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5章 小師叔

  • 揚名
  • 肉末大茄子
  • 2872字
  • 2023-05-11 12:00:00

雒陽內城右道,楊明騎著赤焰在前去郎署的路上。

赤焰,就是當初他從鄭渾府上“借”來的那匹棗紅色馬。

后來從鄭渾處得知因為這馬性烈,平時無人敢靠近,就單獨拴在馬廄,結果陰差陽錯成了他的坐騎。

因為這馬跑起來飛快,遠看似一團火焰,他便取了這名字。

這一路過去,不少士人上來主動和楊明打招呼。

本來楊明不坐馬車就是不想太過招搖,可是現在看來,他哪怕是走在雒陽街上都會是焦點。

他到后面索性牽馬前行,這才稍微不那么引人注目。

走路慢行,他也有時間打量四周。

今日陽光明媚,空中白云朵朵,和煦春風吹過,拂動路旁柳梢,路人熙熙攘攘,風景如畫。

遠處忽有群鳥飛起,闖入白云間,如同新勾勒出的筆畫,又平添了一份愜意。

就在這時,楊明忽然感覺一陣心悸。

下一秒,整個地面搖晃起來。

是地震!那些是驚鳥!

楊明穿越后在雒陽已經經歷過兩次地震,只是規模都不大,僅僅震倒了一些殘垣那種。

但是這一次震感明顯比前兩次更為強烈。

路兩旁人群頓時亂做一團,更有不少人叫喊著從巷子里跑出來。

赤焰也躁動地甩動馬首,楊明伸手安撫。

此時他在大道上,不動就最為安全。

也就在這時,一輛馬車失控后從身后遠處飛馳而來。

原本就混亂的人群更是尖叫聲一片,往道路兩旁紛紛避讓。

楊明聞聲回頭,看到有孩子落在道路中央原地大哭。

他見狀翻身上馬,雙腿一拍馬肚,赤焰猛沖出去。

趕在馬車撞上小孩之前,楊明側身探手,一把從地上抱起小孩。

馬車呼嘯而過,相差不過一瞬,當真驚險萬分。

他提韁勒馬,此時地震已止,有少數房屋坍塌。

尖叫聲未止,地震雖停,但那馬車因為失去御者仍未停下,在失控前沖。

楊明把小孩放在路旁,接著調轉韁繩,雙腿用力連續拍打馬肚,催馬直追而去。

馬速飛快,道路兩旁人群中回過神來者,此時只望見一團火焰朝著馬車飛去。

幾個呼吸后,赤焰便已追上馬車。

楊明望見馬車上所坐之人臉色煞白,只緊緊抓住車轅,應當是被突如其來的情況嚇懵。

他把右腿從馬鐙中抽出,爬到了赤焰背上蹲著身子,接著深吸一口氣,望了一下前路平坦,接著縱身一躍跳到馬車的馬上。

這一下當真驚險萬分,不過楊明畢竟是已上過戰場之人,心態和時機把握的恰到好處。

等騎上馬后,他連續拉扯韁繩,馬兒減速了一頓距離后前蹄懸空,這才停了下來。

此時馬車眼看著又要撞上行人,楊明止住后長呼一口氣。

人群頓時發出一陣喝彩聲。

這番救人停車可謂驚心動魄、扣人心弦。

楊明回頭望了一眼馬車上之人,問道:“你可有事?”

對方一個激靈回過神來,搖了搖頭,竟忘了道謝。

楊明也未在意,看到對方沒事,跳下馬來,轉身尋赤焰去了。

等他走回到原處,發現有人正在那里安撫赤焰,雖然赤焰時不時甩動馬首,卻也并未抵觸。

這讓他看的頗為好奇。

對方看到他回來,于是放下韁繩,向他行禮道:“我方才見少君英勇救人,甚為欽佩,便代為照看馬匹。”

“多謝。”楊明還禮,打量著對方,才發現其人目光清澈,氣度不凡。

“在下平原華歆,字子魚。”對方接著自我介紹道。

聽到華歆二字,楊明拱手向對方還禮:“在下楊明,字伯德。”

這華歆可不是小人物,歷史中曹魏的三公,雖然主持漢獻帝禪讓儀式而被后世詬病,但是清正廉潔之士,與王朗、鐘繇共列一傳。

“可是殺趙延分糧與饑民之楊明?”華歆聞言臉色一驚。

楊明頷首,平原屬青州,他會這么問也并不奇怪。

“我說為何今日出門便見干鵲在樹梢鳴叫,原是要遇貴人。”華歆見狀笑道。

楊明被他說的有些不好意思,拱手后準備上馬離去。

“伯德這是要去往何處?”華歆卻接著問道。

“去往郎署報道。”楊明回道。

“竟有這等緣分。”沒想到華歆聞言一臉欣喜。

楊明又看了一眼對方年齡,與自己相差無幾,忍不住問道:“莫不是你也去郎署?”

