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江海為百谷王
- 問道老子道德經(jīng)
- 任憑般若
- 1031字
- 2023-08-19 22:36:40
第六十六章江海為百谷王
【河上正文】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①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②,處前而民不害③,是以天下樂推④而不厭⑤。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王弼版〗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帛書版〗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樂推而弗厭也。
以其無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注釋】
【1】百谷王:(bǎiɡǔ wánɡ)王,君主。百谷王,百谷之君主。
【2】民不重:(mín bù zhònɡ)重,負擔。民不重,民不感覺其重,不視其為負擔。
【3】民不害:(mín bù hài)民不生害心。
【4】樂推:(lè tuī)樂于推舉(其為主)。
【5】不厭:(bú yàn)不厭惡(他)。
【任憑般若解】
江海之所以能匯聚百谷之水而成王,是因為江海善居于下,而成為百谷之王。
所以圣欲居上治民,必先言民為上,已為下;欲站于民前,必先站于民后。以此,圣人處于上位治民,民不認為是負擔,處于前面領(lǐng)導民,民信其不會害自己。以此天下共同推舉其為主,而不會厭惡他。
因其不爭,故天下無人能與之爭。
高處不勝寒,低處匯百川。不敢為先則可為先,不敢居上則可居上,是以不得而得,居下乃為上德。
故云:
居高雪山難化水,善下百谷有江湖。
世民有欲高望遠,君子無爭下爭無。
〖河上公注〗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江海以卑,故眾流歸之,若民歸就王。以卑下,故能為百谷王也。
是以欲上民,欲在民之上也,必以言下之;法江海處謙虛。欲先民,欲在民之前也。必以身后之。先人而后己也。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圣人在民上為主,不以尊貴虐下,故民戴而不為重。
處前而民不害。圣人在民前,不以光明蔽后,民親之若父母,無有欲害之心也。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圣人恩深愛厚,視民如赤子,故天下樂推進以為主,無有厭也。
以其不爭,天下無厭圣人時,是由圣人不與人爭先后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言人皆有為,無有與吾爭無為。
〖王弼注〗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