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曬書,造紙

酒宴過后,諸葛瞻回到武鄉(xiāng)侯府便是一頓飽睡。

他年紀(jì)尚小,睡眠時間要有10個小時。

起來梳洗、吃過早飯后便坐著馬車,匆匆前往譙周府。

身為蜀中文人之首,譙周的學(xué)生不在少數(shù),院內(nèi)不少文士來來往往,搬著竹簡,將其攤開,放在地上。

譙周見諸葛瞻已到,便對諸葛瞻招了招手:

“徒兒,幫你幾位師兄曬一曬書。”

諸葛瞻上前幫忙,院落里擺滿了竹簡,編繩已經(jīng)解開,預(yù)備更換新的編繩。

學(xué)著院中師兄弟的樣子,解開編繩,將竹簡按照順序,一根根的擺在地上。

一篇竹簡的字?jǐn)?shù)不過數(shù)百,但它的體積實在大的過分。

院中這些竹簡總共字?jǐn)?shù)不過百萬,卻能擺滿院子,諸葛瞻算是明白學(xué)富五車是什么意思了。

忙了一整個上午,譙周果然沒把他當(dāng)外人看待,諸葛瞻累的腰酸背痛,這才將所有竹簡拆開,擺放在地上。

譙周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種天氣,正適合曬書。”

諸葛瞻湊在他的身旁,好奇的問道:

“師父,為什么不用紙呢?這竹簡,一片不過能記十幾個字罷了,若是紙的話,豈不是能記數(shù)百字?”

譙周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自然是因為紙張貴了!紙張多用于友人通信,再加上紙張的質(zhì)量不好,讀起來還不如竹簡。”

諸葛瞻想了想,確實如此。曹操傳中就有記載,官渡之戰(zhàn)后,曹操繳獲了曹營中人寫給袁紹的信,他看不看,全都燒了。

公收紹書中,得許下及軍中人書,皆焚之。

這種暗通曲款之事,用竹簡目標(biāo)太大,感覺有些不可能,只可能是紙張。

“我聽說東萊人左伯擅長造紙,難道我們蜀中無人擅長嗎?”

“造紙需要麻草,此物在蜀中并不常見。”

諸葛瞻心中了然,這個時候竹紙并未流行。

蜀中什么都缺,可就是不缺竹子啊!

竹紙也不是什么黑科技,晉朝有不少書法家、畫家,那便說明這時候紙張已經(jīng)小范圍的流行。

其他人諸葛瞻不知道,但曹魏那邊的鐘繇他還是知道的。

鐘繇與王羲之并稱鐘王,是魏晉有名的書法大家,鐘繇還是楷書的開創(chuàng)者。

書法家,總不能是寫在竹簡上的吧?

秦漢時期的小吏又稱刀筆吏,主要是因為竹簡即便能記載,也不方便書寫。需要先用銼刀先刻一遍,再用筆沾墨書寫,這樣才不會褪色。

諸葛瞻心中已經(jīng)有了計較。

造出竹紙!

“師父,我想請假幾日。”

諸葛瞻忸怩。

捋了捋胡須,譙周不滿的問道:

“哦,有什么事嗎?”

乖巧的抱住譙周的大腿撒著嬌:

“徒兒,徒兒想給師父一個驚喜!”

心中連連默念,反正我是小孩子,小孩子賣萌不犯法!

譙周沉思一會,緩緩說道:

“可!”

“但要是你的驚喜讓我不滿意,那到時候我可就要給你驚喜了!”

諸葛瞻不禁腹議:

“師父,我還是個孩子啊!”

譙周轉(zhuǎn)身對一旁的另一個少年說道:

“令則,這幾日你便跟著瞻兒吧。”

少年的臉上露出陽光燦爛的笑容:

“謹(jǐn)遵師命。”諸葛瞻與少年恭敬的退下。

少年與諸葛瞻上了同一輛馬車,他的肩膀撞了撞諸葛瞻,眨巴著眼睛說道:

“我叫羅憲,字令則。我知道你!丞相的兒子諸葛瞻是吧!”

諸葛瞻同樣眨巴著眼睛看向了他:

“原來是你!”

這是諸葛瞻的心里話,自然不會喊出來。

但那驚訝的眼神還是出賣了他,羅憲困惑的問道:

“師弟認(rèn)識我?”

諸葛瞻訕訕地笑著:

“師兄神童之名,我怎么會沒聽過呢?早聽說師兄十三歲就能寫文章,大家都說你是老師門下的子貢呢!”

