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本書的結構

本書按照“總—分—總”的結構,首先構建全書的理論分析框架,其次用該分析框架分別對不同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內容進行敘述與論證,最后總結地方政府實施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背后的行為邏輯,并提出政策建議。具體如表1-2所示。

表1-2 全書結構

第一章介紹了改革開放至今,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本章以2015年以來中國實施的新一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為抓手,梳理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以及統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相關背景知識,并圍繞各地開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實踐與差異,提出本書的研究問題,引導后續章節內容的展開。

第二章介紹了不同時期中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宅基地和征地制度的特點與歷史沿革,并從全局的視角分析中央政府在不同階段對于公平與效率的權衡。以此為依據,本章剖析了中國農村土地制度中城市與農村的關系、中央與地方的互動以及政府與市場的邊界,為理解新一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邏輯奠定基礎。

第三章構建了一個“激勵機制—制度環境—政策工具”的三層次分析框架。在該框架中,激勵機制層次刻畫出中央政府通過財政和晉升兩種激勵讓地方積極執行上級政府決策,從而維護政府組織的穩定和上級政府的權威;制度環境層次刻畫的是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行為的具體限制,實質上反映了中央政府的價值目標,即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中保護誰的利益,著重關注土地的哪方面屬性,等等;政策工具層次體現的是地方政府的行為選擇,是地方政府回應中央政府改革要求的具體行為表現,也是地方政府在約束情境下對制度環境和激勵機制的直接反饋。三層次分析框架刻畫了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中中央與地方之間的互動關系,是解釋第四章至第七章地方治理行為的基礎。

第四章關注了地方試點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改革中的表現異同,總結提煉了地方試點在不同情境下的政策行為規律(pattern),并根據第三章構建的“激勵機制—制度環境—政策工具”的分析框架進行了解釋。本章首先梳理了中國農村土地非農化利用的制度環境的初始狀態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發生的變化,識別了中央政府的價值目標和對地方政府行為限制的變化,接著結合浙江省德清縣、福建省晉江市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的入市制度改革實踐,總結了地方政府的行為選擇差異,并評價其實施績效,然后從地方目標、經濟特征、農村集體組織自治能力和資源稟賦方面對試點地區的差異進行了解釋。最后得到本章的結論和政策啟示。

第五章首先以浙江省義烏市、江西省余江縣和貴州省湄潭縣為例,考察東、中、西部地區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的政策安排、實施過程和最終效果。接著,本章分別總結義烏“漸進式”改革、余江“減法式”改革和湄潭“標準化”改革的突出特征,并利用“激勵機制—制度環境—政策工具”的分析框架來解釋上述三地改革策略的空間和時間演化差異背后的行為邏輯。最后,本章提出了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議。

第六章討論了農村征地制度改革,尤其是留用地制度的出現和演變。首先,以浙江省杭州市、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和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三個地區的留用地政策為例,闡釋了留用地制度的典型設計、主要特征和成效。在此基礎上,基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條件,對不同地區的政策選擇、政策績效的空間和時間演化差異及規律進行辨析,從而嘗試揭示征地制度演進背后的政府行為規律。最后,基于各地方實踐經驗,對當前農村征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參考性的政策建議。

第七章以三項土地制度改革為基礎,探討了統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地方行為選擇。本章在梳理統籌改革這一制度設計由來的基礎之上,結合典型試點區域的統籌改革實踐和經驗做法,分析了不同地方統籌改革的政策選擇差異,揭示了地方政府在統籌改革方面的政策選擇邏輯,并嘗試總結了當前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統籌改革的主要經驗與啟示。

第八章在總結各地土地制度改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聚焦地方政府的行為邏輯,旨在通過梳理央地關系,識別土地制度改革中地方政府積極或消極的行為及其背后的原因。通過分析激勵機制、制度環境和地方情境對地方政府行為的影響,我們既發現了地方政府在改革中采取的“共性”行為,也看到了不同地方政府的“特性”行為。這些行為都構成了地方政府的“理性”選擇。

第九章是中國故事的經驗總結和政策建議。我們圍繞“激勵機制—制度環境政策工具”的主線,歸納總結了本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實施的特征、績效及全書的研究結論。我們希望本書的研究結論能夠為中國土地資源治理轉型提供本土化的理論支撐。同時,我們將提供在現有體制機制不變或可變兩種情形下,實現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績效的相關政策建議,為當前正在全國開展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決策參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昌县| 陇西县| 千阳县| 灵宝市| 柘荣县| 平湖市| 安仁县| 信丰县| 延吉市| 太和县| 扶余县| 德州市| 汕头市| 雅安市| 蓝田县| 博客| 康保县| 峨边| 澳门| 昌乐县| 宁德市| 沙河市| 都昌县| 巢湖市| 武义县| 尚义县| 怀集县| 佛教| 黔西县| 临沭县| 无为县| 喀喇沁旗| 安徽省| 富民县| 泸定县| 门头沟区| 高雄市| 蓝山县| 丘北县| 汤原县|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