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資本主義的萌芽
- 大明:長生國師,朱元璋嚇壞了
- 來一杯無糖可樂
- 2359字
- 2023-04-23 00:11:03
樹蔭下,朱元璋一家人聽得很認真,偶爾露出疑惑,偶爾連連點頭。
攤丁入畝之法,確實不錯。
與其減免各方面的賦稅,不如將農(nóng)民的賦稅與田地的多少綁定在一起。
田多者多交,田少者少交。
在加上不收人頭稅,百姓就不用顧忌孩子多的問題。
還能在短時間內(nèi)恢復(fù)戰(zhàn)爭所消滅的人口,這是一舉兩得。
不對,這是一舉三得。
因為此舉也削弱了地主豪紳。
朱標若有所思,喃喃道:“如此一來,那些掌握了大量田地的地主恐怕會是第一批反對攤丁入畝的人。”
“不錯。”魏光投去了贊許的目光:“而這些地主往往是一個國家的中層,甚至是高層。”
“他們?nèi)绻磳Γ瑪偠∪氘€就會失敗。”
“若強行改革,恐有殺身之禍!”
“這就是你不愿意上奏朝廷的愿意?”朱元璋瞇起了眼睛。
“是這樣的。”魏光很誠懇。
朱元璋父子對視一眼,前者死死盯著魏光,說道:
“地主豪紳的阻撓倒不是問題,我只想知道,攤丁入畝之法看起來不錯,但如果真執(zhí)行下去,真的可行嗎?”
“當然可行。”魏光肯定道。
這家伙敢夸下海口,說明不止是朝廷的官吏,還可能身居高位。
“你試過?”朱元璋問。
“對,我治下縣城就實行了攤丁入畝之法。”魏光勾起嘴角。
“沒有地主豪紳阻攔?”朱元璋再問。
“阻攔的都死了。”
魏光瞳孔中閃過冷光。
“你殺了他們?”
朱標倒吸了一口涼氣。
魏光搖了搖頭,笑瞇瞇道:“當然不是,這些地主豪紳常年欺壓百姓,終被百姓所反噬,他們見識到了名為“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現(xiàn)在墳頭草長得老高了。”
父子倆對視一眼,他們已然明白。
盡管魏光說話滴水不漏,但這場所謂“反噬”肯定是魏光所主導(dǎo)的。
那么,接下來就簡單了。
只需要在德寧縣私訪幾次,就能知道攤丁入畝是否是適合大明的變革。
傍晚,夕陽西下。
一行人回到了縣城。
朱元璋一家人又去了春風樓,點了最愛吃的皮皮蝦。
“魏光此人雖然看起來怪怪的,但他研究出來的皮皮蝦是真好吃。”朱標迅速剝皮,將幾十只蝦肉一口吞下,那感覺簡直美滋滋。
“你們注意點形象。”
看著狼吞虎咽的兩父子,馬皇后無奈搖頭。
...
與此同時,魏光回到了府邸。
他坐在大堂,手指不斷敲打在扶手上。
之前他只是猜測,現(xiàn)在幾乎可以斷定那幾人是朝廷的官吏了,
而且職位還不低,屬于能接觸到最終決策的高層。
“德寧縣的繁榮度幾乎快到極限了,想要再次提升繁榮度,必須得邁出一大步,而且是容易扯到蛋的那種。”
魏光喝了一杯茶水,也是有些無奈。
想要增加壽命并不簡單。
他必須盡全力,甚至使出十二分力量。
想要邁出這一步,他目前只想到兩個辦法。
其一,主動辦法,即擴大水利工程集團的規(guī)模,以大經(jīng)濟體帶動小經(jīng)濟體,完成資本主義的萌芽。
但容易引起高層的關(guān)注。
這是他一直壓制水利集團的原因。
其二,被動辦法,即在一定程度上引導(dǎo)大環(huán)境的改變。
攤丁入畝之法,也是他的一次嘗試。
如果大環(huán)境改變了,對他也存在不小的幫助。
現(xiàn)在他只需要等待就可以了,看看那幾人是否真有能量影響大明帝國的決策。
“下一次的獎勵會是什么?”
