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6章 凱旋

  • 揚名
  • 肉末大茄子
  • 2660字
  • 2023-05-17 00:00:00

滿堂大儒,站起者已十之八九。

此時最震驚之人并不是那袁逢,而是袁紹!

他不惜提前結束服喪為的是什么?

為的就是來收攏今文經世家的人心。

他在府邸時為什么喜形于色,志得意滿?

因為他以為他已經做到了,他已經立于不敗之地。

至于太學論經,不過是他擴大戰果,繼續收攏人心罷了。

但是,但是啊!

楊明這家伙是怎么做到的,竟然能同時收攏古、今文弟子,不,是大儒的心!

這太可怕了。

這不是他袁本初粗心大意,而是根本就想不到。

誰能想到爭論了兩百多年的經學之爭,會在楊明手上終結?

別說是他,就連生他的,狡猾到如狐貍一般的那個叔父都不曾想到過。

看看此時端坐在堂上,同樣目瞪口呆,一言不發的天子吧。

據說曹節本不想讓楊明參與其中,是劉宏力主把楊明拉了進來。

劉宏,此時是真的有點懵。

此時東觀內發生的事情,已經超乎了他的認識。

這就好比戰國之時,有人告訴他有人能一統六國。

而且最為要命的是,他這個裁判似乎已無決斷權利!

因為古、今文二家握手言和,此時他手中所有有爭議之處已不再。

既已不再,又何須決斷?

劉宏的身后,曹節臉上也是極為難看。

他同樣未曾想到楊明還能如此行事,但如果當初把楊明拒之門外,即便楊明有能力也無法辦到。

但可惜,能最終做決斷之人不是他而是劉宏。

而且此時他越發感覺楊明的可怕,也越發確定趙忠之死便是楊明所為。

如今楊明一統經學,先前對他的那些漫罵與質疑,今日之后會加倍成為他的聲望。

今日之后,楊明不再是士人新秀,也不再是士人翹楚,假以時日,他會是下一個陳蕃、竇武。

不,比那二人還要更加可怕。

陳蕃和竇武何時有過誅殺王甫那樣的魄力?

這樣的人,若是有一天身居高位,便是他們宦官的末日。

時間在流逝,即便是袁逢此時也已坐不住,跟著站起身來。

他或許心中不愿,但若他此時不站起,那便是與士人決裂。

袁氏再大,也只是世家大族之一,離開了士人這個團體,便什么也不是。

所以到最后,東觀內所有人都已站起,且目光均望向劉宏。

劉宏懊惱、氣憤,但又無奈。

天子,也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肆意妄為的。

若是可以,還要什么帝王之術,還要什么權衡,還要什么宦官為四肢。

雖是無奈,但他也只能站起身來,望著眾人道:“既如此,那便依楊明所言,蔡邕記錄,今日所論定為《太學通義》,昭告天下。”

言罷,劉宏甩袖離去。

眾人恭送劉宏。

袁紹此時的心情也好轉許多。

楊明確實做到了不可思議甚至不可能之事,但那又如何呢?

他得罪了最不該得罪的人,天子。

得罪天子之人,能有何好下場?

想到此處,他或許該去學習一下何為鄭學。

他或許不是意識到鄭學可以統一經學之人,但是他可以做下一個。

他袁本初最大的本事并不是謀劃,而是隱忍,是養望。

這天下沒有第二個能如他這般服喪五年之人,一時得失并不意味著最終勝敗。

留給他的時間,仍有很多。

劉宏離去,眾多士人也都準備起身離去,他們要把太學論經的結果去告訴各自的家族,也去告訴身邊的士人,今日的他們,是經歷了何等不可思議之事。

但是在離開之前,先從盧植開始,眾多經學弟子全都向楊明行禮后再離去。

就如同楊明今日所做到的事一樣,古、今文經弟子向同一個士人行禮,也是古往今來第一次。

直到最后,楊賜才上來。

他并未說話,只是用一手握著楊明的手,然后用另外一只手輕拍楊明的手背。

最后,他拉著楊明一起往外走。

楊明并未抗拒,雖然楊賜未說,但他知道楊賜是用這樣的方式宣告楊氏對他的支持。

這或許并不是什么值得稱道的事情,畢竟此時論經結束,大局已定。

但,其實即便在之前,楊賜和楊氏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也并未因為他的“判出”說他的任何不是。

天下間還有其他哪個世家能做到這點?

