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童年生活

我的童年是在艱苦、病痛和歡樂中度過的。

我同我的雙胞胎弟弟出生于1945年7月12日(陰歷六月初四,子時)。我滿月三天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我小時候家里很苦,父親基本沒有工作,全憑爺爺的雜貨鋪過活,生活很拮據。我姐姐是1943年出生的,她兩歲時,母親生下我和弟弟。本來生活就很拮據,突然又增加了兩個孩子,到了幾乎無法養活的地步。母親要協助爺爺照看雜貨鋪,還要打柴燒飯,勞累得幾乎沒有奶水,根本不夠我們小哥倆吃,但我家又買不起奶粉,我和弟弟幾個月時就開始喝玉米面糊糊。弟弟不肯吃這些東西,活了不到一周歲就病餓而死。母親告訴我,我之所以能活下來,是因為口壯,無論什么我都吃。當然也只能算是勉強活下來,因為我從小就體弱多病,幾次瀕于死亡。大概在兩三歲的時候(那時我已經記事了),我得了一場大病,已昏死過去,但氣息尚存。實際上我已經體會到了死亡的滋味。在臨近死亡時,我已經感覺不到痛苦,但十分恐懼。在我尚存的意識中,覺得自己孤零零地走在一個曠野里,周圍全是黃沙灰土,天昏地暗,毫無人煙。我非常害怕,不知道向何處去。這時,我聽到一個聲音在呼喊我的乳名,漸漸地聲音大起來了,我回頭一看,是我的母親,就急忙奔向母親的懷抱。在我蘇醒過來后,才發現母親和姐姐在我身邊哭喊著我的乳名。我想,也許是乳名救了我。我的乳名叫“永來”,永遠地來(我弟弟的乳名叫“雙來”)。我體質很差,腿酸腿疼,晚上腿酸得無法入睡,經常在夜里喊,腿酸啊,腿酸?。⌒枰赣H給我捶腿才能慢慢入睡。我腿軟得不能較長時間站立,七歲才能走路,上小學時是我舅舅家的大哥背著我上學。從初小升高小時,我體重只有21公斤,高小升初中時,體重也才39公斤。上大學那年(1965),我體重還不足50公斤。我從小就患有左側腹股溝淋巴結核,老是流膿流水,直到十幾歲后才基本愈合,現在還是疤痕滿布。那時沒有人相信我能活到成年,這也是父母后來還要再生幾個孩子的原因,他們想再要一個男孩,作為我的候補。在我后面他們一連生了四個女孩,到最后才是一個男孩。他們的身心也都因此垮掉了。

我小時候是在困苦中度過的。每天只吃兩頓飯,早晨一般是喝小米粥,稀得可以照月亮,晚上喝高粱米粥。中午沒飯吃,有時餓得直發昏。冬天的中午有時在火盆里燒個土豆充饑,有時啃個凍豆包。日子好過些的時候,母親會偷偷給我五分錢讓我到街上買一個饅頭或割一塊切糕吃。

爺爺開雜貨鋪時,我家的日子還算過得去,因為每天都有些營業收入。生活雖然困難,但爺爺很重視老禮兒和年節,無論如何都要把日子過得好些,以免被街坊四鄰笑話。

我們小孩當然盼著過年了,過年總會吃餃子,穿新衣。我們那里有一句順口溜,叫作“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就好像對我說的一樣。臘月里,就開始忙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包豆包。爺爺從農村買來大黃米,用水泡后,磨成面,和好,在炕頭上發酵,兩三天后,包入熟豆餡,做成豆包,放鍋里蒸熟,金黃色的,十分誘人。東北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把豆包凍起來。我們包了很多,放在外面的大缸里凍起來,隨時可以在火盆里烤熱了吃。實際上有時我們餓了,直接就啃凍豆包。到年根底下,還要發面,包面饃饃(里面包入豆餡)、棗糕等。家里有饃饃模子,扣出各種花樣的饃饃,我們都很喜歡吃。母親把面做成棗山,放在神仙排位前做供品,過了正月十五后再撤下來,重新蒸著吃。

