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漢風云(中)
- 渤海小吏
- 4629字
- 2023-03-21 11:10:32
四、漢武大帝謝幕
武帝回到長安后下達詔命: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衛子夫自殺。
事后清算時,誰也沒幫的北軍護軍使者任安被武帝認為是騎墻派,腰斬;太子的眾門客,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于本心,而被劉據脅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總之只要是摻和太子兵變的,全都沒跑了。至此,太子一黨,被徹底連根拔除。
太子敗后,妻史良娣、長子劉進等家眷皆在長安被殺,劉據向東逃到湖縣隱藏。包庇太子的人家境貧寒,只能靠織賣草鞋來奉養他。
有一位與劉據以前相識的富人住在湖縣,劉據派人去聯系,于是消息泄露。
八月初八,劉據的藏身之地被發現,地方官圍捕劉據。劉據閉門自縊,兩個隨逃的皇孫一同遇害。
武帝終于將自己的愛子干掉了。他是復雜的,但他似乎也沒有其他辦法,因為他要的太多了。干掉太子是他最后一戰的第一個環節。因為他從一開始就知道太子是對的,當年和小舅子衛青聊天時,他就知道。
不過,最后幾年武帝玩大了,只能把正確的太子犧牲掉了。國家確實必須要轉舵掉頭了,但這個過程,必須由武帝自己親自完成!
太子被犧牲掉后,武帝的下一步計劃是什么呢?
平反。
我被蒙蔽了!有壞人挑撥我們的父子之情!
我必須再把太子的形象樹起來,不然我無法迅速順理成章地開啟后面的休養生息階段。
早在劉據兵敗逃亡還未死時,已經有不怕死的明白人出來說話了。有一個叫令狐茂的壺關人冒著被雷劈的風險上書武帝,幫武帝捋明白了幾件事:
第一,江充是市井奴才,他糾集奸邪小人對太子進行栽贓陷害,使你們爺兒倆的關系阻塞。
第二,太子被陷害后無處申冤,他盜用陛下的部隊,不過是為了免受迫害而已。
第三,江充這貨有前科,他曾以讒言害死趙太子,天下人無不知曉。今陛下不加調查,就過分地責備太子,發雷霆之怒,征調大軍追捕太子,還命丞相親自指揮,致使智慧之人不敢進言,善辯之士難以張口。
第四,請您平心靜氣,不要苛求自己的親人,不要對太子的錯誤耿耿于懷,結束對太子的征討吧,不要讓太子長期逃亡在外!
第五,我對陛下一片忠心,隨時準備獻出我短暫的性命,待罪于建章宮外。
這份奏疏遞上去后,大殺特殺太子黨的武帝并沒有劈了令狐茂,而是沒有任何表態。按說這是頭號太子黨啊,應該把他扔敦煌去啊!
沒辦法扔。因為人家已經幫武帝把罪全推到江充身上了,他們父子完全就是被小人蒙蔽了,這就是武帝后面迅速有臺階下的理由。他要是劈了令狐茂,后面就不會有人再上這種奏疏了。
不過,這篇奏疏上早了,太子還沒死,現在我沒辦法表態。
等太子死后,武帝迅速重啟了“巫蠱之禍”的各種罪證調查,并不可思議地發現了很多不真實的情況。這是中國司法史上的又一神奇案例。幾乎所有“巫蠱之禍”陷害的被陷害的當事人(好幾萬人)都被殺掉后,武帝又奇跡般地發現了諸多冤假錯案。
此時,一名叫作田千秋的守衛漢高祖祭廟的郎官,嗅到了武帝不同尋常的態度,上疏為劉據鳴冤:“做兒子的擅自動用父親的軍隊,其罪應受鞭打。天子的兒子誤殺了人,又有什么罪呢!我夢見一位白發老翁,教我上此奏章。”
給祖宗守靈的人戳中了自己的心事,這個臺階太好了。于是,漢武帝召見田千秋,說道:“我們父子之間的事,外人難以插言,只有你知道其間的誤會之處,這是高祖皇帝的神靈派你來指教于我,你應當擔任我的輔佐大臣。”
隨后,武帝任命奏疏上得恰到好處的田千秋為大鴻臚,并下令將江充滿門抄斬,將挑撥的宦官蘇文燒死在橫橋之上,所有逼死太子的人都被滿門抄斬了。
當初參與謀害太子或與太子兵戎相見的人,像丞相劉屈氂等相關人物也以各種理由被殺或自殺,被誅殺牽連者甚廣。
后來武帝特地修了一座“思子宮”,又在湖縣建了一座“歸來望思之臺”。武帝再次用殺人如麻的行為藝術,表達了對自己孩子蒙冤而死的痛心,將所有的鍋都甩給了曾經用過、此時被拋棄的那群人。
太子劉據的冤,隨著田千秋的這封托夢上疏,以及武帝的遷怒清洗,最終畫上了句號,只不過這個句號來得有些晚。“巫蠱之禍”波及的范圍有些廣,最終受牽連者達到了驚人的四十萬之眾。