而且此時雖說大局已定,但他也不可避免地惹怒了劉宏,楊賜的這種做法還是在保護楊明。

他們走出了東觀,此時外面因為執金吾和衛士的離去,太學內烏壓壓的全是士人。

楊明一出來,瞬間吸引了周圍所有士人的目光。

然后,在擁擠的人群之中出現了一條大道。

那是士人們在已經得知東觀之中發生什么后,對楊明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他們大多數人的眼中,楊明不止是統一了經學,更是率領士人在對抗宦官,甚至是天子劉宏時取得了勝利。

而且,是一場比當初誅殺王甫意義更大的大勝!

于是乎,楊賜就這么攜手楊明,自出現的大道之中一路往前。

每到一處時,那里的士人就主動躬身對他們行禮。

這是一條人形的凱旋大道。

大道的盡頭,是太學門口的一輛馬車。

楊賜與楊明同乘,然后送楊明回了府邸。

這一幕引得太學外那些不知情的士人投來好奇的目光。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會主動去打聽、去詢問。

最多到明日,楊明在太學論經中所做之事便會滿城皆知。

屆時,無論是先前觀望、質疑,甚至是詆毀的士人,都會為楊明而歡呼。

當然,那是明日的事情。

在把楊明送回到府邸之后,楊賜并未就此離去,而是與楊明一道入了府邸。

他后舍的院中,二人煮茶聊天。

“伯德,今日你所行之事,讓我這花甲之人驚嘆之余,又慚愧不已。”楊賜一臉的感慨。

“叔公言重了,我也是幸而習得鄭學。”楊明回道。

楊賜聞言笑著搖了搖頭。

鄭玄就在東萊,雒陽誰人不知,但雒陽子弟中有想法,敢于去求學的也就楊明一人而已。

更不用說楊明犧牲個人利益,為自己贏得入太學論經的機會。

相比當初誅王甫,楊明成熟了太多。

“只是你今日所行之事觸怒了陛下,恐仕途不順。”楊賜接著說道。

這才是他方才說出那番話的緣由,為大義舍小義之事很偉大,可代價同樣也非常大。

楊明笑著說道:“以我一人仕途,換得天下士人仕途,孫以為很值得。”

楊明的話讓楊賜再次怔住。

少頃之后,楊賜發自內心地感慨道:“楊氏有你,當興。”

這句楊琦曾經說過的話,從楊賜嘴里說出來意義截然不同。

因為作為家主,這是欽定旁支的楊明為正式的家族接班人。

雖說主支、旁支有競爭,但在家族的興衰面前那是可以讓步的。

因為楊明實在是太耀眼了。

楊明笑了笑沒有回話,而是舉杯敬了楊賜茶湯。

他說的,和他所想的,自然并不一樣。

因為此時的仕途對他而言并不是那么重要。

即便想要的司隸校尉,也是為了威懾宦官。

他真正想要的就是如今這樣的局面,成為士人領袖,開展“二五計劃”,收攏人才。

這其實也是歷史中袁紹在雒陽“隱居”時做的事情。

或者說,袁紹是被大多數人低估的,至少他的政治水平和嗅覺,在當時的士人中絕對的首屈一指。

不夸張地說,要是沒有董卓這個異類,袁氏在袁紹的謀劃下真可能就完成竇武未完成的事情,成了天下仲姓,實行士人專政,然后成為下一個王莽。

當然楊明志不在此,也知道那樣是換湯不換藥。

而且憑借著穿越者的先知,他如今比袁紹做得更好。

至于以后的仕途,其實也完全不必擔心。

要知道在漢代,你名望高到一定程度后,多的是人求你做官。

更何況,他已經提前與未來的何大將軍成為了明面上的膠漆之交,實際上的政治盟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罗县| 达孜县| 贵港市| 婺源县| 辽宁省| 湟源县| 吉水县| 得荣县| 黑河市| 察隅县| 和平区| 县级市| 蓝山县| 开远市| 新绛县| 封开县| 临潭县| 肇东市| 太湖县| 增城市| 梅州市| 长春市| 正镶白旗| 双辽市| 县级市| 西充县| 大竹县| 韶山市| 麻城市| 繁峙县| 正安县| 许昌市| 石台县| 杭锦后旗| 阿拉尔市| 德保县| 芜湖市| 东丽区| 庆云县| 洱源县| 桐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