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心理學(第10版)
- (美)埃略特·阿倫森等
- 3109字
- 2023-04-21 11:20:31
2.1 社會心理學:一門實證科學
社會心理學的一項基本原則是:許多社會問題
試一試 社會心理學測試:你的預期是什么
回答下列問題,它們都出自社會心理學研究。
1.假設一名權威人士要求一些大學生對一名從未傷害過他們的大學生施行近乎致命的電擊。你認為這些大學生中同意這樣做的人數的占比是多少?
2.假設你給孩子們一些獎金,鼓勵他們做自己原本就喜歡做的事,結果他們對該項活動的興趣會比原先( )。
a.更強
b.不變
c.減弱
3.當企業或政府機構面臨重要的選擇時,最好由一群人來做決定,因為“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個說法( )。
a.正確
b.錯誤
4.如果你反復接觸某種刺激,如某個人、某首歌或某幅畫,那么你對其喜歡程度會變得( )。
a.更強
b.不變
c.減弱
5.如果你要求一位朋友幫忙,如借你10美元,并且他同意了,那么這個人會對你( )。
a.更喜歡
b.不受影響
c.不那么喜歡
6.你認為誰最不可能幫助一個將一堆文件掉在地上的陌生人?( )
a.心情好的人
b.心情不好不壞的人
c.心情不好的人
7.在美國,女大學生的數學考試成績往往不如男生。在下列哪種情況下,女生會和男生做得一樣好?( )
a.當她們被告知這項測驗沒有性別差異時
b.當她們被告知女生在高難度數學測驗中會做得更好時
c.當她們被告知幾乎在所有的情況下男生都比女生做得好時
8.關于廣告效果的說法,哪一項是最確切的?( )
a.包含閾下信息的廣告比普通的日常廣告更有效
b.對普通的止痛片或洗衣粉來說,普通電視廣告比包含閾下信息的廣告更有效
c.兩種類型的廣告都有效
d.兩種類型的廣告都無效
9.如果玩暴力視頻游戲對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侵犯性的行動的可能性有影響,那會有什么影響?( )
a.玩游戲會增加他們采取侵犯性的行動的可能性
b.由于游戲“使其脫離系統”,他們變得不那么具有侵犯性了
c.玩游戲不會影響人們的侵犯性
10.當學生在校園里散步時,被要求填寫一張調查問卷,該問卷是關于他們在多大程度上認為當地大學應該就一些問題考慮學生意見的。你認為下面哪一組人會認為學生的意見應該受到最大程度的關注?( )
a.被給予輕的附有調查問卷的文件夾板的學生
b.被給予重的附有調查問卷的文件夾板的學生
c.與文件夾板的輕重無關
答案
1.在斯坦利·米爾格拉姆(Stanley Milgram)進行的研究中(Milgram,1974),多達65%的被試對另一位被試進行了他們認為幾乎致命的電擊(實際上,沒有施加任何實際的電擊。見第8章)。
2.c。獎勵人們原先就喜歡的活動,通常會使這些活動變得不那么具有吸引力了(見第5章)。
3.b。團體通常比個人做出更差的決定(見第9章)。
4.a。在大部分情況下,重復接觸某個刺激物會增加人們對該刺激物的喜好程度(見第10章)。
5.a。見第6章。
6.b。心情好或心情不好的人都比心情不好不壞的人更有可能幫助他人,盡管出于不同的原因(見第11章)。
7.a。研究發現,當女性認為測試中存在性別差異時,她們的表現會更糟,因為要確認有關性別的定型觀念會增加威脅。當被告知測驗表現沒有性別差異時,她們的表現與男性一樣好(見第13章)。
8.b。沒有證據表明,廣告中的閾下信息有任何作用。大量證據表明,普通廣告也非常有效(見第7章)。
9.a。玩暴力視頻游戲會增加人們采取侵犯性的行動的可能性(見第12章)。
10.b。被給予較重的文件夾板的學生認為,他們的意見最應該受到重視(見第3章)。
假說與理論的形成
社會心理學家是如何為他們的研究提出想法的呢?研究總是開始于一個研究者想要檢驗的預感或假設。許多偉大的發現都是突然而至的。例如,阿基米德的腦中突然閃過問題的答案并高喊:“找到了!我找到它了!”這類頓悟有時的確會突然發生,但是總體來說,科學研究是一個累積的過程,研究者常常從先前的理論和研究中推演出假說。
從過去的理論與研究成果中獲得靈感
許多研究起源于研究者對現存理論和解釋的不滿。在了解了前人的研究之后,一個研究者可能認為自己有更好的方法來解釋某種行為(例如,人們為什么在緊急情況下不伸出援手)。在20世紀50年代,利昂·費斯廷格對當時主流的行為主義理論關于人們如何改變態度的解釋不甚滿意。他提出了一種新的思路,即認知失調理論,這一理論對人們何時以及如何改變態度做出了確切的預測。但正如我們將在第6章看到的,其他研究者對于費斯廷格的解釋同樣不甚贊同,于是他們又通過進一步的研究來驗證其他可能的解釋。與其他學科的科學家一樣,社會心理學家也一直致力于對理論的細化與修正,在一個理論出現之后,研究者會據此推演出各種具體的假說,然后根據驗證假說所得到的結果,進一步修正理論,進而產生新的假說,如此循環往復。
