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齊桓稱霸

[導言]

今天,中國的經濟正在高速發展,其中,國有經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黑夜來臨的時候,電燈為我們照明;當汽車因為沒有能源快跑不動的時候,公路邊的加油站會為汽車重新填充燃料。電力、石油……這些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都屬于國有經濟所經營的領域。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國有經濟的雛形,第一個實施這種經營形式的人,是來自齊國的管仲。靠著這種方式,管仲讓齊國快速發展起來,并成功輔佐當時齊國的君主齊桓公成了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不過,雖然管仲本身非常能干,但他之所以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還要從他的一個好朋友鮑叔牙說起。那么,管仲和鮑叔牙之間都有些什么故事呢?齊桓公又是怎樣稱霸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齊桓公稱霸以及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

[史記故事]

在春秋時代,有五位強大的諸侯先后帶領國家走向霸主地位,被稱為“春秋五霸”。他們分別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

其中,齊國的國君齊桓公是第一位稱霸的霸主。齊桓公的稱霸,有賴于他手下的一位能力超群的大臣,叫作管仲。有趣的是,管仲其實一開始并不是齊桓公的臣子,而是齊桓公敵人的手下,還曾經奉命刺殺齊桓公。那么,原來這么針鋒相對的兩個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

早先的齊國,還遠遠沒有桓公即位之后那么強大。桓公的哥哥襄公當齊國國君的時候,做了很多荒唐的事情,也招來了許多人的怨恨。齊桓公最早叫作公子小白。公子小白和他的哥哥公子糾都覺得,國家如今的形勢動蕩不安,自己如果再留在齊國,遲早會惹來禍患。于是,為了躲避禍患,公子小白就逃到了莒國,公子糾則逃向了魯國。果然,齊國很快就發生了政變,齊襄公被手下的大臣殺死,國家陷入動亂之中。

關于齊襄公死后究竟誰來繼承齊國王位這件事,齊國的大臣分成了兩派。高氏、國氏和公子小白的關系好,所以他們想立小白為國君。而魯國人也想在齊國國君繼承人這件事情上湊熱鬧,于是就派兵護送公子糾回齊國,并且命令管仲帶領另一支軍隊,阻止公子小白先回到齊國。

半路上,管仲帶領的軍隊和公子小白的人馬展開了激烈的交戰。管仲拿出弓箭,一箭射向公子小白。戰場上很混亂,管仲遠遠看到公子小白倒了下去,以為自己已經把公子小白射死,于是就回去復命了。公子糾聽到管仲說公子小白已經死了,覺得自己肯定能坐上齊國國君的位置,也就不著急趕路,慢慢向齊國行進。整整六天后,公子糾的隊伍終于到了齊國,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公子小白已經先他一步回到了齊國,并被立為國君,也就是齊桓公了。

原來,管仲當時那一箭根本就沒射中公子小白,而只是射中了他的衣帶鉤。為了騙過公子糾,小白干脆倒下裝死,然后乘車快速趕回齊國,搶先成了齊國的新國君。

齊桓公即位之后,派兵攻打魯國護送公子糾的軍隊,把魯軍打得節節敗退。齊軍又切斷了魯軍的退路,把他們圍困起來。桓公寫信給魯國的國君說:“公子糾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親手殺他,請魯國代我把他殺死吧!另外,公子糾的手下管仲是我的仇人,我要求魯國把這個人活著交給我,我要把他剁成肉醬才甘心。否則,齊國就會派兵攻打魯國。”

魯國收到信后,非常害怕,只好殺死了公子糾,并把管仲送上了前往齊國的囚車,管仲命懸一線。

齊桓公手下有一個大臣叫作鮑叔牙。管仲和鮑叔牙年輕的時候是交情很好的朋友。那時候,管仲家很貧困,他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分錢財的時候總會多分一點給自己。但鮑叔牙卻沒有責怪管仲,因為他知道管仲是因為家里貧窮才會這樣做。管仲曾經多次做官,都被國君趕走,但鮑叔牙并不認為他沒有才干,只是覺得他沒有遇上好的機會。管仲打仗的時候,很多次都逃跑回家,但鮑叔牙不覺得他膽子小,而是知道他家里還有一位老母親需要他贍養。可以說,鮑叔牙相當了解管仲,他知道管仲的才能非同一般。

鮑叔牙還知道,齊桓公有著非常遠大的目標,不僅要把齊國治理好,還想要成就霸王之業,成為眾多諸侯中最強大的一位。于是,鮑叔牙向齊桓公進諫:“我有幸成為您的臣子,現在您也終于成了齊國的國君。光憑我的能力,已經沒有辦法再幫助您更進一步了。如果您只是想把齊國治理好,有我就足夠了,但如果您想稱霸天下,那么非得要管仲這個人去輔助您不可!”