改變就在眼前,魏光也不由得期待起來。
雖然要跟死亡爭奪壽命,但金手指的獎勵極為豐富。
其中有實物,也有知識類的書籍。
比如他曾得到了一本“母豬的產(chǎn)后護理”,比如玻璃的制造,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知識。
實體類獎勵中,他得到了土豆,甚至是活著的白豬。
古代養(yǎng)的豬基本都是土豬,也就是黑豬。
而白豬的優(yōu)勢就是生長速度夠快,只需要飼養(yǎng)半年就能宰殺,而本地豬需要一年。
不說味道,單從效率上來說,白豬更適合大規(guī)模飼養(yǎng)。
魏光的要求其實也并不高,只希望下次的獎勵能幫助他提升繁榮度就行。
“公子,晚上吃什么?”
不多時,一名老翁走到大堂。
“吃火鍋吧。”魏光想了想后說道。
“好勒,我去通知廚房。”
老翁走了之后,約莫兩刻鐘時間,熱騰騰的火鍋就做好了。
“開飯開飯。”魏光迅速入座。
管家徐翁和大兒子、兩個婢女、兩個廚娘也各自入座,沒有任何隔閡與上下級之分。
“公子,豬肉片如何?”
兩個廚娘盯著魏光,眼神滿是期待。
“腌制得還行,下次可以打幾個雞蛋,把蛋清放里面,這樣可以鎖住肉的含水量,不受食鹽和調(diào)味料的破壞,使肉片的口感順滑嫩滑。”魏光說道。
兩個廚娘在心里記了下來。
盡管她們負責廚房,但公子可是真正的美食大師,在這方面沒人能與他相提并論。
吃飽喝足后,魏光回房歇息了。
...
次日一早,朱元璋等人出了縣城。
“爹,我們還去種植園?”朱標問道。
朱元璋騎著高頭大馬上,搖了搖頭后說道:“種植園就不去了,如果咱沒記錯的話,這附近有一座寺廟。”
“咱們先去寺廟,隨后再去私訪百姓,看看攤丁入畝法是否可行。”
“我覺得是可行的。”
朱標其實已經(jīng)相信了。
“標兒啊,咱跟你說了多少次了,千萬不要相信讀書人說的,一定要親眼所見,才能驗證一件事是否真實。”
朱元璋教育起來:“讀書人騙起人來,可比老百姓厲害多了。”
朱標點頭稱是,父子兩與侍衛(wèi)漸行漸遠。
與此同時,魏光去衙門點了卯。
這就是打卡上班,他到了古代也逃不掉。
正準備去種植園時,幾名衙役帶著一群村民匆匆走了近來。
“魏大人,你可要為我們做主啊。”
一眾村民撲倒在地,其中兩名村婦痛哭流涕。
“別慌,細細說來。”
魏光這才注意到,除了村民外,他們還抬著兩具遍體鱗傷的尸體。
一眾村民七嘴八舌,義憤填膺的說了起來。
魏光聽了很久,才在嘈雜的聲音中找到了有用的信息。
他們是德孝村的村民,那兩名哭泣的村婦的丈夫從寺廟借了錢,結(jié)果利滾利到了幾百兩。
因還不起欠賬,寺廟的僧人就搶了他們的土地,還打死了兩名村婦的丈夫。
“欠債還錢,殺人償命。”
“傳本官命令,緝拿兇手。”
魏光一拍驚堂木,集合了衙門所有的捕快。
捕頭是個中年男人,他扭過頭來,低聲在魏光耳邊說道:
“大人,此事妥當嗎?”
“難道不妥當?”魏光反問。
捕頭瞄了一眼兩具尸體,低聲說道:“大人,是他們先借的錢,你剛不是說了嘛,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
“糊涂。”魏光撇了一眼,沉聲道:“我很早就宣布過了,高利貸一律違法,這寺廟一再違背律法,本官早就想收拾他們了,今天終于讓我抓到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