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飯是個正經(jīng)事
- 田雪
- 1514字
- 2023-04-25 18:23:29
每天都要吃得新鮮:蔬菜采買和儲存技巧
不同食物,有著不同的營養(yǎng)成分,我將不同食材按照一定的方式組合,就是要將各類蔬菜的長板進行對接,來滿足綜合的營養(yǎng)需求。
通過蔬菜,我們會攝入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zhì)、膳食纖維、植物化學物等重要營養(yǎng)物質(zhì)。其中,維生素、植物化學物都十分脆弱,所以我們在儲藏、清洗、烹飪蔬菜時需要更有技巧地對待它們,盡可能多地保留這些營養(yǎng)。
蔬菜要吃新鮮的,但現(xiàn)在更多的人是小家庭,甚至是獨居狀態(tài),食材用量太少,想吃新鮮菜就要經(jīng)常少量地買。這對于工作忙碌、生活節(jié)奏又快的職場人來說,確實有點難。
如果想在時間和精力有限的情況下,盡可能吃到新鮮蔬菜,就需要掌握一些管家技巧,用科學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保鮮。這樣做既能獲得食材中更多的營養(yǎng),又能減少食材變質(zhì)導致的食物浪費。
食材保鮮要點
●度
低溫可以減慢植物的“新陳代謝”,延緩食材變質(zhì)的速度。溫帶的植物,在0攝氏度保鮮更好,比如絕大多數(shù)蔬菜、蘋果等北方水果。對于熱帶、亞熱帶植物,10攝氏度左右儲藏效果最佳,秋冬季節(jié)放室內(nèi)陰涼處儲存就好,比如杧果、牛油果、香蕉、柑橘等。
以牛油果為例,放進冰箱后,熟化的過程就會停止,一直到變黑都不會成熟到有軟糯的口感,所以一般要等牛油果達到最佳的成熟度,打開后吃不完再放冰箱儲存。放進冰箱的時候,也建議放盒子里或者避免貼到冰箱的邊兒,尤其是有制冷管道的后面,以免凍傷引發(fā)變質(zhì)。
●微生物
微生物會加速食物變質(zhì),所以我們要盡量減少食材上的微生物,或者使食材沒有機會沾染大量微生物。土壤里藏著大量的微生物,有一些會污染果蔬,加速果蔬變質(zhì)。所以并不是帶土壤的更容易儲存,實際情況可能恰恰相反。
切開之后的蔬菜也更容易被細菌污染而加速變質(zhì)。所以一次沒用完的蔬菜要裹上保鮮膜之后放入冰箱,然后記得在接下來1~2頓消耗完。
●持續(xù)生長
為了讓蔬菜保鮮,一些大城市還出現(xiàn)了盆栽蔬菜,就像水培綠植一樣。這樣蔬菜就會一直處于生長狀態(tài),水分營養(yǎng)供給以及光合作用得以持續(xù)進行,保持新鮮。
除了直接購買盆栽蔬菜,自己也可以在家里模仿,比如試試把小蔥、生菜的根部浸入水中存放。不過,要記得勤換水,否則水中氧氣不夠,不但不會有助于植物保鮮,反而會導致其腐爛發(fā)臭。
采購、儲存建議
●每周至少采購2次的食材
生菜、茼蒿、芹菜、油菜、菠菜、烏塌菜等大葉片的綠葉菜。時間久了會發(fā)黃變蔫兒,亞硝酸鹽含量升高,營養(yǎng)大量流失。
黃瓜、西藍花等不新鮮就不好吃的蔬菜。黃瓜不夠新鮮時,就不夠清脆,西藍花表面也很容易潮濕變色,甚至變臭。
口蘑、鮮香菇等菌菇。放久了很容易長毛,可以包裹廚房紙巾存放,吸收表面水分,延長保質(zhì)期。
●可以每周采購1次的食材
青椒、豆角、茄子、胡蘿卜、白蘿卜、番茄等。這些食材的水分流失比較慢,放冰箱的儲存時間略長一些。不過,一旦切開依然需要用保鮮袋包裹,或放進保鮮盒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儲存。
●可以半個月采購一次的食材
洋蔥和完整的南瓜、冬瓜、紅薯、土豆、大白菜、卷心菜以及大蔥、姜、蒜等。有外皮保護,或者水分較少,既可以冰箱冷藏,也可以常溫保存。
如何采購
●心中有量
無論是網(wǎng)購、在超市選購,還是在菜市場采買,都要記得查看重量數(shù)據(jù),不能完全憑感覺。
以超市為例,1包綠葉類蔬菜在250~300克,再搭配一些彩色蔬菜,剛好可以滿足一天一斤蔬菜的需求。
●有配菜意識
要買的菜可以劃分為三類,主菜、配菜、調(diào)味菜。
建議讓綠葉菜作為主菜,它是全天的蔬菜主角,用量最大。選定主菜后,想想它們可以搭配什么菜,然后讓菜肴顏色變成彩色。最后,想想這道菜當中要用什么來提升風味,從蔥姜蒜辣椒中選擇合適的。
比如主菜是菠菜,配菜可以選胡蘿卜、香菇,調(diào)味菜可以選擇大蒜、小米辣。比如主菜是茄子,配菜可以選擇青椒、番茄,調(diào)味菜可以選擇蒜、洋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