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烽火戲諸侯

[導言]
我們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一樣東西用的時間久了就會容易壞。比如,食物放久了容易腐爛,衣服穿久了容易出現破洞,家里的電器使用時間長了就容易發生故障。政治制度也是一樣的,如果沒有及時對政治制度進行改革,也會出現各種問題。周王朝實行的封邦建國制度,也不例外。
如果把三千多年前的周朝比作一個大家庭,那么周天子就像是這個家里的大哥,天子分封的諸侯就是弟弟們。當家里出了事情,周天子這個大哥就會把弟弟們都叫過來,一起解決問題。平時沒事的時候,大哥和弟弟們就都各過各的。一開始,大哥做事情還很靠譜,在弟弟們面前也非常有威信。家里出了事,大哥一喊,弟弟們就過來幫忙了。可時間久了,大哥做事越來越荒唐,慢慢喪失了威信,再也喊不動弟弟們了。而弟弟們也慢慢長大,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愿意凡事都聽大哥指揮了,甚至想把大哥的位子給搶過來。從此之后,這個家就開始紛爭不斷。那么,周天子這個大哥,是因為什么,喪失了自己的威信,讓弟弟們都不信任自己了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和周平王東遷的故事。
[史記故事]
周朝的第十二位君主叫作周幽王。在周幽王即位的第三年,有一天他到后宮里去,遠遠地看見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幽王很驚訝,自己的后宮里什么時候來了個這樣的美人。于是他問左右侍奉的人:“你們知道那個女子叫什么名字嗎?”左右的人回答說:“大王,那是褒姒。”褒姒?周幽王還是沒什么印象。左右的人接著說道:“之前有一個褒國的臣子犯了罪,他為了求您饒恕,就把褒姒獻給了您。”幽王這才想起來,確實是有這么一回事,可惜當時也只是聽手下的人向自己匯報,沒想到褒姒居然如此美麗動人。很快,幽王就開始對褒姒寵愛有加。幽王與褒姒生下了一個兒子叫伯服。幽王想把伯服立為太子,可是自己之前已經把宜臼(jiù)立為太子,宜臼的母親是幽王的王后,申侯的女兒。為了讓伯服順利成為太子,幽王就把王后和宜臼都廢除掉了,改立褒姒為王后,伯服為太子。周朝的太史伯陽聽說了這件事,感嘆道:“幽王居然廢了王后和太子,看來周朝離滅亡不遠了!”
隨著時間推移,伯陽的這種預感越發強烈。有一次,他在國家藏書中翻閱到了一些歷史典籍,上面記載了一個奇怪的傳說故事:夏朝開始衰落的時候,有兩條神龍落在了夏王的宮廷里,它們說:“我們是褒國的兩個先君。”夏王看到這兩條龍,感到十分害怕,不知道該殺掉它們,趕跑它們,還是留住它們。于是,夏王命人進行了占卜,占卜的結果顯示,唯一的解決方法是留下它們的唾液,并把唾液藏在宮廷里。夏王照著占卜出的指示做,擺好了祭祀用品,書寫簡冊,向二龍禱告。二龍在流下唾液后,就消失不見了。后來,夏王用一個木匣子把兩條神龍的唾液藏了起來。夏朝滅亡后,匣子傳到了商朝,商朝滅亡后,又傳到了周朝,經歷了三個朝代,從來沒有人敢打開這個匣子。但到了周厲王,也就是周幽王爺爺的時候,有人打開了這個匣子,龍的唾液從匣子里流到了王宮的殿堂上,怎么都清洗不掉。然后,唾液變成了一只黑色的大蜥蜴,爬進了周厲王的后宮。后宮里有一個七八歲的小宮女,她一不小心碰到了那只蜥蜴,等到她十五六歲成年以后,居然沒有結婚就生下了一個孩子。宮女很害怕,就把這個孩子扔掉了。當時,周朝的國君是周宣王,也就是周幽王的父親。有一段時間,很多小孩子都在唱著這樣一首童謠:“用山桑做弓箭,用箕木做箭袋,這些東西就是滅亡周朝的禍害。”周宣王聽到了這首童謠,很害怕童謠里說的事情成真。剛好有一對夫婦,他們就是靠賣山桑弓和箕木袋為生的,于是周宣王就派人去追殺他們。這對夫婦逃到半路上,發現了那個被宮女遺棄的小女孩,看她可憐,就收養了她。后來,這對夫婦一直逃到了褒國,就帶著小女孩在那里住了下來。故事讀到這里,伯陽已經能想到那個被收養的小女孩是誰了——她不就是周幽王新立的王后褒姒嗎?那對夫婦在褒國定居之后,過了十幾年,因為褒國人得罪了周朝,那個女孩又被獻給了周幽王。神龍的唾液,必定會對國家造成災難,而褒姒恰恰就是因神龍唾液所生的妖女。幽王對此還全不知情,把所有心思都用來寵愛褒姒,根本就無心管理朝政。想到這里,伯陽感慨道:“唉,禍亂已經造成了,再也沒有辦法了!”