到了臘月二十九左右,爺爺打開箱子,拿出使用多年的供器,有香爐、供盤、蠟座等(可惜這些供器在爺爺去長春居住時全部作為廢銅爛鐵賣掉了,估計里面有不少珍貴的古董)。墻上掛上財神爺的畫像。三十晚上燒香、點蠟,供上水果、點心等供品,給人一種神圣和神秘的感覺。我們家有兩根很粗的蠟燭,只有三十晚上才點上,點一會兒就吹滅,怕燒沒了。這兩根大蠟燭可能已經用了很多年了。

三十晚上全家開始包餃子,會包很多,包完一蓋簾就放到外面凍起來。小偷會乘機來偷餃子。那時我們那里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就是知道小偷來偷餃子也不去抓,因為小偷也要過年呀!實際上小偷也不會把一家的餃子都拿光,他們會各家拿一點,吃百家的餃子。餃子里要包幾枚硬幣,年夜飯要吃餃子,誰吃到了包有硬幣的餃子就代表誰有福氣。為了吃到硬幣,我們都會多吃不少餃子。我還真有運氣,吃到硬幣的時候最多,姐姐為此很生氣,但她不知道硬幣把我的牙硌得生疼。

三十晚上十二點,要接財神。爺爺會把門打開,燃放鞭炮,院子里點著一盆火,爺爺對著火堆磕頭,還念叨著:“財神爺到我家來吧!財神爺到我家來吧!”我當時覺得好笑,放鞭炮不是把財神爺嚇跑了嗎?他怎么還敢到我家來呢?后來才知道北方的財神爺是《封神榜》里的比干,他是一個無心的人,誰恭敬他,他都不領情!我爺爺是典型的多神論者,除了供財神爺,最重要的是供灶王爺和灶王奶奶。據說灶王爺主管一家的飲食起居。家里有什么事情都要給灶王爺上供、燒香、磕頭,求其保平安。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送灶王爺回西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工作(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的三弟)。因此每年那時,母親都要跪在灶坑前,把舊的灶王爺畫像燒了,順便向灶坑里扔些灶糖(據說是為了讓灶王爺嘴甜些,到玉皇大帝那里多說些好話)。母親邊燒邊念叨:“灶王老爺本姓張,上上方見玉皇,好話多說,壞話別講。”我們小孩當然高興了,因為那天可以吃到黏黏的灶糖。臘月三十家里會換上新的灶王爺畫像供在廚房。灶王爺佛龕上的對聯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或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我們家還有一個神位,供奉的是狐(貍)黃(鼠狼)二位大仙。東北好多人家都供狐黃大仙,據說狐黃在深山中修煉成仙后,會幫助人們驅邪解難。東北老有狐黃大仙顯靈助人的傳說。狐黃大仙的牌位每年都要用紅紙重寫:狐黃二位大仙之位。神龕上也配有對聯,上聯:在深山修身養性,下聯:出古洞四海揚名,橫批:有求必應。我們家還供觀世音銅像、眼宮娘娘畫像(如果害眼病,可以求她保佑治愈)等。那時我們家和其他人家供那么多位神仙,與其說是迷信,不如說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人來保佑家人平安無事。過年時把這些神仙請出來朝拜,我們小孩子的事就多起來了,要在每個神位前都磕頭,回報是可以得到一兩個供果吃。

最熱鬧的是大年初一。早上我們這些小孩子都換上新棉襖,到親戚家拜年。見著大人們就磕頭,嘴里喊著過年好!大人們樂呵呵地往我們手里塞壓歲錢,那時的壓歲錢也就一兩毛,但那也讓人高興得很,至少可以買幾塊糖吃。

記得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老扶余街上每年春節都要舉辦秧歌會,踩高蹺,跑旱船,耍龍燈。鞭炮、鑼鼓、喇叭聲震天響,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很幸運的是我父親是解放軍,我家是軍屬,門上會掛上“光榮軍屬”的燈籠。爺爺的雜貨鋪剛好在大街旁邊。每個秧歌隊過來都要在我家門前擺開架勢,表演秧歌、旱船等。帶頭的喊:“向軍屬大爺、大媽致敬!”圍觀的群眾熱烈鼓掌。我爺爺抱著我,對我說這是專門為我家表演的,我感到特別幸福、光榮、驕傲和自豪!

