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菟絲子  ?上品 植物篇

產地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以北方地區為主。

成熟周期:在9~10月采摘。

形態特征:初生有根,攀附到其他草木上時,其根自斷。它沒有葉但有花,白色微紅,香氣襲人。結的果實像秕豆而細,色黃。

功效: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固胎止泄。

【原文】

菟絲子,味辛,平。主續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人;汁去面。久服明目,輕身延年。一名菟蘆。生川澤。

【譯文】

菟絲子,味辛,性平。主要功效是使極度虛損得以續補;能夠補身體不足,增加氣力,使人身體強健;汁能去除面部黑斑。長期服用可以明目,使人身體輕巧,延年益壽。又叫作菟蘆。產于河邊沼澤等水草叢雜處。

【集解】

《名醫別錄》載:菟絲子生長在朝鮮的川澤田野,蔓延于草木之上。九月采實,曬干。色黃而細的為赤網,色淺而大的為菟絲,功用相同。

對癥下藥

蘇頌說:現在附近路邊也有菟絲子,以出自冤句的為好。夏天生苗,初如細絲,遍地生長但不能獨立向上。攀緣于其他草梗則纏繞而生,其根漸漸離開地面而寄生于其他植物上。

李時珍說:菟絲子為陽草,多生長在荒園古道。其子入地,初生有根,攀附到其他草木上時,其根自斷。它沒有葉但有花,白色微紅,香氣襲人。結的果實像秕豆而細,色黃,生于梗上的尤佳,唯懷孟林中多有,入藥更良。

[性味] 味辛、甘,性平,無毒。

徐之才說:菟絲子得酒良,與薯蕷、松脂相使。

[主治] 養肌強陰,堅筋骨,主莖中寒,滑精,小便余瀝不盡,口苦燥渴,血寒瘀積。《名醫別錄》

治男女虛冷,能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消渴熱中。久服去面斑,悅顏色。(甄權)

補五勞七傷,治鬼交泄精,尿血,潤心肺。《日華諸家本草》

補肝臟風虛。(王好古)

[發明] 〔曰〕菟絲子稟中和凝正陽之氣,一莖從樹感枝而成,從中春上陽結實,故偏補人衛氣,助人筋脈。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挪碎煎湯,浴小兒,療熱痱。(弘景)

【百草堂】

相傳從前有一個養兔成癖的財主,專門雇用了一個長工給他養兔子,并且規定:如果死掉一只兔,就要扣工錢。有一天,養兔的長工不小心將一只兔子的腰部打成重傷,害怕財主看到,便將受傷的兔子悄悄藏到了黃豆地里。奇怪的是,過了兩天他發現這只受傷的兔子并沒有死,而且腰傷好像還慢慢好了。他把這件怪事告訴了父親,父親吩咐他定要將此事探個究竟。長工便按照父親的吩咐,又將一只受傷的兔子放進了黃豆地里。他跟隨傷兔仔細觀察,發現受傷的兔子很喜歡吃一種纏在豆秸上的野生黃絲藤。不久,傷兔竟又一次漸漸痊愈了。于是,長工把觀察到的情況告訴了父親,父子倆并由此斷定黃絲藤可以治療腰傷。

長工于是便用這種黃絲藤給受傷的窮苦人,果然治好了許多人的腰傷。因為黃絲藤首先治好的是兔子,其形狀又如細絲,于是便將它取名為“兔絲子”。又由于“兔絲子”是味草藥,后人便在“兔”字頭上加上草字頭,也就成了“菟絲子”,沿用至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宁县| 凤冈县| 巨野县| 怀安县| 平顶山市| 渭南市| 淳化县| 措美县| 百色市| 平潭县| 宁城县| 汶上县| 罗源县| 宜良县| 通河县| 黄大仙区| 玉林市| 赞皇县| 定南县| 海原县| 四会市| 公主岭市| 砚山县| 兴城市| 澄江县| 凌源市| 兴和县| 黎城县| 靖西县| 昌平区| 呼和浩特市| 兴仁县| 长白| 青田县| 清新县| 华坪县| 江津市| 贵州省| 泾阳县| 苏尼特右旗| 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