羅憲是譙周最出名的三個弟子之一,另兩位是寫《三國志》的陳壽和寫《陳情表》的李密。

怪不得譙周被稱為蜀中孔子,門下弟子流傳千古的便有這么多,更不提其他的郡縣之才了!

羅憲出名于永安守衛(wèi)戰(zhàn)。

蜀漢滅亡前夕,閻宇率軍支援成都,只給羅憲留了2000人。

可就靠這兩千人,羅憲抵擋住了步協(xié)、陸抗六個月的圍攻,因功被司馬炎封為冠軍將軍。

羅憲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此時他只有十六歲,正是英姿勃發(fā)之際。

“師弟想要做什么呢?”

諸葛瞻湊到羅憲身旁,神秘兮兮的說道:

“造紙!”

羅憲驚訝:

“師弟還懂墨家工法?”

諸葛瞻故作睥睨的看著羅憲:

“家父曾造出諸葛連弩、木牛流馬,我怎么會不懂呢?”

羅憲噗嗤一笑,伸手揉了揉諸葛瞻的腦袋,頗為親善的說道:

“那小師弟可要讓我增長一番見識了!”

回到諸葛武侯府,吩咐幾個家將去砍伐一批嫩竹;再叫管家拿來鐵鍋與石灰。

管家姓陸名福,是隆中時便跟在武侯身邊的舊家仆。

諸葛瞻只是做個樣品,想要大量造紙,那得是個大鍋才行。

看向身旁的羅憲,諸葛瞻開口問道:

“羅師兄,你知道蜀中有什么能工巧匠嗎?”

羅憲思索一二,答道:

“蜀中的能工巧匠首推蒲元了!說起來,他跟你還有些淵源呢!”

諸葛瞻毫不意外,這實在是正常不過,諸葛亮治蜀中,招攬人才,杜微閉門不見,諸葛亮上門三次,杜微才勉強擔(dān)任了個諫議大夫,何況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呢?

“蒲元他曾經(jīng)造出寶刀3000把,削鐵如泥。他說漢水綿軟,得要用長江之水才能淬煉。結(jié)果取水的人返回時把水弄灑了八升,便用涪水摻雜其中。蒲元用水淬刀,點破了取水者的謊言。厲不厲害?”

諸葛瞻目瞪口呆,這可太厲害了!

他怎么精準(zhǔn)的看出是八升的。

揮手示意一個家將,拿出自己的名帖要他將蒲元請來。

青竹,石灰,鐵鍋都是些常見之物,只片刻時間眾人便將這些東西拿到院子中,而蒲元也匆匆而來。

“見過小侯爺。”他向諸葛瞻行了一禮。

諸葛瞻點了點頭,開口問道:

“蒲元先生能否造一大鍋,直徑1丈上下即可(2.3米)。”

蒲元遲疑:

“自是可以,但這么大的鍋放哪里呢?”

諸葛瞻拍了拍蒲元的手,對于技術(shù)人員他一向都很尊重,蜀國人少,只能想著用技術(shù)進步去取代人力。

諸葛瞻寧可拿十個將軍再多換一個蒲元。

“我聽說蒲元先生多奇思妙想,不僅善于冶鐵煉刀。實不相瞞,我想要造紙。”

蒲元疑惑:

“造紙?”

諸葛瞻點了點頭:

“是的,用竹子造紙。”

引:

君性多奇思,于斜谷為諸葛亮鑄刀三千口,刀成,自言漢水鈍弱,不任淬用,蜀江爽烈,是謂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于成都取江水。君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雜。君以刀畫水,言雜八升。取水者叩頭云,于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以竹筒內(nèi)鐵珠滿中,舉刀斷之,應(yīng)手虛落,因曰神刀。今屈耳環(huán)者,乃是其遺范。

姜維《蒲元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谷| 乌鲁木齐县| 哈巴河县| 禹城市| 舞钢市| 慈溪市| 图们市| 永和县| 延吉市| 陕西省| 乌兰浩特市| 剑河县| 临泉县| 时尚| 扬中市| 临武县| 澳门| 台江县| 微山县| 芮城县| 仁寿县| 安吉县| 昌吉市| 成武县| 石泉县| 山丹县| 抚远县| 九寨沟县| 蕉岭县| 华池县| 南宫市| 许昌市| 宜兴市| 永安市| 莆田市| 郯城县| 罗山县| 辉县市| 利津县| 咸丰县|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