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愛之艱難,原因有三

了解愛的屬性

只要堅持做肌肉運動,身體就會增肌;如果每天練習外語會話,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聽懂那個國家的語言。人際關系卻略有不同。努力和結果不一定成正比,也不一定成反比。我們需要關注,但過度關注卻會變成執迷;我們需要信任,但過度信任又會導致忽視對方。

這是因為,關系的屬性是中立的。關系的核心,說句不好聽的就是“欲擒故縱”,說得委婉一點就是“適當的距離”。令我們倍感困惑的親密關系的屬性,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矛盾性:人際關系,尤其是親密關系,往往會引發矛盾,擾亂內心。所謂矛盾性,就是對于某個對象或某種情況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情感。同樣的情況、同樣的人,也會引發兩種極端的感情。例如,既討厭又喜歡,想親近又害怕,因愛生恨,等等。這種矛盾性處理起來非常棘手,越是深愛,這種矛盾就出現得越頻繁、越嚴重。


2.雙重性:親密關系容易表里不一。明明喜歡卻口是心非,或者打著“親近”的旗號肆意妄為。“我累了,我們分手吧”,這種冷漠的話語中其實包含著“再多愛我一點吧”的訴求。“你為什么要這樣指責我?”其中隱藏著被認可的渴望——“我已經盡力了,表揚表揚我吧!”“算了,現在我要放棄了”,這句話其實是在說“體諒一下我的心酸吧”。正是因為這種雙重性的存在,我們不應該在未知本意的情況下只根據表象做出判斷。“強烈的否定意味著強烈的肯定”這句話曾被奉為理所當然的真理,其實是對雙重性的誤讀。正確理解并及時處理親密關系中所表現出的雙重性,是高難度的人際關系技巧。


3.雙向性:關系不是單向道,而是呈現出雙向性。如果給予者和接受者的需求不能很好地銜接,關系往往就會陷入僵局。無論一方付出多少,如果另一方尚未準備好或者拒絕接受,愛就無法實現。單相思之所以如此艱難和悲傷,主要是因為它不具備雙向性。另外,哪怕方向是對的,觀點不一致也會出現裂痕。

你可能親身經歷過或者目睹過,戀人或者夫妻在爭吵過程中大喊著讓對方“安靜點”,對方的聲音反而越來越大。還有,自己明明說著“不要打斷我,好好聽我說”,卻又頻頻打斷對方的話。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對方之所以打斷我們的話,很多時候其實都是因為我們打斷了對方。雙向性導致了彼此交織的因果關系。如果不理解這種關系的雙向性,則很容易產生糾紛。

打破愛的“神話”

矛盾性導致了愛的艱難,人們對愛的刻板印象則令其難上加難。例如,愛是“無休止的容忍”,是“有求必應”,是“刺激他,讓他成為更優秀的人”,或者是“永遠保持溫柔”等,這些定義都是對愛的刻板印象。我們是不是高估了愛的偉大?這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對于我們的生活以及親密關系有著深遠的影響。

我們不妨在此盤點一下人們經常會有的錯誤認知,或難以摒棄的三個具有代表性的“愛的神話”:

1.愛就一定要無條件信任

在愛的過程中,信任固然很重要,卻不是絕對的。如果愛子女,就應該相信子女,但過分的信任卻會成為放任。比如父母對子女說“我相信你自己會做好的,你從小就很穩重”,并始終對子女漠不關心,這還能稱為愛嗎?又比如,得知自己曾經信任的戀人或配偶出軌的事實之后,通常會懷疑以后該信任對方到什么程度,還會感覺自己也變成了壞人,從而陷入困惑。

一直堅信“相信才是愛”,結果卻慘遭打臉,自然會感到震驚和困惑。可是,愛就一定意味著完全無條件相信嗎?

我的回答是:適度的懷疑是必要的。我們不是神,這個世界充滿了各種誘惑,愛就必須無條件相信,這樣的條令只存在于神的領域。人類是一種變化無常、抗誘惑力弱又充滿疑惑的生物。既然反觀自己也并非完美,那么所愛之人又怎么會完美無缺呢?我們不能以信任的名義無條件地放任或者壓制對方。適當的關注與干預、疑心與嫉妒,都是很有必要的。

2.愛一個人就要理解對方的所有

很多人會問自己的愛人:“你可以愛我原本的樣子嗎?”他們認為既然對方愛自己就該全然理解,不論自己做了什么;如果不被理解,就會感到傷心。這種觀點聽起來似乎挺有道理,因為我們從小聽到的論調就是:真愛是無條件的,也是盲目的。

