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道不同
- 仙武大唐:原來我是隱太子
- 迪俄尼索斯
- 2144字
- 2023-05-01 18:00:00
目送喜厭和尚嚎啕大哭著奔向雨中,陳思望有些寬慰,又有些感慨。
然后趕緊把火堆里的小冊子取出來,拍滅邊緣的火苗后心疼地將它收起來:“還好扔進去之前用真氣附了一層膜,不然真燒壞了可就損失大了。”
順便,陳思望為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解釋了一嘴:“胖和尚以為自己所作所為皆為魔之所行,心中也認定自己是魔,就連寫出來的東西也是魔言,卻失去了本該認清的真相——
區區人類,有得必有失就不說了,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也是常有的事情,何必斤斤計較于自己的過去?重要的還是在當下。我作勢要燒掉他過去的心得,他驚怒而起卻被我呵斥,本就差一絲突破的道心終于徹底圓滿,醍醐灌頂后大喜大悲而走。”
聽完喜厭和尚所講故事后一直保持沉默的游笙蘭靜靜看著陳思望,等他說完后忽然開口道:“我不認同方丈的做法。”
還以為游笙蘭會說上兩句自己拿冊子做事,卻又不敢真有損毀,陳思望愣了一下后撓撓腦袋:“這是為何?”
用手中的木棍扒拉著火堆,游笙蘭的臉在火光映照下忽暗忽明:“眾僧人得道求佛,和小貓何干?兩堂爭貓,有一百種解決辦法,也有一百種借此時機學習道法的方式,但是方丈偏偏用了最差勁的做法——斬貓。
在我看來,住持將鞋子放在頭頂,既是在嘲笑眾僧人不專心求道問法,反而陷入爭貓做寵物,是頭足倒置;也是在無聲抗議方丈的做法,此時貓已被斬,再來問他的看法,他再說出什么佛法都是在侮辱那只死去的貓。”
陳思望不是很能理解游笙蘭,想了想出言安慰道:“不至于如此,區區一只貓而已,求道的人斷臂都無所謂,又怎會在乎那么多?”
然而游笙蘭卻對此言眉頭大皺:“真是胡話!傷害自己他人自然管不住,但將其他生物的生命當作兒戲,當作修佛的僧人所謂修行的犧牲品何其荒唐?
從前曾有暴君與愛妃外出游玩時,為了解悶,玩起了猜謎游戲,看到眼前經過一個孕婦,兩人開始猜起了孕婦腹中的胎兒頭是向天還是向地,向里還是向外?
結果兩人為了驗證謎底,竟然剖腹取嬰。
同理,無辜的小貓跑出來,被眾僧人抓住,竟然因為僧人所謂的道法,就被斬殺,很是無理。可能貓在這里只是代表了很重要的東西,和僧人講究的道法一樣重要,但用斬貓這樣殘忍的事例來說明僧人修行佛法的重要性卻是毫無意義可言。
方丈刀下的貓自然可以換成其他東西,但是不管換成什么其他的東西,毀掉那個東西,與自身修行的道法也是毫不相干的。眾僧自己不向內求索,在學佛做人上下功夫,只顧向外馳求,為自己所謂的道理隨意處置其他生物、珍貴之物,由此再講出什么道法都是無意義的。”
陳思望聽完這番話,若有所思。
自己來到這世上后,倒是的確將此世一切視作枉然,除非是自己的性命或是梅三這種和自己接觸很多,心中珍視的存在,對于其他完全抱著一種游戲中模擬角色的心態,死了也就死了,沒了也就沒了。
但畢竟已經來到了此世,這種心態……真的好嗎?
心知一時半會兒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陳思望搖搖頭先將心思放下,剛準備開口勸勸游笙蘭,讓她不要那么生氣,眼角余光卻瞥見一個人影正從大雨中而來。
有完沒完,來了一個又一個,當這里是什么地方,公共廁所嗎?
話雖如此,這間破廟也的確不是陳思望和游笙蘭的個人所有,陳思望自然不好開口趕人,只能靜待來人進廟,再做安排。
結果等來人臨近,陳思望才發現居然是喜厭這個胖和尚,頓時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不是大喜而去嘛,怎么又回來了?”
結果沒想到喜厭和尚理直氣壯地湊到了火堆旁,擰著濕漉漉的僧袍道:“剛才過于心神蕩漾,也沒有做好避雨的措施,貧僧衣服都已經打濕,回過神來自然需要烤烤火將衣服烘干。”
嘖了一聲,陳思望有些不滿:“那你不會用真氣將衣服烘干?非得回來烤火,跟尋常人沒有什么區別。”
喜厭和尚聞言呵呵一笑:“既然是人,就得知道自己立于大地之上,尋常人都能做的事情,貧僧又有何做不得?再說,這樣做豈不是在浪費真氣。”
知道這胖和尚確實悟道了,陳思望心中終于老懷甚慰,但又有些好奇:“既然如此,你之前不也是用真氣避雨的嗎?”
喜厭和尚既然已經悟道,自然臉皮厚如城墻:“彼時尚未悟道,此時已然明理,自然不會繼續。”
哼哼兩聲,陳思望從戒指里翻出幾塊兒干糧,伸手遞給游笙蘭和喜厭和尚。
游笙蘭默然接過,喜厭和尚卻是擺擺手拒絕,隨后看向了一旁的游笙蘭:“游施主之前的說法,貧僧倒也聽見了。”
沒想到喜厭和尚那種狀態下還能聽見自己的話,游笙蘭下意識身體開始繃緊,陳思望卻只是啃著干糧,毫無所動。
清楚游笙蘭還在提防自己,已經悟道的喜厭和尚完全不放在心上,只是嘆了口氣,雙手合十悠悠開口:“游施主所求,乃無上大道,與貧僧以及這位公子的所求都相去甚遠。盡管如此,貧僧還是那句話,大道三千,各有所得,愿游施主在這條艱辛而布滿荊棘的大道上,能夠求得一份心安。”
聽完喜厭和尚的話,游笙蘭沉默了好一陣,繼續用手上頂端已經焦黑的木棍撥弄著火堆:“說得簡單,但凡事都是做起來難,心安理得心安理得,到底是能夠先讓世間理得,還是能先讓自己心安?大師能否為我解答。”
喜厭和尚也了解游笙蘭的過往,知道她母親難產而亡,自己想要守護天下孩童都能和自己母親嬉笑玩耍的傳聞,只能念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
倒是陳思望從游笙蘭話里聽出幾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意思,心中不禁吐槽,笙蘭你現在只是一介護衛,何必考慮得那么多?
可惜喜厭和尚的話確實有幾分道理,大道三千,道不同,不足為謀。
于是,三人一夜觀雨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