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腦科學2:記憶、壓力、動機的腦科學真相
- (日)池谷裕二
- 2087字
- 2023-03-30 10:25:32
前言
人即便閉著雙眼,也能將飯菜送入口中;即便在視線中總能看見鼻梁,也不會感覺鼻子擋住了視線。

也許會有人說:“這不是常識嘛!”事實上,這些現象非常奇妙。畢竟人用筷子夾不同的食物,手部的移動軌跡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而且雙眼緊閉時,還能微調手腕和手指的每一塊肌肉,將食物送入口中。其實,這些全有賴于大腦的作用,因為大腦會無意識地計算肌肉的運動。

視線中看見的鼻梁又是怎么一回事兒呢?為什么人們不會在意呢?無論面部朝向哪個方向,人總能在同一位置看到鼻尖。在一個人的身上,鼻子可謂他最熟悉的部位之一,但是他根本不會在意鼻子的存在,甚至視而不見。這也有賴于大腦的作用,是大腦無意識地隱藏了視線中的鼻梁。
大腦還具備許多奇妙的功能,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大腦“在無意識狀態下的活動”要顯著多于“有意識的活動”。我們在學習、生活中進行思考時,當然只能意識到有意識的活動。這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能夠通過意識感知的部分才是“自己的全部”。其實,絕大多數的大腦活動潛藏在無意識的汪洋大海中。
了解無意識,是認識大腦的樂趣所在。本書的主題,正是與各位讀者嘗試一起探索無意識的世界,了解大腦在學習、考試、生活中的更多嗜好與規律。
請大家試著回憶自己給衣服扣扣子時的情景。小時候,扣扣子是一個難以完成的動作,不過長大后,我們便能輕而易舉地完成了。我們可以一邊同家人聊天,或是一邊看電視,或是一邊思考停滯不前的工作,一邊輕松地扣上扣子。這幾乎是無意識的動作。也許準備扣扣子的確是有意識的行為,但是一旦開始扣扣子,剩下的動作就全部靠手指自動完成,等我們反應過來時,扣子已經全部扣好了。
如果衣服缺少一顆扣子,又會怎么樣呢?
當默默工作的手指滑到缺少扣子處時,應該會突然暫停動作,接著大腦也因此產生意識:“奇怪!這里少了一顆扣子。”如果一切順利,我們會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完成動作,但是一旦出現異于往常的情況,我們的大腦便會產生意識。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呢?個中原因不得而知,或許所謂的原因也根本不存在。不過,有些研究者將意識視作一種“警報系統”,即出現異常情況時,大腦會產生意識并發出警報。在扣子全部順利扣整齊的預設情況下,我們只需無意識地活動身體,機械地進行處理即可,不需要特意去深思熟慮;但是,當遇到缺少扣子的情況時,我們就得分析原因并尋求解決方法。在這個時候,“意識”就冒頭了。
如果意識反映出“意外性”,那么大腦便呈現出有趣的一面。意識產生后,大腦會對周圍情況開展分析,并靈活運用獲取的信息決定下一步動作,比如“趕緊縫一顆扣子”“避免以后丟失扣子”等。意識產生后,大腦會立馬變得靈活,適應能力也會得到提高。換言之,意識有助于促進“神經回路的發育”和“智慧的培養”。
本書是關于大腦的科普讀物,闡述與大腦相關的知識和觀點。大腦的活動幾乎是無意識的,所以大家在意識中所理解的大腦恐怕與實際并不相符。在認識大腦的結構以后,大家也許會有意外發現,也許會為之震驚,甚至也許會感到不可名狀的恐懼。
這正是本書的目的所在。了解無意識的“意外性”有助于刺激大家的意識。正如剛才所說,意識受到刺激是促進大腦成長的絕佳機會,因此我希望本書能成為大腦的“柔順劑”。
本書涉及各式各樣的內容,從記憶、壓力、動機、戀愛、減肥等話題,到大腦的未來、哲學、生命進化等知識。我自由地發散出了這么多個人想法,使本書變成,不對,應該說是不小心使本書變成了一本前所未見的獨特讀物。
同時,我也盡量介紹一般的大腦科普讀物不曾涉及的新知識,按照自己的理解對近幾年各學會發表的最新內容進行潤色,其中甚至還包含在本書出版前一個月新鮮出爐的最新信息。我期待和各位讀者一起,從日常生活走進更頂尖乃至最頂尖的腦科學前沿領域。真正的最頂尖的領域總是充滿刺激、令人心潮澎湃,我希望各位讀者也能稍微觸碰這一領域。
本書的雛形是我在 VISA 雜志上發表的連載科普文章。在編輯部的建議下,我先以口述形式補充了每篇文章的內容,接著再將錄音轉換成文字,加工改寫成文章。
我之所以選擇口述改寫而非寫作,主要出于以下兩個原因。一是為了減輕我自身的寫作負擔。撰寫文章非常消耗精力,我的本職工作不是科普作家,而是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者,如果在不熟悉的寫作方面花費過多體力和時間,對自己的研究工作造成負面影響,反而是本末倒置了。二是再精練的書面語言也遠不及口語通俗易懂。本書的每個章節由“科普文章”和“口述補充”兩部分構成,也許閱讀起來稍顯艱澀,但基于本書的誕生過程,懇請各位讀者見諒。
大家做好心理準備了嗎?接下來請跟我一起走進腦科學的世界吧!我由衷地希望大家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能體會到久違的雀躍和興奮。如果可以向各位讀者傳達“充滿刺激的絕妙感受才是科學的魅力”的觀點,哪怕只有一點,本書的目的也算達成了。與此同時,我也能從大家身上收獲身為科學家的自豪和勇氣。

圖 0-1 人腦的結構如圖所示。

圖 0-2 如果沿中線將人腦分割成左右兩半,其剖面圖如圖所示。

圖 0-3 透視人腦,海馬體的位置如圖所示。
海馬體屬于“大腦皮質”的一部分。

圖 0-4 促使人腦活動的神經元(neuron)和突觸(連接兩個神經元的接點)。
如果存在 1000 億個神經元,人腦就會得到有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