以個人觀察為依據建立假說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現象。研究者經常觀察發生在自己或他人生活中有趣的事,這會激發他們構建理論來解釋該現象發生的原因,并設計研究來檢驗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例如,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紐約市皇后區發生了一場悲劇性謀殺案,這引發了社會心理學的一個主要研究領域。凱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是一名年輕女性,她于1964年的某個深夜返回她的公寓,在一場持續45分鐘的襲擊中慘遭殺害。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道,有38位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聽到了從窗外傳來的襲擊聲,或者聽到了吉諾維斯的尖叫聲,但沒有人試圖幫助她,甚至沒有人報警。盡管我們現在知道,《紐約時報》夸大了無所作為的目擊者的數量(Cook,2014;Pelonero,2014),但這個故事生動地抓住了公眾的恐懼心理,并在此期間進行“病毒式傳播”。毫無疑問,旁觀者常常無法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幫助(正如我們將在第11章中看到的那樣),吉諾維斯的謀殺案引發了人們對兇手作案原因的大量追問。正如我們提過的,大多數人將鄰居袖手旁觀的原因歸結于使人們變得冷漠、不關心別人死活、沒心沒肺的都市生活。然而,兩位在紐約大學任教的社會心理學家卻有不同的看法。有一天,比布·拉塔內(Bibb Latané)和約翰·達利(John Darley)討論吉諾維斯被殺害的案子。比布·拉塔內是這樣說的:“有一天晚上,約翰·達利在參加完一場雞尾酒酒會之后,又來到我在十二街的住處小酌。我們發現彼此有著共同的煩惱,許多朋友都會問我們這些自稱是社會心理學家的人,為什么紐約市的民眾如今變得如此冷漠無情(Latané,1987)。”拉塔內和達利并沒有把注意力放在“紐約市民眾是怎么回事”上,而是認為考察吉諾維斯的鄰居們對自己所處社會情境的認知更重要,并且可能會得到更有趣的結果。研究者認為,目擊緊急事件的人越多,每個人插手管這件事的可能性就越低。吉諾維斯的鄰居們可能都認為,應該已經有人報警了,所以自己才沒有任何行動。拉塔內與達利把這種現象稱為“責任分散”(Latané & Darley,1968)。也許,當那些旁觀者認為只有自己在場時,他們更有可能會伸出援手。我們如何判斷假設是否正確呢?
在科學的領域里,空想是行不通的。研究者必須收集資料來檢驗假說。讓我們來看看社會心理學家是如何運用不同的研究設計做到這一點的。

2011年10月,一個兩歲女孩連續被兩輛貨車撞倒,十幾個人步行或開車經過她。他們為什么不停下腳步或下車幫助她?
問題回顧
1.下列哪一項是社會心理學家做出的基本假設?( )
a.社會問題的起因很復雜,我們永遠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
b.研究色情制品對人的影響很復雜,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
c.許多社會問題可以被科學地研究
d.許多人在緊急情況下無法幫助他人,因為他們不在乎他人
2.社會心理學發現,以下哪一項是正確的?( )
a.由于后見偏差,在我們了解某件事之后,它有時看起來很明顯
b.大多數人可以在知道研究結果之前就輕松地預測它們
c.明智的人(如我們的祖父母)可以在知道研究結果之前就輕松地預測它們
d.大多數人可以在知道研究結果之前就預測研究結果
3.社會心理學家如何形成理論和假設?( )
a.基于前人的理論和研究
b.對前人相關研究理論不認同
c.基于對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形成的理論和假設
d.上述所有答案都正確
“問題回顧”答案,請掃描章末二維碼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