小時候還有一個節日我印象比較深刻,那就是陰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們那里叫五月節。我小的時候松花江水清得很,水里的小魚都看得很清楚。早晨起來人們紛紛到江邊用江水洗眼睛,據說那天在江邊洗眼睛一年都不會害眼病。我也去江邊洗過眼睛。后來松花江上游的吉林市建了三個化工廠,廢水直接排到江里,江水嚴重污染,再去洗眼睛,好眼睛也會得紅眼病的。這項活動只好取消。在江邊洗完眼睛后,我們便去采些艾蒿,捆好放在門框上,據說有驅逐蚊蟲的作用。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那天早上要吃面片,里面打上荷包蛋,而且荷包蛋可以隨便吃,想吃幾個就吃幾個。那時我雖小,但有一次竟然吃了五六個,把母親都嚇著了。我們還自己包粽子。我們那里端午節時門上要掛上用彩紙做成的各式各樣的葫蘆,都帶穗,還要掛上風鈴,風一吹,葫蘆穗飄揚,風鈴作響,別有一番情趣。

小時候東北的風俗、風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困難的時期是1953年爺爺的雜貨鋪歇業,爺爺和奶奶去長春我二叔家,我家幾乎沒有了經濟來源[父親在部隊(那里是供給制),沒有辦法給家里寄錢],母親因為沒有工作也沒有任何收入,生活幾乎陷入絕境。母親差不多賣掉了能賣的所有東西。她曾同姐姐和我商量,把家里的炕柜連同被垛閣子賣掉,這樣可以換二三十元錢,維持一段時間的生活。炕柜是母親出嫁時的嫁妝,是我們家唯一的固定資產了??还癖容^精致,四扇門上都鑲著帶花的瓷磚。我和姐姐都不同意賣,舍不得,而且用賣炕柜的錢維持生活也不是長久之計??!后來母親就再沒提此事。

有一件事我至今也無法忘懷。爺爺在扶余時,母親和姐姐、我及大妹住在爺爺鋪面后面的房子里。爺爺走時退掉了鋪面房,我們才到土改時分給我們的房子里去住。那是過去一個大戶人家的房子,三間一開門,我們住一間半,另一間半住另一戶人家,兩家走一個門。前面有院子,有磚砌的院墻(我們住進去時院墻已經被人拆得殘缺不全了)和小院門。一天早上,母親做了一鍋很稀的玉米面糊糊讓我們姐仨喝了(我們都沒喝飽),之后對我們說:“咱們家連一粒糧食都沒有了,中午飯肯定吃不成了。你們今天就不要出去玩了,躺在炕上節省體力。我想辦法出去給你們弄點糧食吃?!钡搅酥形?,我餓得肚子咕咕叫;到了下午,餓得頭昏腦漲,渾身無力,甚至爬不起來了。下午三點左右,母親背了半袋玉米面回來(五公斤左右),對我們說:“孩子們,有吃的了!”接著,她給我們貼了一鍋玉米面餅子。我們大口大口地吃,我一下子吃了兩個!

原來,母親把我們院墻上的青磚拆下來了一百多塊,賣給了一個工地,換了兩元錢,給我們買了玉米面。但沒想到的是,母親拆院墻磚的事被鄰居告發了。下午四點左右,有一個政府工作人員模樣的人來了。母親趕緊迎了上去,我也跟了出去。那人看了看被拆的院墻,嚴厲地對母親說:“房子是你們自己的沒錯,但院墻是公共財產,你們把院墻拆了就是破壞公共財產?,F在的解決辦法是你把錢退給人家,把磚拉回來,把墻重新砌好,要不然我們就要向上級報告罰你的款!”母親是個老實人,平時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那天可能氣急了,一反常態,像一頭發了瘋的獅子一樣對那人大吼道:“你們看看那墻是我拆的嗎?已經被別人拆得差不多了,我只是在墻基上拿了一百多塊磚,為什么不罰別人單罰我呢?我們家連一粒糧食都沒有了,我的孩子都餓得起不來炕了,我就是用賣墻磚的錢換點糧食給孩子們吃,有什么錯?賣磚的錢我都花了,罰款我也沒有!我看這樣吧,你們把我連同孩子一起關起來吧,給我們找一個吃飯不要錢的地方!你知不知道我們家是軍屬,我們沒有吃的了,就這樣我們都沒有找政府的麻煩,沒有找政府救濟,現在你們竟然要處罰我,你們的良心哪去了?”那人聽了以后,連忙說:“誤會!誤會!下不為例,下不為例!”就悻悻地走了。那人走后,我抱住母親的大腿痛哭流涕:“媽媽,你太勇敢、太偉大了!為了你的孩子,你豁出去了!”