后來的事情,也恰恰像伯陽所預料的那樣,幽王越來越昏庸無道了。他任用虢(guó)石父管理國政。虢石父為人奸詐貪財,又很會阿諛奉承,百姓們都對他很不滿,但是幽王完全沒有理會,繼續重用他。褒姒雖然長得美,卻不愛笑。幽王為了讓她笑一笑,想盡了各種辦法,可褒姒仍然不笑。于是,他命人點燃了烽火,擺好了大鼓,打算用這樣的方式逗褒姒笑。烽火臺是古代專門的軍事設施,一旦烽火被點燃,烽煙升起,就代表著周王室遇到了危險,各地諸侯就必須立刻帶兵前來營救。但是,當諸侯們帶領軍隊千里迢迢趕到王城,卻不見賊寇的身影,這種情況讓所有諸侯都摸不著頭腦。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大家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在城墻下急得團團轉。這時,幽王和褒姒就在城墻上。看到全副武裝的諸侯們在城墻下不知所措的樣子,褒姒覺得很滑稽,終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幽王十分開心:“王后終于笑了!”
諸侯們在搞清楚了狀況之后,都有一種被羞辱的感覺:自己帶著兵大老遠從封地趕來,本以為是天子遇到了什么危險,沒想到周幽王只是把他們當作笑料。想到這里,諸侯們都垂頭喪氣,帶著軍隊各自回去了。后來,為了逗褒姒笑,幽王又點燃烽火,讓諸侯們趕過來。幾次之后,諸侯們再也不信幽王了,幽王再點烽火,大家也都不去了。后來,被幽王廢掉的王后申后再也無法忍受這個昏庸無能的國君,領著廢太子宜臼回到了自己父親申侯那里。申侯知道女兒在幽王那里遭受了不公的待遇,他非常憤怒,發誓一定要為女兒復仇。于是,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一起攻打幽王。來勢兇猛的大軍很快就到達國都城下,幽王十分害怕,趕緊命人點燃烽火向諸侯們求救。但是,因為諸侯們都不信任他了,所以都沒派救兵來。申侯帶著軍隊一路追殺幽王,一直到驪山腳下,終于把他殺死。申侯又俘虜了褒姒,把周王室的財寶全都拿走。那些曾經被幽王用烽火戲弄過的諸侯,現在都聚攏到了申侯這里,他們共同擁立幽王原來的太子宜臼為王,這就是周平王。
由于經歷過一場激烈的戰爭,周王朝原先的首都鎬京已經殘破不堪,再加上西方的敵國犬戎不時侵擾,平王就把國都遷到了東方的洛陽。自此之后,周王室開始逐漸衰弱,各方諸侯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周天子慢慢變成了一個沒有實權的掛名統治者。決定周王朝命運的權力和實力,也漸漸從周王室轉移到了諸侯們的手上。一些實力強大的諸侯,甚至可以通過稱霸,成為其他諸侯國的領袖,代替周天子號令天下諸侯。其中,第一位稱霸的諸侯,就是齊國的齊桓公。
[精彩原文]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后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幽王以虢石父為卿,用事,國人皆怨。石父為人佞巧善諛好利,王用之。又廢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于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以奉周祀。
——《周本紀》
[知識拓展 潘多拉魔盒]
在烽火戲諸侯的故事里,藏著神龍唾液的匣子是國家禍患的根源,而在古希臘神話中,也有著一個類似的匣子,匣子里藏滿了各種禍害,一旦被打開,就會為人間帶來無盡的災難。這就是著名的“潘多拉魔盒”的故事。
在古希臘神話里,普羅米修斯從天上盜取了火種送給人類,并教會了人類使用火。宙斯非常憤怒,他把普羅米修斯捆鎖在懸崖上,讓老鷹每天去啄食他的身體,用永無止盡的痛苦來折磨他。不僅如此,宙斯還決定用災難懲罰人類。他命令火神用泥土制作了一個女人,為她取名為“潘多拉”,并讓天上眾神都送給潘多拉一個優點,使她成為一個完美的女人。宙斯又給了潘多拉一個盒子,里面裝滿了災難和禍害。后來,潘多拉嫁給了普羅米修斯的弟弟厄庇米修斯。盡管潘多拉有著許多優點,但她好奇心太重,總是忍不住想知道宙斯給她的盒子里究竟裝了些什么。
終于有一天,潘多拉趁丈夫不在家的時候打開了盒子,里面的禍害和災難跑了出來,開始在人間不斷肆虐。從此以后,人類的世界充滿了瘟疫、災害、戰爭……各種各樣的苦難布滿了大地,人類再也無法回到從前無憂無慮的田園牧歌時代。后來在西方文化里,人們就用“潘多拉魔盒”來比喻讓人遭遇不幸的禮物或者產生災難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