華歆笑著點頭。

楊明見狀也放棄上馬舉動,牽馬與華歆同行。

“這么說來,子魚是初到雒陽?”楊明開口問道。

“昨日才到,不曾想今日就遇上了地震。”華歆苦笑道。

楊明聞言也是訕笑,而且他想起地震在此時屬于天災,不知哪個三公又要倒霉。

“說來伯德拜師鄭公,與我倒算是同門。”華歆此時開口道。

楊明疑惑地望向華歆:“子魚也是鄭公弟子?”

他雖知道華歆,但也僅是當初為王朗做視頻時有所了解,比較有限。

華歆搖了搖頭,接著道:“我少時曾鄭公一起拜師馬融馬公與陳球陳公。”

楊明一時愣住,華歆竟然還是馬融和陳球的弟子?

鄭玄、盧植可都已成大儒,而且年齡上少說也大了華歆一輪!

這么說來,這還是他的“師叔”了,或許前面再加上一個小字。

這個關系讓他們距離拉近不少,所聊話題也多了起來。

楊明知道華歆是平原高唐人,年少時曾到雒陽求學,也是那時候拜師馬融與陳球,不過不久就回了平原,在地方上為吏,這次是被東萊陳太守舉了孝廉,來雒陽郎署報道。

陳球弟子,被下邳陳氏太守舉了孝廉,這就很有東漢末年特色。

兩人說話間已到了郎署,陸續遞了文書之后,便各自報道去了。

郎官即為人才儲備,自然不可能只是掛職,而是要去三公九卿各衙署歷練。

要不然一個沒有任何行政能力的人去了地方為長或者令,那一縣很快便要亂套。

須知當初曹操可是足足當了三年郎官,才去當了雒陽北部尉。

而這些鍛煉的地方之中,最好也是郎官們此時最想去的,自然是尚書臺。

尚書臺原本只是少府的下屬部門,與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稱六尚,因其在殿中主管收發文書并保管圖籍,故稱尚書。

后自漢武帝起,為了更好掌控朝堂,便陸續賦予主管文書,省閱奏章,傳達皇命等權利,地位日益增加。

待至東漢,劉秀為了分化相權,擴大了尚書臺機構,使其成為了名義上的“中朝”。

因為尚書臺包括尚書令在內的所有官員秩都不高,便于皇帝控制,因此東漢的皇帝實質上都是靠它遙控外朝,它也就是東漢的實際權利中心。

所以能到那里去,便能接觸到整個帝國的核心,見識到各種人和事,絕對的鍍金之地。

這也是為何楊明婚禮上,王朗一介侍郎也值得楊明介紹的原因。

其次,便是侍中寺。

侍中寺去年才設立,主要負責審查尚書臺文件,是劉宏認為尚書臺權利過大,設立用來分化尚書臺權利所用。

而且就位置而言,兩者皆處于皇宮臺閣之中,區別只是侍中寺位于臺閣南面,更靠宮門,而尚書臺位于北面,更靠近禁中,即與天子離得更近。

從這些能看出,侍中寺地位并不比尚書臺小多少。

楊明在報道完之后成為一名郎中,也領到了他的去處。

不是尚書臺,而是侍中寺。

這個結果倒也不算意外。

先前在孟津之時,王修曾預言曹節會在尚書臺刁難于楊明,但那是建立在雒陽局勢還算平穩的前提下。

如今曹節與尚書們斗得激烈,曹節自然不會放他這個“抗宦先鋒”進去。

不過這也愈發說明劉宏如今的態度,對曹節等宦官是有求必應,此次經學之爭早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拿著郎署的任命,楊明準備去侍中寺報道。

出門的時候他倒是沒看到華歆,也不知道是先去了還是仍在郎署。

他也未在意,騎上赤焰徑直往皇宮而去。

……

東漢末年郎官有四種:郎中/尚書郎、侍郎、中郎、議郎。

初入郎署為郎中,秩二百石,尚書郎為尚書臺郎中的別稱,秩四百石;

尚書郎滿三年后,稱為侍郎,秩仍是四百石;

郎中達到一定要求后,可升為中郎,秩六百石;

議郎秩六百,多為名士或高級官吏。

管理郎官的長官為中郎將,有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品秩均比二千石。

中郎將之上,郎署的最高長官為光祿勛,主管宮殿門戶的宿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山县| 竹北市| 鲁山县| 乌拉特中旗| 轮台县| 成安县| 马公市| 海淀区| 手机| 那曲县| 深圳市| 黄浦区| 浦城县| 泗洪县| 玛纳斯县| 奇台县| 竹山县| 怀远县| 长春市| 元朗区| 邵阳县| 育儿| 通山县| 镶黄旗| 灵璧县| 雅江县| 乌拉特中旗| 红河县| 常熟市| 施甸县| 关岭| 汉沽区| 大洼县| 绥宁县| 鄂州市| 萨迦县| 且末县| 青铜峡市| 江都市| 丰台区|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