母親有時打零工賺點錢,有時靠給人家糊紙盒、糊信封、納鞋底維持生計。我雖小但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母親糊紙盒、糊信封。有一次我對母親說:“我也幫你掙點錢吧?!蹦赣H問:“怎么掙???”我說:“我看到有人在暖水瓶里裝著冰棍賣能掙點錢,咱家剛好有一個竹皮暖水瓶,我批發點冰棍賣吧。”母親看著我半信半疑地說:“你那么小能行嗎?”(我那時8歲)我說:“我試試看吧?!痹谖业能浤ビ才菹拢赣H給了我點錢。我到冰棍廠批發了10根冰棍。那時冰棍的市場價是5分錢1根,而批發價是4分5厘1根,也就是10根冰棍才能賺5分錢。我抱著裝滿冰棍的暖瓶沿街叫賣:“冰棍!白糖牛奶冰棍??!”我感到自己喊出的聲音是膽怯甚至凄涼的。我很快賣出了3根冰棍。買第4根冰棍的是一個小伙子,可能他成心欺負我,我倒出1根給他,他說已經化了,要換1根,我只好放回去又倒出1根,他還是不滿意,連倒了3根后他竟然說不要了。本來冰棍并沒有化,這么一折騰真的化了,后來再沒人買我的冰棍了,最后我的冰棍全部化得幾乎只剩下棍了,我只能自己把冰棍水喝掉。4角5分錢批發的冰棍收回了1角5分錢,賠了3角錢。第一次做生意以失敗而告終?;丶液笪冶荒赣H痛罵了一頓。

我們那時喝高粱米粥時都沒有菜吃,母親為了讓我們吃得香些,把咸菜疙瘩切成條,淋上點油在鍋里蒸一下,我們姐弟三人每每都把一大盤咸菜吃得精光,咸得我們大口大口喝涼水。有時沒米下鍋了,我們三個孩子餓得兩眼發黑,都起不來炕了,母親只好硬著頭皮到我姥姥家或姨家拿點米面來。玉米面糊糊加野菜我能喝好幾碗。

1954年父親復員回家,帶回幾百元復員費,后來又有了工資,我們的生活才有所好轉,但好景不長,因為孩子越來越多,負擔越來越重。最后到了寅吃卯糧的地步,靠單位互助金維持,發了本月工資后幾乎全部用來償還上月欠款,然后再借一筆維持本月的生活。

我小時候家里從來沒有給我買過一件玩具。我記得自己到處撿碗碴(碗的碎片),作為跟別的小朋友玩石頭剪子布時的籌碼。如果贏了可以從對方手中得到碗碴,如果輸了就把自己的碗碴給對方。碗碴上的花好看的比較值錢。我唯一喜歡的一件玩具是我的一個遠房小哥哥送給我的一個冰猴(陀螺,可以在冰面上或堅硬的地上旋轉)。我的小冰猴小巧精致,表面漆成紅色,我非常喜歡它。小時候老和小朋友們比賽看誰的冰猴旋轉的時間長,我多數時間都是勝利者。我還有一個絕招,就是使他們的冰猴在旋轉時突然倒掉。他們在冰猴快倒掉時再抽一鞭子冰猴就會繼續旋轉,而我一抽,他們的冰猴立刻就會倒掉。每到這時,他們都會很吃驚地看著我,不明白我為什么會那么厲害。其實他們不知道,秘密就在于我是左撇子,我用左手抽冰猴改變了冰猴旋轉的方向,冰猴當然會倒掉。很多孩子都喜歡我的冰猴,想拿東西跟我換,我一直沒答應。后來有一天,我的冰猴生生被一個我不認識的比我大一些的孩子搶跑了,我大哭著跑回家告訴母親,母親非但沒有安慰我,還罵了我一句“沒用的東西”,使我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挫傷,此后再也不敢跟比我大的孩子玩了。

時代的變遷給我的成長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從小就對共產黨、毛主席有著深厚的感情,打心眼里感謝共產黨、毛主席、解放軍把我從舊社會解救出來。由于我父親參加了解放軍,我家是軍屬,因此給我家分了房子,我們后來住的房子就是分到的。年節時政府還會派人來慰問,送來一些米面。學校還組織一些學生幫我家打掃衛生。

