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管理高手之路
- 孔令華
- 637字
- 2023-03-14 11:51:11
005 變化和挑戰:微利和不確定性成為新常態
最近幾年,我在輔導一些制造業和流通業企業時,發現了一個明顯現象:低利潤和高風險成為新常態,而企業盈利變得越來越不確定。
中國有很多制造業企業和流通業企業面臨“窘狀”:①進入微利甚至負利的“新常態”。②營收在增加,利潤在降低。③很忙活,不賺錢;只開花,不結果。④做,不賺錢;不做,虧得更多。
以汽車行業為例。業內專家總結汽車行業供應鏈的挑戰時,用了三個英文單詞:
——Thin:利潤越來越薄;
——Fast:交貨速度越來越快(緊迫);
——Risk:風險越來越高(來自主機廠的懲罰)。
比如,截至2017年9月,北京奔馳就完成了當年全年的利潤,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來自對供應商的罰款(雙方約定:供應商如果造成奔馳生產線停線,每分鐘罰款5000元,5分鐘起步)。
又如,某汽車設備公司為大運汽車供貨75萬元。但都供貨半年了,一分回款沒有收到,卻收到了35萬元的罰款發票。
快消行業也不樂觀——大部分商超都是無條件給供應商退貨,其中,沃爾瑪公司給供應商退貨時還要收3%的倉儲物流費。某快消公司為沃爾瑪供貨1000萬元,退貨竟然有500萬元。
有一家制藥企業的某款藥品價格不斷變化:2010年,65元/支(壟斷);2018年,21.6元/支(不再壟斷了);2019年,低于20元/支(不但不再壟斷了,國家還實行了藥品集采制度)。
老板和我說:從前是暴利,現在是微利了;從前過富日子的時候,從來就沒有想到還需要優化成本,總覺得有花不完的錢,現在突然發現錢不多了;后面的利潤,只能來自供應鏈優化。
制造業和流通業困窘的破解之策:精益、新技術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