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行各業在優勝劣汰之后,我們聽到或看到的信息僅來自幸存者,因為不幸者已無法發聲。于是,我們只能得到那些篩選后的信息,而這種信息很可能與真實狀況存在巨大偏差。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
看不見的彈痕,更為致命
“二戰”期間,為了加強對戰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查了作戰后幸存轟炸機上的彈痕分布,數據顯示,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部位,而飛行員的座艙與機尾發動機,則是最少被擊中的部位。軍方決定哪里彈痕多就加強哪里的防護。然而,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統計學家沃德教授力排眾議指出:“我們掌握的數據樣本,只包含了順利返回基地的轟炸機,從統計的結果來看,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似乎還能安全返航。而座艙與機尾發動機,并非真的很少中彈,而是一旦中彈,就無法返航。”聯軍接受沃德教授的建議,立刻加強座艙與機尾發動機的防御裝甲。果然,轟炸機被擊落的比例顯著降低。
每一年中高考結束,父母或老師總會向你推薦“學霸兵法”“狀元秘籍”,排名前三的方法總是“從不參加培訓班”“不記筆記,知識點都在腦子里”“不留漏洞,搞懂每一個知識點”。這些成功經驗,看上去容易,聽起來簡單,想起來可行,可一實踐卻發現無處著力、無從下手。
“學霸”“狀元”對書本知識天生敏感,一點就通。如果你資質一般,卻硬要學他們的做法,那多半是在給自己挖坑。單是一條“不記筆記,知識點都在腦子里”,可能就是你無法借鑒的。
成功的案例就像順利返回的轟炸機,只反映出表面的現象,而非真正的本質。用心揣摩失敗的案例,反倒可以得到警示。審視別人走過的彎路,避免踏入同一陷阱,對你來說更有借鑒意義。
如果你是一架戰機
機翼、座艙與機尾發動機分別對應你的哪些能力與品質?你現在想選擇加固哪些方面?怎么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