我兩歲多就開始記事了。當時老扶余是解放區,我因此見到了我們自己的隊伍——八路軍。他們列著隊,唱著“八路好,八路強,八路軍打仗為老鄉”的歌曲,幫老百姓挑水、干活。對我們小孩也是和藹可親。父親就是在那個時候參加八路軍(后來改稱解放軍)的。我從小就對解放軍有著敬愛之情,想長大后也當解放軍。

我小的時候,東北的生活很清苦,要飯的人比比皆是,我爺爺開的雜貨鋪前老有來要飯的。要飯的跪在爺爺的小鋪前,叫著爺爺、奶奶、大叔、大嬸給點吃的吧??粗麄円律酪h褸、骨瘦如柴的樣子,我的憐憫之心油然而生,每次都讓爺爺拿點東西給他們吃(盡管我們自己也吃不飽)。在雜貨鋪前面有木制的垃圾箱,每到晚上,一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就搶著在垃圾箱里睡覺。我也看到過有些孩子凍餓而死,暴尸街頭,我幼小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還記得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扶余縣城慶祝的場面。在扶余縣僅有的一條不長的主街道上,對面開來彩車,后面緊跟著游行的隊伍,人們載歌載舞,歡笑歌唱。連五音不全的爺爺也學唱《義勇軍進行曲》:“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我幼小的心靈產生了一種莫名的興奮感。我也學會了唱《義勇軍進行曲》。每當我唱起《義勇軍進行曲》時,都會感到熱血沸騰。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整個東北地區都很緊張,說美國會打過鴨綠江侵占東三省。首先要防止美軍的飛機轟炸。家家戶戶的窗戶上都貼上米字條,這樣能防止玻璃被震碎后傷人。另外,要求各家都挖防空洞,飛機要是來轟炸,必須躲進防空洞里。我家也挖了防空洞。飛機來時,警報響起,大人帶著小孩鉆進防空洞里。我記得母親帶我鉆過一次防空洞,但飛機并沒有在我們那里扔炸彈。警報解除后,我們從防空洞里爬上來。我倒沒覺得害怕,反而覺得好玩兒。1951年,我們那里建立了朝鮮學院,收留朝鮮孤兒。他們都是學齡兒童和少年,住的是臨街的房子,我們從外面可以看到他們的起居情況:每個房間都有幾張雙層床,統一的被褥,統一的服裝,早上要統一出操。他們戰爭孤兒的身份,激起了我的同情之心。1952年,我上小學一年級,還和朝鮮小朋友搞過聯歡。老師還教我們用朝鮮語唱《金日成將軍之歌》,并在聯歡會上表演,博得熱烈的掌聲。朝鮮學院直到1958年才被撤銷。

1951年起,志愿軍傷病員開始多起來了,為此扶余建立了榮軍醫院,為志愿軍傷病員治傷治病。志愿軍傷病員有的拄著拐杖,有的頭上纏著紗布,但都很樂觀。我們這些小孩兒總是纏著他們給我們講朝鮮戰場上的戰斗故事,我們聽得津津有味,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對抗美援朝有著深刻的記憶。那時,我對美國鬼子充滿了仇恨,也認為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友誼是牢不可破的。那時我會唱一首歌:“嘿啦啦啦,嘿啦啦啦,天空出彩霞,地上開紅花,中朝人民團結緊,打敗了美國兵,全世界人民拍手笑,帝國主義害了怕!”還學會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在我的心目中,志愿軍就是最可愛的人。

1951-1952年開展的“三反五反”運動我也有些印象,那時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大標語滿街都是,也聽說過毛主席親自下令槍斃了兩個貪污公款的大官劉青山、張子善,我們縣也槍斃了一個干部,他貪污了3萬元錢。可以說我從小就挺恨貪官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左旗| 南安市| 延长县| 图们市| 南昌县| 榆树市| 乐东| 潼南县| 彝良县| 安溪县| 中卫市| 岚皋县| 三门峡市| 湟中县| 咸阳市| 鹤庆县| 南宫市| 沙田区| 子长县| 织金县| 四川省| 富阳市| 德清县| 深泽县| 扎鲁特旗| 连山| 务川| 新田县| 农安县| 襄城县| 鹤岗市| 安阳县| 凯里市| 永兴县| 漳平市| 平顺县| 彭阳县| 伊川县| 万荣县| 浙江省| 永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