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航圖:數字化轉型百問(第二輯)
- 點亮智庫·中信聯 數字化轉型百問聯合工作組編著
- 23字
- 2023-04-25 10:23:39
第一章 總體認識——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內涵是什么?
Q1:數字化發展的概念主要經歷了哪些演變?
點亮智庫·中信聯
A 伴隨著數字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數字化發展的概念也在不斷演化和發展,主要經歷的概念演變包括數字轉換(Digitization)、數字化(Digitalization)、數字化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等。數字轉換和數字化在以ENIAC、EDVAC為代表的電子數字計算機出現后不久就相繼出現了。數字轉換,也有人稱為計算機化,是指利用數字技術將信息由模擬格式轉化為數字格式的過程。數字化是指數字技術應用到業務流程中,并幫助企業(本書中的企業泛指各類組織,包括但不限于公司、集團、商行、企事業單位、行政機構、合營公司、社團、慈善機構、研究機構等,以及上述組織的部分或組合)實現管理優化的過程,主要聚焦于數字技術對業務流程的集成優化和提升。數字化轉型的概念最早在2012年由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提出,強調了應用數字技術重塑客戶價值主張和增強客戶交互與協作。我國政府自2017年以來已經連續六年將“數字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數字化轉型從企業層面上升為國家戰略。
【說明】
20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以ENIAC、EDVAC為代表的電子數字計算機登上歷史舞臺并且大放異彩,人們開始把利用數字技術將信息由模擬格式轉化為數字格式的這一過程稱為數字轉換。隨著數字技術應用開始整合到業務流程中并幫助企業實現管理優化,數字化的概念也在不久后的1959年出現,但最開始時它與數字轉換在含義上并未刻意區分。例如,在韋氏詞典中,Digitization和Digitalization的解釋都是“將某個事物轉為數字格式的過程”。
在數字技術應用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尤其是經歷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互聯網發展浪潮后,數字化的概念被大大擴展了。數字化開始更多地與數字轉換概念區分開來,它的含義從單點孤立的應用延伸到完整連貫的流程,更為強調數字技術對業務流程的集成優化和提升。不僅如此,人們意識到數字技術在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中的關鍵作用,IBM于2012年提出數字化轉型的概念,強調了應用數字技術重塑客戶價值主張和增強客戶交互與協作。
【案例】
1.數字轉換:信息的模擬格式轉換為數字格式
1953年,通用電氣集團(GE)面臨全球125家分支機構超過40萬名雇員的薪資處理問題,為其提供審計服務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咨詢部(后發展為埃森哲)面對龐大的計算量,大膽地引入了當時尚未成熟的商用計算機成功完成項目。數字計算機替代了紙張和手工計算,實現了薪資數據的存儲計算,提高了計算任務的效率和準確度,以及數據交換的便捷性。
2.數字化:ERP等企業管理軟件成為主流
在企業內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活動已被大量數字轉換的基礎上,企業開始謀求對整個生產運營管理活動進行優化提升,以ERP(企業資源計劃)等為代表的企業管理軟件應運而生,支撐財務、采購、銷售、制造、供應鏈、風險與合規等一系列業務流程貫通,實現業務流程間數據流動和業務集成。以國家能源集團的數字化實踐為例,集團構建以ERP系統為核心的智慧管理平臺,包含人力資源、財務、物資、設備、電子商務、資金管理、銷售管理、供應商管理等內容,可實時管理全集團約4萬個組織機構,29.6萬名員工,39.9萬個合作供應商,2665類所需物資,以及每年約190萬個采購及銷售訂單量、1000萬筆財務憑證、300萬張合并報表等數據信息,業務互通、數據共享的數字化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3.數字化轉型:發現數字世界新價值
馬士基(Maersk)作為全球集裝箱運輸的“領頭羊”,將其在集裝箱物流領域占全球七分之一業務體量的巨大行業優勢與數字化相結合,構建基于區塊鏈的全球貿易數字化平臺,實現貨主、物流服務商、交易方和監管機構相關業務活動在線化,推動其全面轉型為一站式全球綜合物流服務商,逐步讓全球貿易數字化平臺成為未來全球集裝箱物流界的基礎設施,進而推動全球航運生態的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