齊桓公非常信任鮑叔牙,他被鮑叔牙的一番話深深打動。于是,管仲的囚車一到齊國,齊桓公就派鮑叔牙親自去迎接。桓公見到管仲后,對這個人還是有點不放心,問道:“鮑叔牙向寡人極力推薦你,說只有你才能幫助寡人成就霸業,你倒是說說,怎樣才能稱霸天下呢?”管仲答道:“想要稱霸,國家的經濟就必須先發展起來。國家有足夠的財富,就可以用來贍養貧民,獎勵賢能之士。這樣一來,就能讓齊國百姓安居樂業,天下的人才也都會被您招攏。經濟繁榮,國力強盛,自然就能稱霸天下。”

齊桓公十分欣喜,鮑叔牙果然有知人之明!聽完管仲的一席話,他確信管仲就是那個可以輔佐自己成就霸業的人才,只要好好重用他,在不久的將來齊國一定能如他所言,成為諸侯國中的霸主!于是,齊桓公給管仲賜下厚禮,任命他為大夫,讓他負責治理國家大事。

而管仲也的確沒有辜負桓公的期望,在他的治理下,齊國很快就從一個海邊小國發展成為天下大國。僅僅用了七年時間,桓公就成了天下的霸主。人們除了佩服管仲過人的政治才干外,同樣也佩服鮑叔牙的識人之明,以及齊桓公不計前嫌、寬廣大度的胸懷。

[精彩原文]

及雍林人殺無知,議立君,高、國先陰召小白于莒。魯聞無知死,亦發兵送公子糾,而使管仲別將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鉤。小白詳死,管仲使人馳報魯。魯送糾者行益遲,六日至齊,則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為桓公。

——《齊太公世家》

[知識拓展 管仲改革]

在管仲的輔佐下,齊桓公僅僅用了七年時間,就成了諸侯中的霸主。那么,管仲具體都做了些什么事情,能讓齊桓公在這么短的時間之內登上霸主的位置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史記·管晏列傳》中所記載的管仲相齊時的事跡:

齊國是一個位于海邊的國家,比起中原的諸侯國,齊國的農業發展還十分落后。但因為齊國靠海,漁業和鹽業資源非常豐富。同時,由于靠近海邊,齊國想要運輸貨物,發展商業,也十分方便。管仲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認為國家應該重點發展這些行業,果然這樣施行后取得了很大的收益。這樣一來,國家能賺到足夠的錢,百姓也不用承擔過重的賦稅。百姓們衣食富足,不用再為生存的問題擔憂,也就慢慢學會了禮節。

除了充分利用國家所擁有的自然資源進行發展外,管仲還特別慎重地權衡事情的利弊,善于把失敗轉化為成功。比如有一次桓公由于怨恨夫人蔡姬改嫁,而攻打了蔡國。但管仲卻建議桓公繼續攻打楚國,理由是責備楚國沒有向周王室進貢祭祀用的菁茅,使桓公攻打楚國的行為變得名正言順。還有一次眾諸侯在柯地會盟,桓公想要背棄曹沫逼迫他簽訂的盟約,但管仲順應當時的形勢,勸說桓公應該遵守盟約。桓公照著管仲的話去做,諸侯們都因為齊國信守盟約,紛紛歸順了齊國。

從這些事跡中我們可以知道,管仲確實是一個有著卓越治國才能的人才,他既懂得發展國家經濟,開創了國家通過經營利用自然資源而獲得利潤的范例,也知道權衡事情的利弊,在關鍵時刻讓國家轉危為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留县| 壶关县| 黄浦区| 仪征市| 邢台市| 福建省| 富民县| 塔城市| 页游| 青神县| 德化县| 新龙县| 安福县| 类乌齐县| 澄迈县| 淅川县| 依兰县| 厦门市| 临沭县| 巴东县| 长泰县| 克东县| 永靖县| 凌海市| 宝山区| 新乐市| 宜君县| 都江堰市| 巨野县| 玉山县| 尖扎县| 望城县| 正宁县| 宜兰市| 阳朔县| 灵川县| 富平县| 绥中县| 东台市| 额济纳旗|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