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7
疾風勁草

征服了巴比倫之后,居魯士一統西亞,此后,又經過近十年的勵精圖治,波斯國力日隆,幅員之廣,更是曠古未有。此時的居魯士已到了耳順之年,但他既然號稱“宇宙之王、萬王之王”,自然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對現有的國土,仍然不滿足。據希羅多德分析,他的下一個獵物可能是埃及。

擁有千年輝煌與富庶的埃及,對從赫梯到亞述的歷代征服者都有著磁石般的吸引力。或許居魯士也確實有過試劍金字塔、飲馬尼羅河之志,但在沖出亞洲之前,他必須確保大后方的安全——對付埃及不用急,反正他們是定居民族,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倒是帝國東北邊境的中亞大草原上,來去無蹤的游牧民族馬薩格泰人,比較讓人頭疼。

馬薩格泰人,原本和波斯、米底沾親帶故,大家的祖先都是當年生活在黑海到里海之間的印歐語系游牧民。后來印歐人大遷徙,馬薩格泰人祖上這一支,遷到了咸海以南,錫爾河(中國史書稱“藥殺水”)東北到巴爾喀什湖一帶。那里遠離文明社會,所以當波斯人和米底人已經在兩河文明的熏陶下掌握了先進文化時,馬薩格泰這個印歐人種的東支仍然過著古老的游牧漁獵生活。他們崇拜日月星辰飛禽走獸等自然神靈,部落中實行原始共產主義,雖然是一夫一妻制,但妻子在婚后可以與任何男人發生關系,堪稱古代的性解放先鋒。他們基本不知城市文明為何物,勒內·格魯塞的《草原帝國》中說,這些游牧民族雖曾與兩河文明有過接觸,但在生活方式上幾乎沒有受到后者的影響;希羅多德則說馬薩格泰人終生都不播種任何植物。另有一種說法稱,他們的名字“馬薩格泰”一詞,原意是“食魚者”。

前文提及的曾消滅米底人第一個王國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也是馬薩格泰人的遠親。斯基泰人被米底王庫阿克薩列斯逐出米底國境,但仍為米底及波斯的邊患。馬薩格泰人也差不多,他們一樣居無定所,仗著弓馬嫻熟,經常襲擾波斯邊境,來如天墜,去似電逝,極大地威脅著定居的波斯人。

居魯士雖強,畢竟不可能同時打贏兩場戰爭,他深知如果不先穩固中亞就遠征非洲,很可能會后院起火,首尾不能兼顧。因此,他決定先搞定馬薩格泰人,手段是一貫的“先禮后兵”。

其時,馬薩格泰人的首領是托米麗司女士,她是前任國王的遺孀,先王卒后權攝國政還不太久,她膝下有個王子,名叫斯帕爾伽披賽斯,年紀尚輕。居魯士了解了這一情況,頗有心思“欺他寡婦與孤兒”,公元前530年,他給托米麗司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求婚信,大意是說:夕陽是遲到的愛,夕陽是未了的情,你晚年寡居寂寞,何不跟我來一場黃昏戀?我們都是一國之君,門當戶對,若能成了好事,非但兩人可以琴瑟和諧,兩國也能和平共處。

這一招看起來眼熟,后世的匈奴大單于冒頓也對劉邦寡居的老婆呂后來過這手,這并不是游牧民族的專利,有教養的居魯士大帝同樣用此伎倆。由此可見,對男人來說,建功立業的英雄情結和憑著生理優勢耍流氓的沖動,總是交織在一起的。

再說馬薩格泰方面。大款上門求婚,托米麗司女王并沒為之竊喜,馬薩格泰人的文明程度比不了波斯,但政治智慧一點不差。女王知道波斯大帝并不是真的看上了她“半老徐娘,風韻猶存”,這所謂求婚,背后有著太明顯的政治企圖,居魯士真正惦記的,是馬薩格泰人的地盤和部族。女王給居魯士寫了一封回信,在信中,她沒像呂雉女士那樣玩虛文自謙“年老色衰不堪驅馳”,而是直截了當地答復波斯王:沒門!

這一來,箭在弦上的居魯士更是不得不發了,因為現在除了上述的戰略考慮,又加上了他“萬王之王”的面子問題。波斯王統領大軍,兵進錫爾河。

此時居魯士在位已近30年,他的征服之勢有如浩蕩之風,席卷西亞,這次卻無法讓草原低頭。托米麗司女王不是怕事的人,她一面調兵遣將,嚴陣以待,一面派出使者帶話給居魯士:“想打的話盡管過來,你要是敢渡錫爾河來犯,我非但不會擊你于半渡,還會率部退讓出三天的路程,給你留出戰場;你若膽小不敢來,我就打過去,你也撤出三天路程,我們背水列陣,跟你一決雌雄。”

居魯士此時愈發看出了這個女人不尋常,沉著機靈有膽量,不可小覷。他召集手下眾臣商量。幾乎所有人都表示,應該占據地利之便,放馬薩格泰人過來打,只有一個人持不同見解,就是前呂底亞國王克洛伊索斯。他以自己的慘痛教訓現身說法,向居魯士解釋所謂主場優勢其實伴隨著很大的風險,因為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戰,一旦輸了敵人會乘勝追擊直逼都城,而即便贏了,也不過是將敵人趕回邊境線而已,戰果遠不如在敵國作戰豐厚。因此他建議不要放馬薩格泰女王過來,而應該采取主動,勇敢地打過去。

