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寫在前面

夏一味

袁枚,自號倉山居士、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的大才子、詩壇盟主,同時也是一位美食家。三十多歲出頭時父親去世,他辭官養母,于江寧(今江蘇南京)購置了隋氏廢園并對之進行改造和修筑,名之為“隨園”,余生的近五十年時間他都在此居住。

隨園位于南京五臺山余脈小倉山一帶,原為曹雪芹祖上林園。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中有所謂大觀園者,即余之隨園也。”由此得出,隨園很可能是《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原型。大觀園承載了賈府少男少女的綺夢,而現實中袁枚也將隨園經營成了江南一帶赫赫有名的私人園林。他在隨園中讀書、寫詩、授業。漸漸地,隨園成了文人雅士賞花觀燈、飲酒賦詩的絕佳場所,成為乾隆時期江南文人的精神樂園。

袁枚在《苔》一詩中寫道:“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下廚烹飪一直被士大夫認為是“末技”,為君子所不取。但袁枚卻打破成見,虛心向各家請教,還曾用轎子將友人家的廚娘迎到府中教授廚藝。他花費了四十年時間,忠實地記錄下各種菜肴和它們的制作者。全面系統地探討中國烹飪的技術理論問題,應該是從袁枚開始的。

《隨園食單》共十四單,含菜肴飯點三百余種,從做菜到說菜,讓食客由烹調而考究其中食材之地域,一方水土一方食材,都有學問及養生之道。這本包羅萬象的食譜,菜式以江浙菜為主,兼介紹粵菜、徽菜及魯菜等,既有官府菜、宮廷菜“居廟堂之高”,也有街市小食、民間菜“處江湖之遠”。

除卻“口腹之欲”的層面,本書也探討了美食背后的飲食文化。袁枚在書中以食物本味至上,體現了江南菜系強調原料的特點;反對浪費和殘暴地對待動物,批評喧嘩造作的用餐行為,提倡衛生和順從本心,這是溫柔敦厚的傳統文化構成的底色。他也看重器物之美,贊同“美食不如美器”,杯盤雖小,也可謂煞費苦心,精致到每一處細節。

申猴之年,我開始以“夏一味”的名字成為私廚,到如今有幸吸引了200多萬微博粉絲,制作的一系列古代美食復原視頻總播放量已經過億。從始至今,《隨園食單》一直是我做菜和排菜的靈感來源——煨、炒、灼、腌、蒸、煎、熘,在于“技”;作料須知、火候須知、戒耳餐、戒落套、戒暴殄,在于“道”。一天只做一兩道菜,少言談,交友戒落套,做菜戒停頓。追求味蕾上的酸甜苦辛咸澀怪,如看梅蘭竹菊荷楓松,隨園老人當年也是這般,品舌尖上的為人之道,臥游山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平县| 乡城县| 宜章县| 通江县| 塔河县| 攀枝花市| 清流县| 灵武市| 闵行区| 麻江县| 晋江市| 桂林市| 塘沽区| 界首市| 岑溪市| 洪雅县| 高平市| 安图县| 寿宁县| 沽源县| 额济纳旗| 郎溪县| 京山县| 寻乌县| 余干县| 芜湖市| 宝应县| 定州市| 林周县| 巴南区| 吉木萨尔县| 台中县| 乌鲁木齐市| 叶城县| 安多县| 开远市| 拉萨市| 永靖县| 清河县| 天水市| 成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