然而,以愛情的名義要求對方理解自己的一切,意味著自己并未真正理解對方。如果認為理解自己的一切才是真愛,那么因為對方不能給予這些而心懷不滿,同樣不是愛。于是,矛盾就出現了。“愛一個人原本的樣子”固然是一種美好的表達,卻幾乎不可能真正實現。

愛一個人,就應該盡最大努力改正讓對方感到痛苦的問題。反之,也要盡最大努力去理解所愛之人的問題。真愛也要看它是不是雙向的,是不是盡了全力。單方面地渴望得到理解并不是愛,只是自私罷了。

3.有了愛就能心靈相通

愛情中的溝通能力十分重要。只有善于溝通,愛情才會通暢;只有相愛,溝通才會順利。溝通過程中,技術因素多于感情因素。

愛情和溝通能力完全是兩回事。沒有愛也能很好地溝通,有愛卻也可能無法溝通。“夫妻要同心同德”“如果相愛,即使不說出口也要明白我的心意”,這樣的神話束縛了很多人,而我想對他們說一句:“不表達的愛是無法實現的。”前來咨詢的夫婦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非得說出來你才明白嗎?”這句話的意思是:“就算說了你也不會明白。”但是,說出來都有可能不明白,更何況不說出來呢?因為迷信“心有靈犀”這四個字,很多情侶分手了。其實,缺乏表達的愛是不安全的。

除此之外,我們信奉的神話還有“愛可以克服一切困難”“家人必須無條件相愛”等。然而,神話只是神話,并不是現實。

如果戀人沒有事先通知就不接電話,或者喝酒晚歸,我們難免會憂慮不安;如果戀人有事瞞著我們,我們就會傷心;看到戀人與他人親近,也自然會生氣。不要再說“愛是忍耐”,只有表達出內心的顧慮,提出問題,才是健康的愛情。

雖說家庭以愛為基礎,現實中卻有無數家庭只剩下了怨恨。相愛需要付出努力,同時,我們也不能被毫無根據的神話所蒙蔽,責怪自己沒能做到這一切,甚至刻意地勉強自己去做違心的事情。

愛需要刻意練習

愛是如此棘手的問題,我們的社會卻自始至終對其采取雙重態度:一方面極力強調“要彼此相愛”“愛很重要”,另一方面卻又以各種理由壓制和隱藏愛。

到二十歲時,我們能背誦不少數學公式,對于愛情卻連初級水平也達不到,常常害怕被發現而隱藏感情,制造幻想,壓抑自己。“上了大學就可以擁有愛情了”,這樣的話是多么不負責任和危險啊。當然,成年之后人人可以談戀愛。不過,愛情不是那么容易在短時間內就能搞懂,并非到了一定年齡就能自然而然地信手拈來。

即使上了大學,我們也未能學會愛。要想學會愛,需要做什么;如果愛對了人,會有什么好處,為此應該做些什么和怎樣去做——沒有人告訴過我們這些東西。我們已經學習了十多年就業所需的知識和信息,卻沒有在任何地方認真學習過生活中最需要的“愛的方法”。

愛情是與感情和心靈打交道的事情,當然需要學習。愛情需要處理情緒的技巧,需要傳遞心意的技能。與通過代入公式來解答的數學問題不同,愛情會遇到無數沒有規律的問題。沒有哪種愛情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而然地實現。如果被動地幻想著某一天緣分突然出現,熾烈相愛,自然而然變得幸福,那還是盡早清醒吧。

為了學會愛,我們必然需要一段時間的反復學習和訓練才能“找到感覺”。直接與間接經驗缺一不可。我們應該采取的姿態不是過早放棄、自責或者恐懼,而是通過逐一了解和嘗試來提升經驗值。

各位可能已經走了不少彎路,形成了各自對于愛情的標準。但是如果到現在還覺得相愛很難,不妨正式學習一下,至少可以提高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愛情不是什么想放棄就能輕易放棄的事情。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毫無負擔地探索愛情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台县| 阿瓦提县| 武定县| 东莞市| 镶黄旗| 苏尼特右旗| 息烽县| 德江县| 南郑县| 莱州市| 昔阳县| 建水县| 拜城县| 虞城县| 长治县| 潮安县| 新绛县| 白城市| 克拉玛依市| 泾川县| 应城市| 长治县| 凤城市| 洛宁县| 文安县| 宜丰县| 民权县| 新绛县| 静安区| 荣成市| 阳朔县| 通化市| 滨州市| 黄山市| 温泉县| 南京市| 乐亭县| 沐川县| 锡林浩特市| 固镇县| 西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