太子冤死了,但冤死的又何止太子一個。所有人,都是木偶。所有人,沒有贏家,包括后面牽線的那位。
給太子平反的同時,武帝走了第三步。
話說劉據剛死不久,和平了近七年的北疆在公元前90年再起波瀾。一月,匈奴突然發動了兩路侵襲,一路入侵五原,一路入侵酒泉,殺漢都尉各一人。匈奴人用這種幽默的方式,給正在享受人生三大悲之首的武帝隨了份子。
匈奴人喚醒了已經不愿再起干戈的獅子,醒盹兒的武帝于當年三月,調集了十萬騎兵、三萬步兵,舉兵三路向匈奴進攻。
這最后一戰的大標題,變成了“賭徒的孤注一擲”。這個賭徒是武帝的舅子,是武帝同樣要打掉的外戚隱患,李廣利。
太子死后,儲君的位置空出來了,事關后面幾十年的榮華富貴,所有權力場上的角色都在動著心思。
李廣利也不例外,因為當年帶給他大富貴的那位傾國傾城的妹妹給武帝生下了一個皇子,后被封為昌邑王。李廣利想把自己的外甥拱上皇位,為此他不斷地尋求各種同盟。他找到了自己的兒女親家,丞相劉屈氂。
李廣利出征匈奴離開京城時,劉屈氂為李廣利餞行。告別時,李廣利對劉屈氂說:“咱們是親戚,你有機會就在皇上面前建議立昌邑王為太子。昌邑王將來要是做了皇帝,你的相位也就可長保無憂了。”劉丞相認可了李將軍的提議,這個利益共同體就此綁在了一輛戰車上。
這二位在做春秋大夢,他們很傻很天真地認為真的有機會能把昌邑王拱上皇帝的寶座。但他們并不知道,在武帝最后的劇本里,根本沒給他們留位置。
李廣利出征后不久,后方就傳來了消息,他和他的丞相親家都要完蛋了。內謁者令郭穰密告丞相劉屈氂的妻子,因為劉屈氂曾多次遭武帝責備而心生不滿,詛咒皇上早死。與此同時還牽出了劉屈氂與李廣利共同向神祈禱,希望昌邑王將來做皇帝。
還是同樣的配方,只不過咬人的“狗”又換了一批。
劉屈氂大逆不道,被處以腰斬,尸體游街,滅族;李廣利的妻兒老小被逮捕囚禁。
打掉太子黨,是武帝怕被翻后賬。打掉昌邑王黨,是武帝怕外戚勢力大,怕軍功上臺的李廣利在他死后專權,并偏離他定下的下一屆國策。所有干擾我千古一帝劇本的人,都跟我一起走吧!
劉屈氂已經被滅族了,但李廣利全家卻暫時還活著,原因不過是因為他手中還有七萬騎兵。
得到消息的李廣利不知所措,他太知道武帝是什么樣的人了,有部下勸他投降,回去也是個死。但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想搏一把,以大戰功來贖罪。
腦子已經燥熱的李廣利拿七萬好兒郎的性命,開始了人生中最大也是最后一次的豪賭。在并不了解敵情與戰略部署的情況下,李廣利盲目地揮師北進,深入匈奴腹地,尋找匈奴主力,并最終輸掉了全部籌碼。
李廣利投降匈奴,并在一年后被一個先投降過來的叫衛律的人陷害,被匈奴人像牲口一樣殺了祭神,遠在家鄉的親屬也被武帝滅族。昌邑王一黨,也被清洗掉了。
此時的武帝,已經狂飆五十年了。他幾乎是在人生的最后時刻,完成了自己人生救贖的所有準備。
“巫蠱之禍”兩年后,李廣利降匈奴一年后的公元前89年,桑弘羊等人上奏,建議派士卒到西域輪臺去戍邊屯田,加強對西域的控制。
舉朝震驚的事情出現了:這種國防性開支居然被武帝否定了,這是五十年來的第一次。隨后武帝下達了歷史上著名的《輪臺詔》。
我摘了一部分給大家,大體上的意思就是,認識到了自己多年來的窮兵黷武,對天下傷害極大,挺后悔的,今后禁止苛稅與暴政,休養生息吧。
武帝在自己的終場哨響前,再次創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個第一次。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下“罪己詔”的皇帝,這個傳統一直被后世沿用。
武帝臨終前的性情大轉變,給自己的歷史形象加了很高的分。后世每當皇帝犯了禍國殃民的大錯誤時,往往會下一道“罪己詔”公開檢討。
回顧武帝的一生,他為后世的統治者留下了一整套的統治系統,幾乎所有的帝王之術與執政斂財、征兵手段,全部在武帝一朝草創完成。
最后,武帝還留下了一個服軟博同情的大招。后世皇帝采用“罪己詔”時,往往僅能搏個同情,根本沒領悟其精髓之處。“罪己詔”的真正威力,在于武帝用這種強烈翻轉的行為藝術,徹底奠定了下一任皇帝的執政思路——休養生息!
