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老同學汪市長發來一則微信:“趙書記受處分了。”文字后面是一串淚珠。明人心一凜。這趙書記,也是黨校老同學,還是班委成員,絕對是一個有激情、敢擔當,且一身正氣的地方官員。這回犯什么傻了呢?
記得在黨校學習時,有好多同學建議班委組織大家聚個餐,都是從祖國各地四面八方而來,集體生活一個月,喝點酒,熱鬧熱鬧,也屬過去的常規動作。作為一班之長的明人,也心有所動。可一上班委會討論,多數人贊成,唯有那位來自南方某市的趙書記,態度誠懇,但是堅決地表示異議:校方入學動員會上三令五申,也不符合“八項規定”精神,他認為班委不宜組織此類活動。明人本來已準備拍板了,后來冷靜一想,覺得確乎在理。
有同學似有腹誹,明人做了一些解釋,又選了一個休息時間,全班找了個茶室品茗聚聊,氣氛倒也不差。
不久,另一個班搞了一場聚餐,上了酒,有的人還喝得酩酊大醉,被學校通報處理了。此時,明人愈發覺得,趙書記此人夠敏銳的,前途無量。
后來從當地熟人那兒也得到佐證,說趙書記人正心直,又能干事,口碑甚佳。
這回,汪市長的消息,令明人有一絲疑惑,聽說是受了一個黨內警告處分,違反了“八項規定”,這處分,與趙書記,無論如何也對不上號呀。正巧到南方出差,明人順便拜訪了老同學。趙書記在家款待了明人。明人剛入席,便迫不及待地詢問此事。趙書記正給他搛菜,搛的是脆黃香嫩的雞腿,不小心,手一抖,掉了,骨碌碌的,偏巧又從碟盤的縫隙,落在了桌面上。明人要去撿回,趙書記阻止了。
他又搛起一塊雞腿,放在明人的小碟子里,然后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看書眼如月,罅隙靡不照。”
明人沒聽明白,雙眸凝注于趙書記,且聽他往下敘說。趙書記沉吟片刻,說了事情的由來。
這次趙書記帶隊出國招商,一路公務排滿。舟車勞頓,加上節奏太緊張,隨行人員都甚為疲勞。在路過一個著名景區時,當地陪同建議他們調整行程,說可在景區待上一晚。雖然景色十分誘人,而且完全有調劑的余地,趙書記還是委婉地拒絕了。這是明顯違反規定的事,不可為之,他感謝當地陪同,也請隨行各位理解。他們的車按原行程,只是從景區邊上路過,那巍峨且頗具特色的建筑,以及湛藍湛藍的海,在窗外一閃而過。
圓滿結束行程,在國內北方一個機場轉機,要逗留數小時。當地機場公司的一位總經理,是趙書記的發小,在機場酒店盛情安排了一桌飯菜。在國外這些天吃多了西餐,見到久違的中國菜,大家都垂涎欲滴,胃口大開。趙書記想著大家高興,反正已快到家,讓大家好好享用。機場總經理還拿了紅酒、啤酒上來,大家也都開懷暢飲,趙書記也喝了一盅紅酒。
沒料到,幾天之后,上邊找到趙書記核實情況,原來機場有人舉報那位總經理,說他老是公款請吃請喝。上邊順藤摸瓜,就發現了趙書記這一茬,反饋到了他們省紀委。
明人聽了,不禁惋惜:“怎么會這樣呢!這實在是自然而然!”趙書記搖了搖頭:“不怪誰,只怪自己。古人云,‘雖盛唐名家,亦有罅隙可議。所謂瑜不掩瑕是也。’”
他隨即又說道:“只要我們真正自律自強,了無罅隙,又何患此事發生呢?就像這碟盆之間有縫,再香的雞腿順隙而落,也無法品嘗了。這是對我的警醒!”他的眉毛上挑,目光帶著自信和一貫的誠摯。
明人被他感染了:“你是要煉就金剛不敗之身呀!”
“我們共產黨人就應該是鋼鐵制造的,多少前輩、先烈給我們做了示范榜樣!”趙書記朗聲一笑。
“來,我們干一杯!”趙書記擎起了杯,輕輕地與明人的杯子碰了一下,發出一聲實實在在的脆響,仿佛雙方又重申了一個莊重的約定。
(原載于《金山》2020年第2期)