居魯士也覺得克洛伊索斯與自己英雄所見略同,他是傾向于進攻的,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況且,如果不敢回應一個婦人的叫陣,那波斯大帝的顏面何存?于是他答復來使,說決定渡河決戰,讓女王按照約定后退。

行前克洛伊索斯又獻上一計,居魯士聽了更覺心里有底,他留下克洛伊索斯輔佐王儲岡比西斯(居魯士之子,他為兒子取了父親的名字),并叮囑兒子務必要尊敬克洛伊索斯。然后他親率一支精兵,渡河而去。

馬薩格泰人果然如約后撤,給波斯軍讓出了一大片空地,過河之后居魯士在此扎營。隨后,他依照克洛伊索斯的計策,向前推進一段,又虛設一座大營,只派了若干老弱士卒把守,自己則率領精銳潛回河邊埋伏。同時,在空營中放置了美酒佳肴,命守軍敞開肚皮吃喝。一時間草原上酒香四溢,傳于數里。

馬薩格泰人聞香而至,這一次他們出動了全族三分之一的兵力,由小王子斯帕爾伽披賽斯帶隊,殺奔波斯營帳,留守的酒肉兵招架不住,旋即走死逃亡。此時營中酒食尚多,馬薩格泰人平素衣食簡陋,加上打了勝仗心中快慰,當即就甩開腮幫子,享用戰利品,不一會,自王子以下個個醉臥沙場。

這時,算準火候的居魯士率兵殺了回來,醉眼蒙眬的馬薩格泰戰士們被波斯人一陣砍殺,死的死抓的抓,斯帕爾伽披賽斯王子也做了俘虜。

消息傳回馬薩格泰人處,得知愛子被俘,托米麗司女王這回真的著急了,為了保護小羊,老山羊都會目露兇光,何況是草原狼族的首領?她再派使者去見居魯士,說如果波斯王肯放斯帕爾伽披賽斯回來,兩國就此罷兵,馬薩格泰人不為死于波斯人奸計的同胞尋仇,否則,女王撂下了狠話:“憑馬薩格泰人的太陽神起誓,不論你多么嗜血如渴,我都會讓你把血飲飽!”

經此一役,居魯士覺得馬薩格泰人有勇無謀,其國損兵什三,旦夕可下,實在沒必要跟女王再講什么條件,他并沒理會這個最后通牒。

再說被俘的斯帕爾伽披賽斯。他醒來后羞憤不已,向波斯王請求松綁。根據一貫的寬大政策,居魯士也沒打算為難他,便下令為王子解開束縛,可惜他不知道這個少年竟是如此烈性,他雙手一獲自由,立即搶了一柄戰斧,劈開了自己的腦袋。居魯士不殺王子,王子因他而死,這樣的慘變他也始料未及,此時波斯人與馬薩格泰人之間已沒有任何緩和的余地,托米麗司女王盡起傾國之兵,來報血仇。

大決戰開始了,雙方都以弓箭見長,大草原上箭矢橫飛,遮天蔽日,箭鏃用盡之后,兩軍將士揮舞著利刃沖向彼此,車錯轂兮短兵接,矢交墜兮士爭先……關于這場大戰的詳情,我們今天所知僅限于此,《希羅多德歷史》對這一戰的描寫僅有區區百來字,不過從希翁的字里行間,還是可以越過千年往事,感受到當時的慘烈與血腥,他說:“在所有非希臘人進行的一切戰爭當中,這確實可以說是最激烈的一次了。”

廝殺持續了很久,居魯士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低估了對手復仇和求生的意志,經過血戰,作為哀兵的馬薩格泰人得勝,波斯大軍幾乎被全殲,在死尸堆中,馬薩格泰人發現了居魯士。此刻,曾經站在宇宙頂端的波斯大帝,和其他尸體一樣倒在血泊之中,并不能多占一尺一寸土地。托米麗司女王命人割下居魯士的首級,扔進一個盛滿人血的革囊之中,她的誓言兌現了,“不論你多么嗜血如渴,我都會讓你把血飲飽”!(另有說法稱居魯士死于公元前529年。)

克洛伊索斯的智謀和見識對波斯帝國的政治經濟功莫大焉,他“御敵于國門之外”的策略,卻導致了波斯王身首異處;而居魯士的一生,長于牧人妻室帕斯科之手,死在牧民女王托米麗司刀下,真正是成敗一知己,生死兩婦人。后來居魯士的遺體被波斯人尋回,葬在王城帕薩加第附近,那是一座高約10米的石頭陵墓,古拙大氣不尚奢華,墓志銘曰:“世人啊,我是居魯士,創建了波斯帝國的人,因此,無論你是誰,請不要記恨我這座陵墓吧。”時至今日,雖然墓穴早已被盜空,所幸地上的陵寢仍在,供包括亞歷山大在內的后來者憑吊遐思。但對那顆浸泡在殷紅的人血里的頭顱來說,什么榮辱成敗,什么千秋萬代,都已與它無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梧州市| 大冶市| 凤城市| 砚山县| 丽江市| 新化县| 洛隆县| 深圳市| 微博| 灵台县| 崇左市| 泽州县| 新安县| 即墨市| 祁东县| 钦州市| 静海县| 英德市| 龙川县| 温州市| 马山县| 天全县| 庆城县| 台南县| 南平市| 西盟| 九江县| 左贡县| 同江市| 桐乡市| 抚远县| 繁峙县| 横峰县| 宜昌市| 江津市| 县级市| 泾阳县| 邛崃市| 绥德县| 维西| 比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