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其安易持
- 問道老子道德經
- 任憑般若
- 2032字
- 2023-08-14 15:36:01
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
【河上正文】
其安①易持②,其未兆③易謀④;其脆易破,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合抱⑤之木,生于毫末⑥;九層之臺⑦,起于累土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⑨,則無敗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⑩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王弼版〗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不慎終也。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帛書版〗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亂也。
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尺之臺起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也,故無敗也,無執也,故無失也。
民之從事也,恒于幾成而敗之,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
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而復眾人之所過,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
【注釋】
【1】安:(ān)安定,平靜。
【2】易持:(yì chí)容易持有,容易執握。
【3】未兆:(wèi zhào)沒有預兆。
【4】易謀:(yì móu)容易謀劃。
【5】合抱:(hébào)雙臂環抱,形容樹木粗壯。
【6】毫末:(háo mò)毫毛的末端,也指毛筆的筆尖,形容細小。
【7】九層之臺:(jiǔ cénɡ zhī tái)有九層的高臺。
【8】累土:(lěi tǔ)累,堆疊,聚積。累土,堆疊的土。
【9】慎終如始:(shèn zhōnɡ rú shǐ)完成前的謹慎好像開始時一樣,謹慎始終如一。
【10】輔:(fǔ)輔佐,輔助。
【任憑般若解】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局勢安定時易持有,事件未顯之時易謀劃,其脆弱時易攻破,其微小則易于隨風消散。謀其未有之勢,治其于未亂之時。
合抱的參天大樹也是從細小的嫩芽長起。九層的高臺也是用土一層一層筑起。千里之遠的行程也是從腳下開始的。
多做反而失敗,握的越緊反而失去越快。所以圣人無為,而無敗,不握而不失。
民所從事,常于近成功時失敗,謹慎始終如一,則無敗事。
所以圣人有欲用之不欲,不貴稀有之物。學用之不學,反復觀眾人的行為,只敢輔助萬物自然發展而不敢去改變。
守道以時,明道知勢,勢之未起,動之其機。失時則失勢,失勢則失機,失機則事不成。
圣人之道,守其時,待其機,以勢成,以機用。
故云:
齊天萬物起微末,但有所為慎始終。
謀事以時得其勢,待機而動事有成。
〖河上公注〗
其安易持,治身治國安靜者,易守持也。其未兆易謀,情欲禍患未有形兆時,易謀止也。其脆易破,禍亂未動于朝,情欲未見于色,如脆弱易破除。
其微易散。其未彰著,微小易散去也。為之于未有,欲有所為,當于未有萌芽之時塞其端也。
治之于未亂。治身治國于未亂之時,當豫閉其門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從小成大。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從卑立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從近至遠。為者敗之,有為于事,廢于自然;有為于義,廢于仁;有為于色,廢于精神也。執者失之。執利遇患,執道全身,堅持不得,推讓反還。
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圣人不為華文,不為色利,不為殘賊,故無敗壞。無執故無失。圣人有德以教愚,有財以與貧,無所執藏,故無所失于人也。
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從,為也。民之為事,常于功德幾成,而貪位好名,奢泰盈滿而自敗之也。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終當如始,不當懈怠。
是以圣人欲不欲,圣人欲人所不欲。人欲彰顯,圣人欲伏光;人欲文飾,圣人欲質樸;人欲色,圣人欲于德。不貴難得之貨;圣人不眩為服,不賤石而貴玉。
學不學,圣人學人所不能學。人學智詐,圣人學自然;人學治世,圣人學治身;守道真也。復眾人之所過;眾人學問反,過本為末,過實為華。復之者,使反本也。
以輔萬物之自然。教人反本實者,欲以輔助萬物自然之性也。而不敢為。圣人動作因循,不敢有所造為,恐遠本也。
〖王弼注〗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以其安不忘危,持之不忘亡,謀之無功之勢,故曰易也。其脆易泮,其微易散。雖失無入有,以其微脆之故,未足以興大功,故易也。此四者,皆說慎終也,不可以無之,故而不持,不可以微之,故而弗散也,無而弗持,則生有焉,微而不散,則生大焉,故慮終之患,如始之禍,則無敗事。
為之于未有,謂其安未兆也。治之于未亂。謂微脆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當以慎終除微,慎微除亂,而以施為治之形名,執之反生事原,巧辟滋作,故敗失也。
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不慎終也。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好欲雖微,爭尚為之,興難得之貨雖細,貪盜為之起也。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不學而能者,自然也。喻于學者,過也。故學不學,以復眾人之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