唱歌。他天賦很好,嗓音嘹亮,氣息平穩,但苦于沒人指導。后來,薛譚聽說民間有個很有名的歌唱家秦青,便拜入了秦青的門下,向他求教。
沒多久,薛譚便掌握了很多唱歌的技巧,日積月累,他覺得自己已經可以算是學業有成,在老師身上也再沒什么可學的了,便決定拜別老師,另尋出路。他對秦青說:“感謝老師,您的歌唱技巧我基本都掌握了,接下來我打算告辭回鄉,再多磨煉一番。”
秦青愣了一下,很快又回過神來,說:“相比于別的師兄弟,你的確很不錯了……可惜呀,可惜。如果你能再堅持一段時間,會有更大的收獲和提升?!?/p>
聽到秦青這樣說,薛譚很不開心。
秦青看出了薛譚的不悅。心想,既然他想走,那就走吧。執意要走的人,怎么留也是留不住的。秦青微笑著對他說:“既然你決心已下,那為師也沒什么好阻攔的。我們師生一場,明天我略備薄酒,給你送行?!?/p>
當晚,薛譚收拾好行李,給老師行了大禮,準備第二天就離開。
第二天早上,天氣晴朗,薛譚走出了老師家門。到了城外,他忽然聽到一陣優美的旋律。薛譚停下腳步,循聲望去,他看到了秦青和一眾弟子在大道旁設宴給他送行。秦青打著節拍,高聲唱著悲歌,激昂的歌聲振動了林木,美妙的嗓音響徹了云霄。

這是薛譚夢寐以求的東西,他的眼眶頓時都濕潤了。
薛譚趕緊走過去,向秦青道歉,哭著說:“老師,您唱得太好了?,F在我才知道,我跟您學到的東西只是一點皮毛。我不走了,我會永遠在您身邊,把您的全部技藝都學下來?!?/p>
此后一段時間,他再不敢貿然便說自己學成了,可以告辭了。
薛譚的學藝故事告訴我們: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千萬不可稍有成績就驕傲自滿。
出自《列子·湯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