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迫癥原理與康復
- 袁運錄 袁澤宏
- 1092字
- 2023-03-16 14:30:34
第一節 外顯癥狀
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愿的重復行為占據著強迫癥患者的日常生活,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工作、學習、人際交往和生活起居。這些情不自禁、不得不反復去做的行為就是強迫癥的主要外顯癥狀。
外顯癥狀是強迫癥的客觀癥狀,也是標志性癥狀。主要表現在行為受阻(在“想”與“怕”之間發生沖突引起)而導致各種行為強迫。
強迫癥患者總是圍繞著自己的受阻行為而展開各種補救措施:有的采用迂回戰術,有的采用正面蠻干,有的干脆聞風而逃,等等。如果某種補救措施被頻繁使用,久而久之就會成為強迫癥的一種外顯癥狀。
比如,一名有余光強迫癥的學生,上課的時候,因為眼睛不敢看老師,就頻繁采用雙手遮蓋眼睛,或閉上眼睛,或假裝記筆記,甚至逃課。
然而,強迫癥患者不是處處都會出現強迫癥的外顯癥狀,而是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或時間才會有。通常的情況是,強迫癥的外顯癥狀往往發生在剛剛進入某個特定場合(比如余光強迫癥學生進入教室準備上課)或中間停歇后再次開始時(比如余光強迫癥學生下了一節課后,又準備上課)。其主要有以下幾種癥狀。
1.在與強迫癥抗爭的實踐中,不少強迫癥患者“喜歡”重復某些動作,這些被外界解讀為機械儀式化的動作,其實是為了避免心理發生沖突的一種緩沖。
例如,某人有“上班途中駕駛強迫”:開車上班行駛到某個地段,突然不知所措,是繼續往前,還是回頭?車子在路上不停地進和退,最后不得不把車熄火停在路邊。后來他想到了一個辦法:每當車子快到那個容易發生強迫的地點,他就假裝認不到路或前方路段有問題,故意把車繞幾圈,然后瞧準機會沖過那段路。
還好,每一次這樣做,這個人都勉強順利通過了。嘗試了“成功”滋味后,這個人以后總是采取這種方式,而且都會以各種理由掩飾自己的做法。
2.有些強迫癥患者,當預測到自己即將發生強迫的時候,不是知難而退,而是拼命強迫自己一定要作為。
這是一種蠻干行為。因為蠻干莽撞會激起巨大的抵抗——反強迫,故而出現動作僵持不下、相關肌肉發生抽搐痙攣的現象。它是患者面臨沖突,企圖努力克服阻力但又不能克服而導致的一種強迫行為。
3.為了避免沖突而采取一些掩飾尷尬窘境的手段。主要采用某種聲音、儀式化的動作、疼痛、味覺、嗅覺、視覺方面的轉移。
患者使用最多的是前面三種,而且通常會把其中的幾種混合在一起使用。比如表情強迫癥患者,為了掩飾表情難堪,助其渡過難關,通常會采取一些古怪的看起來毫無意義的動作,或制造某種聲音(如咳嗽),或抽煙,或假裝玩手機,等等。
4.偽裝性強迫。表情強迫癥患者喜歡戴著口罩,余光強迫癥患者喜歡戴著墨鏡,語言強迫癥患者(如口吃者)喜歡帶著稿子或打著節拍。使用這些道具或方法進行掩飾偽裝,可助其暫時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