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中國歷史最熱鬧的一段時期,就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嚴格地算應該是從公元304年起,至439年,即西晉末期李雄在四川建立成國開始,至北涼滅亡為止。這段時間里,四川和北方廣大地區,先后出現了或相并立或相替代的十六個割據政權:
成國,李雄所建,都成都。后來,李壽改號漢國。
漢,劉淵所建,初都左國城(今山西呂梁東北),后遷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公元319年,劉曜在長安(今陜西西安西北)稱帝,建國號為趙——史稱“前趙”。
趙,石勒所建,都襄國(今河北邢臺),史稱“后趙”。
秦,苻洪所建,都長安,史稱“前秦”。
秦,姚萇所建,都長安,史稱“后秦”。
秦,乞伏國仁所建,都苑川(今甘肅榆中),史稱“西秦”。
燕,慕容皝所建,初都龍城(今遼寧朝陽),后遷都鄴城(今河北臨漳),史稱“前燕”。
燕,慕容垂所建,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史稱“后燕”。
燕,慕容德所建,先后定都滑臺(今河南滑縣)、廣固(今山東益都),史稱“南燕”。
燕,馮跋所建,都龍城,史稱“北燕”。
涼,張寔所建,都姑臧(今甘肅武威),史稱“前涼”。
涼,呂光所建,都姑臧,史稱“后涼”。
涼,禿發烏孤所建,初都西平(今青海西寧),后遷都樂都(今屬青海),史稱“南涼”。
涼,沮渠蒙遜所建,都張掖(今甘肅張掖),史稱“北涼”。
涼,李暠所建,初都敦煌(今屬甘肅),后遷都酒泉(今甘肅酒泉),史稱“西涼”。
夏,赫連勃勃所建,都統萬(今陜西橫山)。
細究起來,當時并不僅僅有十六國,鮮卑拓跋氏建立的代國,在十六國時期是由始至終十分重要的一國,因為它后來改稱魏國,統一了北方,便不列于十六國之內了。再如慕容永曾在山西長子(今山西長治南)建立燕國(史稱西燕),因時間短促,也不算入十六國之內了。
十六國時期,北方并立之國相互攻伐,與江南的東晉也常有戰爭。這十六國的國主又多是當時與中原居民相對而言的“少數民族”,李雄是巴人,劉淵、劉曜是匈奴人,石勒是羯人,苻健、呂光是氐人,姚萇是羌人,乞伏國仁、禿發烏孤、慕容皝、慕容垂、慕容德是鮮卑人,沮渠蒙遜是胡人(匈奴一支),赫連勃勃是匈奴人。馮跋,史料稱他是中原人,但他的小名叫“乞直伐”,又顯系胡人的名字。張軌、李暠都是中原人,他們雖沒稱帝,但作為割據一方的政權確實是存在的。
本書所寫的主人公王猛,字景略,是北海郡劇城(今山東壽光)人,家住鄴城。他生于公元325年,卒于公元375年,正值后趙、成、前燕、前涼、東晉并存且后趙亡后前秦興起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