所有的干戈暴虐,在我這里打住了!是我自己悔的,是爺們兒自己悟明白的!下一任皇帝的思路也是我開啟的!任何別有居心的人,都別想著再找我翻五十年的舊賬了。后面盛世漸漸開啟,厥功至偉的源頭,還得找到祖宗我這里!
為了保證自己后續的執政思路,武帝精心選派了處理自己身后事的代理人。
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春,武帝立八歲的劉弗陵為太子。武帝在死前順便帶走了劉弗陵的母親,也就是那個“堯母”,理由是為防止子幼母壯再出現呂后當政的事,并命畫工畫了一幅《周公負成王朝諸侯》賜予了下一章的主角。
武帝選的這個“周公”,是給他當了三十年秘書,沒有勢力背景,從未出過差錯的霍光。
說到底,武帝的最終政治托孤,是讓沒有派系的霍光(衛家已被滅門),這個用了三十年的踏實秘書,去執行自己布置給下一任皇帝的大政方針。
霍光,你是我培養了三十年的人,我相信你會做好的。
等劉弗陵親政時,大漢已經休養了十多年,百姓應該已經緩過來了。
多年后,塵歸塵、土歸土,人們將會淡忘曾經血雨腥風的歲月。未來的人們,只會懷有被給予的感恩。千年后的人們仍然會歌頌武帝的功德。
因為人性是喜歡慷他人之慨的,人們只會在乎自己的手指破沒破,肉價為什么漲了三毛錢,然后叉腰說別人對國家的付出是應該的、值得的。曾經付出過無數血淚的那數千萬人的感受,后人根本不會懂。
公元前87年(二月丁卯日),漢武大帝駕崩于五柞宮,享年七十歲,在位五十四年。這位千古一帝在安排好一切后,終于離開了大漢百姓。
正如將他引出時,我寫的那段文字,他是中國歷史上爭議性最大的皇帝,幾乎沒有之一。我們無法給他定性,也無法進行具體評價,因為他太復雜。他的復雜,并非千人千面的刁鉆角度,而是一千個人心中,會有五百個人認為他英明、光榮、正確,另外五百個人則會罵他鞭笞萬民、好大喜功。
對他的爭論,我相信會永遠持續下去。因為每當人們翻過這段歷史,就會發現:
在他的治下,中國的領土擴大了一倍。
在他的治下,貫穿中國兩千多年的鹽鐵專營制度正式誕生。
在他的治下,儒家的學說正式奠定思想領袖地位,并沿用了整整兩千多年。
在他的治下,整個中原大地有史以來第一次全國性的惡性通貨膨脹席卷千家萬戶,民不聊生。
在他的治下,中國的大名第一次響徹世界的各個文明,“絲綢之路”因強漢而耀眼奪目于世界的殿堂。
在他的治下,中國的政權徹底打贏了農耕民族對游牧民族的系列大戰。犯強漢者,雖強必戮,雖遠必誅!
在他的治下,能臣、酷吏乃至愛子,全都是他劇本中的棋子,為他的千古帝業肝腦涂地,死而后已。
在他的治下,“漢”徹底地成為一個民族的代號,他們開枝散葉、百折不撓、奮勇向前,時至今日成為世界第一大民族,并在這個世界上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
這個血性到了極致的男人!
這個權謀到了極致的男人!
這個大福大報到了極致的男人!
這個復雜多變、難懂到了極致的男人!
給這片土地,這個民族,留下了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位千古一帝的奇男子,將永遠成為一代代華夏子孫,翻開這兩千多年封建歷史長卷時所無法繞過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