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能學習法:什么都能學,什么都能精
- (英)彼得·霍林斯
- 1975字
- 2023-04-13 17:06:37
T形問題
只精鉆一門學科或技能可能真的會阻礙個人發展,那該怎么辦?
T形思維會在不經意間削弱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把人禁錮在有限的自我認知中。這種現象可以用定勢效應(Einstellung effect,Einstellung是一個德語詞匯,意為“設置”或“態度”)來解釋。
沒有人會覺得發展一門專業技能太浪費精力,但是如果過度依賴單一技能,這種“專業性”就會變成一種負擔和阻礙。假設你是一名依靠已有知識和經驗進行分析和判斷的專家,那么在很需要新想法的情境下,你會明顯處于劣勢。你是否見到過一個外行比一堆所謂的專家提出的想法更有創意、更適用于當下?定勢效應就能解釋這種狀況。如果太了解一種事物本應或者通常是怎么運作的,就會很難打破這種思維定式。
手里拿錘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釘子。
確實有相關的研究表明,熟稔于心的專業技能有時候會阻礙人們在一些情境下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積累知識很美妙,但也會使思維僵化,讓人在遇到問題時無法靈活應對。專家容易固守傳統,因此會錯失擺在眼前的更好選擇。
“定勢效應”由亞伯拉罕·S. 盧欽斯(Abraham S. Luchins)和伊迪絲·盧欽斯(Edith Luchins)于1942年首次提出,他們讓研究人員做了一組水罐實驗,包括許多其他的變體實驗。他們要求受試者用三個不同容量的水罐量出特定量的水。一組受試者需要完成任務并推導出解決問題的公式。與此同時,另一組受試者完全不參與這一輪實驗。
然后兩組受試者都需要完成一個類似的任務。參與過倒水實驗的那組受試者不出意料地沿用了從上一輪中得出的公式,但他們由此錯過了第二組受試者采用的更簡單的方法(用兩個罐子即可完成)。正因為第二組沒有參與上一輪,沒有經過練習,也毫無經驗,他們才更輕松地完成了第二輪的任務。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先驗知識作為一種已經習得的思路,有時候會強烈地阻礙一個人去發現更好的選擇。第一組受試“專家”因此在第二輪中表現不佳。這無疑讓我們開始重新審視全世界所有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做的專家!鑒于定勢效應,以及專家會以專業咨詢為由收取高昂的服務費,我們日后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時,不妨另辟蹊徑(也更省錢),跳脫出所謂專業思維的條條框框,尋找更佳的解決方案。
后繼的研究者們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他們發現非專家似乎在需要創造性的難題上表現得更好。卡爾·鄧克(Karl Duncker)通過著名的蠟燭問題說明了“功能固著”現象:只用常規用途去看待工具(在這個實驗中是一盒火柴、一根蠟燭和一些圖釘),就會錯失想出非常規辦法的機會(要想把蠟燭安裝在墻上,不妨將火柴盒用作壁架,而不只是裝火柴的盒子)。受試者被自己固有的認知困住,無法以新視角來看待面前的工具,也因此無法打開新的解決思路。
不過,如果受試者的認知基礎更偏向π形甚至梳子形呢?他們更會借助不同行業和學科的跨領域思維推導解決方案嗎?我想你已經知道了答案。發人深思的是,如果你是T形人才,那么不管從事什么職業,你都有點像在亨利·福特的流水線上工作:每個工人只有一種功能,流水線上的每一顆螺絲釘都很容易被替代。而如果你更全面地發展,能發揮更多的功能,也就更不可能被替代。
在下一節中,我們先不深究吸引通才的具體領域,先來分析通才之所以能成為通才的心態。
畫重點
●?一提到“通才”,我們首先會想到歷史上那些我們完全無法企及的天才。我們可能確實無法成為那樣的通才,但是仍然可以從他們的學習方法和組合技能中提取到能為己所用的內容。通才是精通多個領域的專業人士。這個定義似乎過于簡單了,但卻直指通才的要義。當不同領域的想法互相碰撞時,奇跡就發生了,跨領域的開闊思路會幫助你探索新路徑、解決問題、跳出思維定式。
●?本書鼓勵讀者成為π形、梳子形甚至星形人才,他們與T形人才截然不同。橫向的筆畫代表知識面的廣度,縱向的筆畫代表認知的深度。誰有時間學習這么多東西呢?其實很多人都行:亞里士多德、萊奧納多·達·芬奇、本杰明·富蘭克林、埃隆·馬斯克……有不少研究發現,人員配置多元的團隊、掌握很多才能的個體會很高效,能把舊知識應用到新場景中的人會有高水準的表現。相關的理論研究表示,意大利佛羅倫薩的文藝復興正是由這種多元混合所引領的。
●?我們似乎已經在這個主題上繞了太久,然而多元吸收知識的重要性無論怎么強調都不過分。如果局限在一個領域內過度精攻,那也會導致問題。這就是定勢效應,說的就是舉了把錘子看什么都是釘子的人。深陷一個主題之后,就很難跳脫出來發現其他工具、方法、路徑和視角。一個生物學家只能看到生物學相關的問題,以此類推。
●?可以通過亨利·福特工廠的裝配流水線來看通才,這樣比較容易理解。在這樣的流水線上,每一個人都只有一個功能,任何時候都很容易被替代。一個人越全面發展,能發揮的功能就會越多,不可替代性就越強。
腳注
① 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由美國心理學家雷蒙德·卡特爾(R. B. Cattell)提出,指的是一個人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面對不熟悉的事物能以迅速準確的反應來判斷彼此間的關系的能力。——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