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冷峻犀利的斗士:許云峰
- 《紅巖》名師導讀(寫給孩子的名著導讀課)
- 牟穎著 汪龍麟 管然榮主編
- 2856字
- 2023-03-31 14:22:19
本章導讀
許云峰,人物原型為許曉軒。九一八事變后,許曉軒投身于抗日洪流之中;1938年加入共產黨,負責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刊物《青年生活》的編輯和發行;1939年,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部長;1940年,被叛徒出賣,不幸被捕;獄中,成立獄中臨時黨支部,擔任黨支部書記,領導獄中地下斗爭;1949年重慶解放前夕,被殺害。
小說人物許云峰與許曉軒的經歷基本一致。在小說《紅巖》中,還添加了其被捕前、在獄中以及被殺害時的典型情節,不僅有助于豐富人物形象,而且增強了故事的可讀性,使得這位共產黨人高大偉岸的形象永遠活在讀者心中。
人物賞析
沉穩機警的戰士
許云峰沉穩機警,做事細致周全,他能冷靜觀察外在形勢,在沉靜中以不變應萬變。他總能捕捉到可疑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判斷,將損失降低到最小。
霏霏春雨中,老許踏入沙坪壩書店聯絡站,看到嶄新的書架時,他“目光一閃”,意外的表情已透露出波瀾起伏的內心。當老許看到樓梯間堆放著的紙,尤其看到陳松林的寢室有“兩套盥洗用具”時,一連串的疑問涌上心頭,他瞬時警覺,并判斷出有危險。他聽到不成熟的陳松林咬牙切齒地說“別人怕特務,我可不怕”后,緩緩地告訴他:“我們需要的是冷靜,不是害怕,也不是硬拼”“和敵人作斗爭,我們要知己知彼。”老許冷靜分析,力圖深挖到事實的真相。老許一般不會輕易下結論,而是深思事件背后為何隱藏著如此大的不可原諒的錯誤。最終,他當機立斷,放棄聯絡站,及時轉移相關同志。
面對突發事件,許云峰沉著鎮定,舍己為人,表現出無比的堅強和果敢。亂哄哄的茶園,仍然成為叛徒甫志高獵捕的范圍。當發現敵特的搜索圈逐漸緊縮,許云峰把茶碗一推,迅速交代任務,并不慌不忙地迎了上去。許云峰被捕后,面對徐鵬飛肩章上金星的閃亮,他異乎尋常的鎮靜驚住了敵特頭目。他看出,徐鵬飛貌似驕橫又閃爍不定的眼神里,掩蓋不住內心的空虛和迷茫。許云峰從始至終神態自若,面對血肉模糊的戰友,他仍然能從“廉價的感情”中超脫出來,克制住沖動,還之以憤怒的目光。
盡管在暗無天日的魔窟,盡管被折磨得虛弱不堪,許云峰仍然保持著驚人的冷靜。他身體瘦弱無力,目光卻炯炯有神;他滿懷興奮與愉快,痛斥敵特的骯臟嘴臉;他旁若無人,徑直走向敞開的地窖大門,朗聲命令特務帶他到最終的刑場。
無論是在艱苦卓絕的斗爭形勢下,還是在糖衣炮彈般的政治陷阱中,許云峰都能機警冷靜地分析,果斷堅決地判斷。他是一個沉穩機警的先鋒戰士。
冷峻犀利的斗士
許云峰被捕前的最后時刻,李敬原久久回望著許云峰的背影,他淚眼模糊,步伐沉重。
正是這個可敬的背影,堅決果敢,屹立于天地間。許云峰像是一個無所畏懼的斗士,他有著從容應對一切苦難的勇氣。當然,他還有那熾熱的信仰,以及滾燙的友情。
許云峰善于冷靜觀察,伺機而動,置敵人于束手無策的窘境。許云峰被捕,審訊室里的徐鵬飛早已做好準備,他低伏著,隱藏著,試圖偷偷逼近獵物,一舉撕裂對方的喉嚨。然而,一場心理上的殊死較量,竟然讓徐鵬飛束手無策,一敗涂地。一開場,徐鵬飛就慌了陣腳。老許看到了敵特頭目“貌似驕橫卻又目光不定的神情”“面似從容卻又緊握兩拳”,看穿了他內心的空虛與驚慌。他滿不在乎地坐下,他漫不經心的神情,使得徐鵬飛“閃光”的肩章、所有的情報、慘烈的酷刑都化為一場笑料。在看到血肉模糊的成崗后,許云峰拼命克制沖動,以一種傲然挺立的姿態,還敵特以一記重重的耳光。為了保護組織,許云峰不露聲色地引導敵人作出錯誤的判斷,他說:
我是地下黨市委委員,工運書記,你們也許還知道我和《挺進報》的關系……
整個審訊,在敵我關系中他陡然變被動為主動,冷峻機智的他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人的責任擔當。
相比陰森恐怖的審訊室,陳設堂皇的大廳里更加危機四伏,但許云峰保持高度的理性,成功地拆穿了敵特的陰謀。徐鵬飛要撰寫標題為“中共地下黨負責人與政治當局欣然合作”的新聞,并配以宴會上許云峰與敵特碰杯的照片。許云峰精準判斷出宴會的“鴻門宴”性質:在“卑躬屈膝的逢迎中”暗含著殺機。他保持機警的敏銳度,看穿對方的復雜心態,由此,堅定了自己的行為立場與方向。他不動聲色地觀察,當遇到金發女人瑪麗遞來的酒杯時,他巍然不動;當徐鵬飛的酒杯再次送到他手邊時,他熟視無睹,不假思索就猜出了對方的陰謀;繼而,他義正詞嚴地宣布:
今天的滿桌酒席,全是從哪里來的?你們說,是從哪里來的?嗯?!這全是你們搜刮來的人民的血汗!告訴你們,共產黨人決不像你們國民黨這樣卑鄙,拿人民的血汗來填灌骯臟的腸胃!要干杯,你們自己去干吧![1]
許云峰的尖銳果敢,來自其堅定的政治立場、赤誠的政治信仰及滾燙的戰友感情。因此,當面對威逼利誘的敵特頭目時,許云峰毫不客氣地直刺對方廉價的“政治價值”。
頑強堅韌的勇士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許云峰不愧是真正的勇士,他不僅用意志力抵抗酷刑,還用手指挖出一條通往自由的血路。
受刑后的許云峰,被擔架抬進了集中營的大門。他出場時的形象,令人毛骨悚然。《紅巖》中這樣描述:
一床破舊的毯子蓋在擔架上,毯子底下,躺著一個毫無知覺的軀體……看不見被破毯蒙著的面孔,只看到毯子外面一雙鮮血淋漓的赤腳。一副粗大沉重的鐵鐐,拖在地上,長長的鏈環在樓板上拖得當啷當啷地響……被鐵鐐箍破的腳脛,血肉模糊,帶膿的血水,一滴一滴地沿著鐵鏈往下涌流……擔架猛烈地搖擺著,向前移動,釘死在浮腫的腳脛上的鐵鐐,像鋼鋸似的鋸著那皮綻肉開的、沾滿膿血的踝骨……[2]
此處省略了用刑時的場面。然而,“無聲勝有聲”,每一處傷口,都讓人自然地聯想到許云峰被刑具猛烈抽打時的劇痛。劇痛,并沒有使革命者的斗志渙散,反而喚起了他們更加強烈的激情。高昂的歌聲,讓戰友更加萬眾一心,魔窟里的小鬼個個聞風喪膽。許云峰站在鐵門邊,向上眺望滿天星辰,用意志和決心證明著革命組織的存在。
頑強的意志力最終給予了戰友生的希望。許云峰從渣滓洞,轉而被押解到白公館。在陰暗潮濕的巢穴中,他以霉爛的稻草作為掩護,一指頭一指頭地挖出了一條生命通道。混著石灰粘凝起來的條石和巖塊,滲透著已經灰褐色的鮮血,長年累月地造就了奇跡。
若不是鋼鐵般的意志,如何使這血肉之軀喪失了痛感,承受著無法想象的酷刑?若不是堅定的信念,這孱弱快要斷氣的人,如何戰斗到生命最后一刻?許云峰是紅巖英雄的代表,更是民族精神的脊梁!
高瞻遠矚的上級
許云峰不僅是戰士、斗士、勇士,更是一個高瞻遠矚的上級。在突發事件的處理方式上,他表現出超乎常人的成熟和精準的預判力。
茶園遭捕時,他反應迅速,短時間內安排好人員轉移;審訊室里,他拼命克制憤怒,超脫于感性之外,冷靜地痛斥敵特頭目,讓他們無處遁形;集中營中,他傷痕累累的身軀,保留的不是仇恨與憤怒,而是把信念轉化為讓同志振奮的力量;白公館內,人間煉獄般無一絲光芒,他沒有絲毫頹靡,沒有任何退縮,心中的那團火始終為戰友點燃。為了同志們,為了勞苦大眾的解放,他創造了生的奇跡!
無論在何種境地,許云峰都能夠保持遠見卓識和高屋建瓴的領導氣質,表現出成熟的革命者姿態。
注釋
[1]《紅巖》,第4章,第186頁。
[2]《紅巖》,第十二章,第2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