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易經(jīng)》的內(nèi)容就是經(jīng)和傳

《易經(jīng)》以神秘莫測、復(fù)雜深奧著稱,讀者往往覺得繁雜萬端。其實,《易經(jīng)》的內(nèi)容只不過是“經(jīng)”和“傳”兩部分。

《易經(jīng)》“經(jīng)”的部分包含六十四卦的卦形符號和卦爻辭,“傳”的部分包含闡釋《易經(jīng)》經(jīng)文的十篇專著,又稱《十翼》。經(jīng)是本體,傳是解經(jīng)的十翼,就是經(jīng)的十個羽翼。

《彖傳》依上下經(jīng)分為上下兩篇,共有64節(jié),分別闡釋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辭及一卦的主旨。“彖”,就是“斷”的意思,謂“斷定一卦之義”。《彖傳》在闡釋卦名、卦辭、卦義的體例時,一般取上下卦象、主要爻象為說,以簡要明了的文字論斷該卦的主旨。

《象傳》是以卦的“象”——模樣,也就是形態(tài)符號為根據(jù)解釋卦和爻的。對一個卦象做總體解說的叫“大象”,對一卦之中的每一爻作解說的叫“小象”。“大象”分兩部分,前一部分以卦的形態(tài)解釋卦義,后一部分根據(jù)卦象之義揭示人文意義。如《謙》卦“象辭”,先講象征天的坤在上,象征地的艮在下,高山低處在地下,說明謙道。后面即講君子如卦謙謙之意。

《文言傳》只有在乾卦和坤卦中有。這里的“文言”是修飾、發(fā)明的意思,“言”就是“辭”,“文言”就是很生動、美妙地闡明乾、坤兩卦的卦辭。讀一讀看,果真是非常博大,深厚而有文采!

《系辭傳》是聯(lián)結(jié)“卦”和“爻”的“辭”。系辭是從六十四卦和384爻(《乾》《坤》兩卦分別多出“用九”“用六”文辭,所以總計有386文辭)的總體上、根本上系統(tǒng)講《易》的思想的。《系辭傳》講了爻辭的變化原理、自然哲理、人生哲學(xué),對理、象、數(shù)及占筮等都做了系統(tǒng)的說明。所以漢代以后《系辭傳》又被稱為“易大全”。“太極”“道”等中國哲學(xué)的主要概念正是從《系辭傳》中發(fā)明出來的。

《說卦傳》主要說明三爻卦中八個卦的“象”和象征意義。全文先講述《易》的演卦歷史,再講八卦的兩種排列方位(宋代人分別稱為“先天”和“后天”方位),最后系統(tǒng)說明了八卦的取象特征,這已經(jīng)成為《易經(jīng)》六十四卦象征義理中必用的象喻條例。

《序卦傳》說明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根據(jù),按卦序表明思想體系,揭示各卦相承相受的意義。六十四卦排列的順序本身象征著自然和人間社會變化的過程。從象征天地的《乾》卦和《坤》卦起始,至第30卦《離》卦結(jié)束上篇,主要記述自然的發(fā)展過程。以說明夫妻關(guān)系的《咸》卦開始,以《未濟卦》完結(jié)的下篇,主要是象征地記述了人世間的事。終了一卦,不是象征完成的《既濟》卦,是象征未完成的《未濟》卦,形象地表現(xiàn)了《易經(jīng)》無窮發(fā)展的哲學(xué)思想。

《雜卦傳》與《易經(jīng)》六十四卦的排列方式不一樣,是使意思相反的一對成為一卦。以《乾》《坤》開始,以夬卦結(jié)束。“雜”卦就是“雜糅眾卦,錯綜其義”的意思,文中對舉的兩卦形或“錯”或“綜”,揭示事物發(fā)展過程中正反相對的變化規(guī)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贤县| 婺源县| 嘉定区| 江山市| 大宁县| 宜昌市| 乌鲁木齐县| 龙游县| 青州市| 临潭县| 霍山县| 德化县| 尼勒克县| 广丰县| 社旗县| 吴川市| 汽车| 和龙市| 茂名市| 封丘县| 卓资县| 寿阳县| 清河县| 酉阳| 吐鲁番市| 视频| 三穗县| 潮安县| 台前县| 葵青区| 桃源县| 无锡市| 延庆县| 阳江市| 包头市| 长兴县| 阿巴嘎旗| 南岸区| 手游| 日照市|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