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執大象 天下往
- 問道老子道德經
- 任憑般若
- 1050字
- 2023-06-18 11:05:33
第三十五章執大象天下往
【河上正文】
執大象①,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②。
樂與餌③,過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④。
〖王弼版〗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樂與餌,過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帛書版〗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樂與餌,過客止。
故道之出言也,曰啖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不可既也。
【注釋】
【1】執大象:(zhí dà xiàng)執,拿著,行,掌管。象,形狀,樣子,景象,現象。大象,大象無形,大道的表象,此指大道的實際運用。
【2】安平太:(ān píng tài)安全平和泰然。
【3】樂與餌:(lè yǔěr)樂,好聽的音樂,好聽的言語,泛指能讓人心情愉悅的聲音。餌,誘人的美食,或能勾引人的物品。能讓人歡樂的聲音與能勾引人的物品。
【4】既:(jì)已經,已然,盡,完成。
【任憑般若解】
大象無形也,
持無形之道,天下可往,
往而無害,享安全、平和、泰然的生活。
歡樂與美味吸引過客止步,乃眾生之好。
如果把道描述出來,其淡然似無味,
虛無飄渺也看不清,聽也寂靜無聲,
用了之后也沒有感覺卻已經用了
既,已經已然完成也。
道化于無形,用而不知既用,
道化于心而歸于眾生。
大道無形,存乎于心。
眾生心即是大道心。
自古潤萬物,大道出先天。
飄渺若無體,逍遙在世間。
〖河上公注〗
執大象,天下往。執,守也。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則天下萬民移心歸往之也。治身則天降神明,往來于己也。
往而不害,安﹑平﹑太。萬民歸往而不傷害,則國家安寧而致太平矣。治身不害神明,則身安而大壽也。
樂與餌,過客止,餌,美也。過客,一也。人能樂美于道,則一留止也。一者,去盈而處虛,忽忽如過客。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道出入于口,淡淡非如五味有酸咸苦甘辛也。視之不足見,足,得也。道無形,非若五色有青黃赤白黑可得見也。
聽之不足聞,道非若五音有宮商角征羽可得聽聞也。用之不足既。既,盡也。謂用道治國,則國安民昌。治身則壽命延長,無有既盡之時也。
〖王弼注〗
執大象,天下往。大象,天象之母也,不寒不溫不涼,故能包統萬物,無所犯傷,主若執之,則天下往也。往而不害,安平太。無形無識,不偏不彰,故萬物得往而不害妨也。
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言道之深大,人聞道之言乃更不如樂與餌應時感悅人心也。樂與餌則能令過客止,而道之出言,淡然無味,視之不足見,則不足以悅其目,聽之不足聞,則不足以娛其耳,若無所中然乃用之不可窮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